第10章 试题5(2 / 2)
设计教法: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设计合适的教法
(3写好三种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
学期计划: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单元计划:一般包括单元名称或课题名称,教学目的、课程类型、教学方法
课时计划:包括课程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92作业的作用,布置作业的要求221ah
作业的作用:(1课外作业的布置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2课外作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为教学双方提供了反馈信息
(4课外作业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用知识的能力
(5课外作业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置作业的要求:(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具有代表性
(2作业的量要适当,难易程度适度
(3布置作业时,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按时认真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921讲授法的优缺点
(1优点:效率高,成本低,通用性强,集思想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
(2缺点:讲授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效果。
92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相统一的要求;充分了解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是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93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教学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历史经验表明,教学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94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引导性、简洁性
95简述量力性原则的含义及其运用的基本要求
量力性原则,也叫可接受性原则或者发展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是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基本要求:
(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之前随时都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状况,教学只有符合学生发展水平,才能被他们所理解和接受。
(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96简述谈话法的含义及其运用的基本要求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1要准备好问题和计划(2要讲究提问医术(3要做好归纳和小结
97简述当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是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和互动
(4探索个别化教学
98.判断解析,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而讲授法则是一种注入式教学方法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问题教学法和讲授法有可能是启发式教学方法,也有可能是注入式教学方法。
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关键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而不是单从形式上去加以判断。
当教师从学生从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则为启发式教学
当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则为注入式教学
99判断解析,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备课就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的学习。
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写好三种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备好课是教师教好课的前提,对于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备课还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他并不是简单的看看教材,翻翻教学曹烤熟,写份教案,
1讲授法在教学中有何重要价值与局限
讲授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打脸系统的科学知识,并且能够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具体体现在:
教学效率高,成本低,通用性强,集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之中,教师通过内容丰富且具有感染力的讲授,激发学生模仿教师的动机
讲授法的局限:不易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效果
11请结合实际,谈谈你所认为的一节好课的标准,你怎样保证自己的课是一节好课?
(1我认为一节好课的标准是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我会采取以下措施保证自己的课是一堂好课
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内容正确:
教学方法得当:
教学结构合理:
讲究语言艺术:
板书有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2教学要完成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13判断解析,概括地讲,学校德育就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22nmg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道德和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即教育者有目的的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以将学校德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片面。
14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活动之中218河北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围绕这一目的开展管理、教学、服务等工作。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是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不仅承担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承担着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任务,教学必须遵循教育性原则,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因此,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活动当中
15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就是德育过程218河北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构建完善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
德育过程则是一种教育过程,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双方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过程,而德育过程则是有目的的促进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二者并不是等同的关系
16简述学校德育的途径222河北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徳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比如:
(1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课可外校外活动
(3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4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5班主任工作
17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19nmg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4德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8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22hlj
说服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践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
19说服法的基本要求219江西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以诚待人
11榜样示范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219江西
内涵: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品德、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基本要求: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羡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111.简述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219河南
(1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课可外校外活动
(3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4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5班主任工作
112.中小学的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格和关爱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基本要求: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坚定不移的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相结合的原则
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前后连贯的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基本要求: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注重协调好家庭、社会教育、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持续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的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状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教育工作者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基本要求: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的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教育者要有意识的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8知行统一原则
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9灵活施教原则
(1正面施教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13判断解析,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才是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114论述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善恶的认识和评价
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
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努力的过程
行即品德行为,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德育过程一般是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即以知为开端,以行为总结,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我们对学生应该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学生品德中的知情意行四者相辅相成,全面而和谐的得到发展。
115简述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
(1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传统文化
(2受教育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16集体主义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处理个体和集体之间关系准则的教育,即教育学生自觉遵守集体纪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对学生进行民主、平等与公平的集体意识教育,以使学生认识到在集体中人与人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117简述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
全民教育,教育民主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