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章 鲁肃、荀彧(1 / 2)
又过了几日,朝中没有什么大事。尚书台的日子也变得有些清闲,自从科考的学生过来之后,大家都轻松了许多。
武举那边也送了一批学生过来,不过尚书台也没啥地方安排他们。董明很清楚,尚书台什么都能碰,就是不能碰军权。至少眼下是不能碰军权。
这事儿大家都清楚,武举那边送来的也都是本届最后二十名的考生。董明看了一下名单,认识的就黄叙和陈恭两个人。
董明跟这些人见了一面,然后把他们都安排到了各司,负责安保工作。陈恭和黄叙两个人则被他扔到了建设兵团,一来积累经验二来给李儒和贾诩两个人当贴身保镖。
这一日一大早,董明来到尚书台,田丰找了过来。
“大人,矿业司这边已经差不多了,如今整个司隶的矿产业都已经拿在了手里。”田丰说的很简单,中间的过程肯定很难。
但是董明不在意这个,他只要结果。
有一州之地的矿业作为支撑,变法就可以再往前走一步了。说一千道一万,钱庄也好、各个产业区也好总归不可能作为经济支柱的。真正可以作为经济支柱的一定是能够影响到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比方说粮食、能源、矿产资源等等。还有就是一些跟国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比方说食盐、布匹、道路、航运之类的。
当然以如今这个时代的情况来看,粮食、矿产业、盐业都有资格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董明现在做的事情,其实就是一步步控制这三个产业。军屯、莱州湾盐场、还有矿业司就是在针对这三个产业。
军屯的进度是最快的,盐业风险最大但是最简单,矿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见效慢。
“还得继续做下去。”董明颔首:“矿业最为简单,元皓兄辛苦一些,最好这两年就国家所有已经开采的矿产都统一到矿业司。与此同时还要派人去探矿,这一点你可以跟科学司合作。”
“还请大人放心。”田丰点点头,道:“在下接下来会将重点放在河北地区,唯一问题就是人手不足。”
董明听到这里有些无奈了:“朝廷人手就没有充足过。”
这是实话,哪怕是刘宏没有清洗朝堂的时候,朝廷的人手就没有充足过。刘宏杀了一波之后,就更捉襟见肘了。两次科考,填进来这些人,其实也是杯水车薪。按照董明的估计,最少还得三次科考之后,朝廷才能算得上人手充足。
田丰倒也知道难处:“哎,好在书院开学了,过些年人手就应该更多了。不过每年就那么几百人,其实也不够分。”
“这个倒是不用担心,从下一届科考开始会改制。士子们会先考县试,再考乡试,最后才能来京城参加考试。乡试通过之后会获得举人的身份,这个时候就可以做官了。每州每一届有两百个举人名额,这些人有资格参加会试,当然也可以不参加直接做官。不过最多只能从百石官开始。”
这是董明之前就跟董昭商量好的,眼下只是提前说出来罢了。过些日子科考司那边就会拿奏章给刘辩看了,想来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田丰听到这里,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
“再坚持坚持吧,很快人手就充足了。”董明给田丰鼓劲。
“放心吧大人。”
田丰离开之后,董明没有继续处理政务而是开始着手写一个奏章。过些日子的早朝上用得着,这是他要在早朝上提的事情。
当然,在这之前他会见一下蔡邕、曹操、袁绍等人,跟他们先沟通一下。然后还得去一趟宫里,跟刘辩先打好招呼。
写完之后,他起身离开,先去见了蔡邕。
在蔡邕那里,倒是遇到了荀彧。作为进士科的状元郎,他直接来丞相府观政,除了他之外,还有鲁肃,也在丞相府观政。
至于李铭,他在少府观政。其实少府论等级要比尚书台高多了。咋说呢,此时尚书台名义上是少府的下属机构。只不过因为尚书台是天子幕僚,所以地位比较高。真要算起来,品秩其实不高。
董明作为尚书令,不过一千石罢了。按照他目前的情况,升职路线就很明显了,少府过渡几年,就可以领丞相府了。
当然没人把他当一千石来看待,大家又不傻,尚书台如今都快成丞相府了,谁真的拿尚书台不当回事?
“原来是伯照先生。”荀彧对董明很是尊敬,执晚辈礼。不过他大可不必如此,一来他不是董明的学生,二来他跟董明两人是亲戚,荀沂是荀彧的妹子,算起来董明还是荀彧的妹夫。按照这条线往下来,荀攸得叫董明一声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