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章 关于小学(1 / 2)
跟蔡邕见了面,董明将自己在尚书台写好的东西递给了他。
蔡邕眼睛也不太行了,眯着眼睛看的很是慢,但是再慢,也有看完的时候。看完之后,他脸上露出一个开心笑容,不过很快像是想到了什么,又收敛了笑容,皱起了眉头。
“伯照这个想法是很不错,也有成功的例子放在那,但是咳咳”蔡邕说到这里,顿了顿,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道:“眼下朝廷的财政能够支撑的起吗?”
董明给蔡邕看的东西是关于建立公共书院的。其实就是建立公家学校,全天下所有县城都建一所公家的学校,供当地百姓上学。
说白了,就是通过国家力量将教育资源下移,让更多的普通百姓能够有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董明一开始也没有打算将步子迈的太大。
在他的计划里,朝廷只负责建立书院、提供教师、负担教师的薪水。但是书院的日常维护和运营,还是得从学生们教的学费里想办法。当然了,学费肯定不会太高,至少要保证富农能够交得起学费。而且这个付出要比一家一户培养一个脱产的读书人要小得多才行。
书院的修建,就是当地县衙和朝廷各自出资一半来修建,至于教师则在当地选拔。教师除了有俸禄拿之外,还可以免除自家的赋税。这样的条件对很多落魄的士子来说还算不错,应该会有不少人愿意出来当老师才对。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很可能会有人将自身的田产之类的都放在老师的名下用来避税。但董明觉得无所谓,只要限额就行。比方说每个老师免除的税负可以设定一个上限,超过了上限的部分还是要教的。
总体上来说,董明这样做更多的是将一部分教育资源从世家大族豪门身上往下移动到了寒门士子、小地主阶级、富农身上。更多的普罗大众,其实仍然没有太多的机会获得教育资源。
饭一口一口吃,事情得一点一点做。他倒是想向后是那样搞教育普及,但这是不可能的。人财物力都做不到。
哪怕是全天下所有县城都建立一所书院,其实也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事情。财政上,董明倒是有信心能够抗住,可是教师上,他其实一点儿底都没有。
“财政上,伯喈先生倒是不用担心。”董明沉声回道:“朝廷每年还是能够拿出来这一笔款子的。现在的问题其实是没有足够的先生。”
蔡邕闻言沉默了一下,苦笑道:“读书人,但凡有些机会,谁又会愿意当一个教书匠呢?更不要说如今连朝廷都人手不足,肯定拨不出人手的。”
董明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不过他此行的目的并不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他跳过这个话题,继续道:“只要咱们努力,办法总比困难多。老大人,今天过来主要还是想问一下您的意见,这事儿能不能做?您支持还是不支持?”
“这种事情,老夫自然是支持!伯照可以放手去做,只要能够办成,那就是千古称颂的大功绩。”蔡邕一脸认真的回道。
“那就行了。”董明笑了笑:“咱们在朝廷当差,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困难的。只要动手去做了,肯定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蔡邕对董明这一点是最为满意的,不管做什么事情,不管有什么困难,心气都很高。
“好!你放心吧,你尽管放手去做,老头子只要一天不死,就支持你一天。”蔡邕说的话掷地有声。
“那就多谢老大人了。”董明拱手道谢。
“无妨!你我二人,不用这么生分。”蔡邕笑了起来。
“倒是在下的错了。”
两个人说笑了几句,董明便起身告辞了,他还要去跟其他人通通气呢。
到了晚上的时候,董明回到了尚书台,今晚他不打算回家了,反正尚书台也有专门休息的地方。事实上,整个尚书台,除了他之外,剩下的人基本上都是半个月回一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