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庐陵县令(1 / 2)
我们上次主要讲阳明先生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并且谈到了他的八字箴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做了一点简单的介绍。我还特别强调一点,阳明先生到贵州文明书院讲学,始论知行合一,“贵州士始知学”,这几个要素的综合,我们才可以说阳明学真正诞生,他这个时候还是主要在龙场。
阳明先生在龙场写了很多诗,其中的重要主题,除了讲他龙场悟道之后眼中那些景致的不同呈现以外,也表达他的故乡之思、故乡之情、故乡之怀。他魂牵梦绕总是想着啥时候能离开龙场。其中有两句诗,“寄语峰头双白鹤,终不久龙场”,他实际上相信:“我王阳明不可能在龙场这个地方永久待下去,真理总是会回归的,乌云不能总是遮蔽着太阳。”他在期盼着朝廷正气的回归。
从他个人来讲,他的确不算在龙场居留太久,从正德三年春天到达龙场,到正德五年三月离开龙场,在龙场实际居住的时间大概是两年稍微多一点。正德五年他离开龙场到哪儿去了?因为贬谪期满,当然要重新启用,朝廷派他做庐陵县的知县。庐陵在江西,阳明先生是一辈子和江西结缘。
他到庐陵县做知县,也是他第一次担任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做县令,官虽不大,也还是要管一个县的整体事务的。庐陵县尽管不大,但是历史上挺有名的,北宋有个大文豪欧阳修,像《醉翁亭记》里面就说,“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文天祥也是庐陵人,所以这实际上是很有文化根基的一个地方。
另外一个方面,这毕竟是个山区小县,按照过去的说法,朝廷的政治力量并不是能够全然地到达的,所以庐陵地方民风比较强悍,阳明先生到了庐陵县以后,立即就卷入了非常复杂的地方事务的处理。比如说他到了这里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解除了从正德二年以来当地的一项杂派,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进贡葛布,葛布是夏天用的,比较凉爽的一种布。
可是庐陵县向来是山区,哪里出什么葛布呢?朝廷就规定,没有葛布的地方就要摊派银两,庐陵县就摊派到15两银子,这实际上是多出来的一项杂派。本来山区百姓就很苦,多出15两银子的杂派,老百姓是非常不满意的,众口沸腾。
那是正德二年的事情,结果这个杂派不仅没有减掉,还增加了,越来越多,同时庐陵县也还要交木料、木炭、牲口等,总共加起来,整县要摊派到一万多两银子,老百姓生活过不下去了。
而阳明先生到任当年,庐陵县刚好又是受到严重的旱灾,疾病流行,阳明到了那里以后呢,直接就把所有这些杂派全免了。他给朝廷写了一个信,“我们当政者要‘垂怜小民之穷苦,俯念时势之难为’,免除了这个东西。如果因此而得罪了朝廷,那么我王守仁一个人甘愿受罚。”你看这是体现了阳明先生什么样的情怀?我们不要忘记他是因为贬官才刚刚起复,到了庐陵县以后,他干的第一件事情,居然把朝廷的这些所谓的苛捐杂税通通给免掉了。这个胸怀!若心中没有百姓,心中没有公平正义,能有这样的大智大勇吗?这是阳明先生在庐陵做的第一件事,那当然是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
再接下去,我们很难详细地叙述阳明先生在庐陵的事,但我们提几件事蛮好玩的。过去在古代社会这个地方官员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给民间断案。这个断案是断得多好,还是断得少好?古今观点不一样的。
按照古代的观点,这个地方官员应该很空才对,比如说像苏公判牍,那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苏东坡先生在杭州做杭州通判的时候,在冷泉亭那里判牍,他游山玩水、诗词歌赋,还一边审理民间案情,很潇洒。过去我们中国人一向的理想是这样子,监狱在那里但是里面没有人,那就说明这个地方治理得好。这跟我们今天的观点不太一样,今天我们法院也要强调增加多少审判量之类的,这跟古代的想法就不一样。
王阳明做庐陵县的县令,他案还是要判的,到了这里以后贴出个布告,“从某某开始,我们要开始审理断案,所以老百姓什么的有冤申冤。”结果他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个门一打开,一下子冲进来几千人,完全把县衙都要差点挤破了。所以说庐陵县民风是非常强悍的,以谏颂称,王阳明吓了一跳,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冤苦呢?他又把门给关上,贴了个布告,说从今天开始我不断案了。
阳明先生不断案了,是不是消极怠政懒政?不是的。他在布告当中发布了一个很清楚的理由,他说我之所以不断案、我之所以不放告,是因为现在正是农忙的时节,正是需要抓紧春耕的时节。
他是三月十八号到的庐陵县,“春时一失,终岁无望”。阳明先生一开门,结果县里几千人来告状,要把这几千个状全部都从头到尾审理完,农时也误了,对县里没有好处。所以不放告,那是要叫你们抓紧春耕生产,不违农时,这样我们终岁才会有望,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点,因为他把那些案件一翻,大多数都是属于鸡毛蒜皮的事。所以他同时又在布告当中说,你们都是乡里乡亲的,还是要心行孝悌,不要动不动有点鸡毛蒜皮的事就相互争斗,没完没了,动不动就是告状,要养成容忍之风,相互之间包容是一种美德。希望我们庐陵县的老百姓,年龄大的父老要教导子弟,而子弟们也要兴起孝悌之风,相互之间、邻里之间、乡族之间要讲个讲信修睦,要养成这样一种淳厚的民风,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这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我们整个社会所应提倡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