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第四百十二章红楼潜龙在渊26 陈马两……(1 / 2)
陈马两家人怀疑, 是有人谋财害命,无论如何都不愿善罢甘休,毕竟那可是几十万身家呢, 就这么白白没了。
他们怀疑其余粮商,也怀疑那些低价买了产业的人,谁让陈马二人出事, 他们获利最大。
其他人也觉得这件事蹊跷,意外身亡为什么会提前把家产贱卖了?
难道是绑架, 或者两人有什么把柄在他们手上?
商人们当然不想背黑锅, 打算把两人犯事, 被官府盯上, 贱卖产业跑路的事说出去。
但一件事的爆发,吸引了全城百姓的注意,谁也没心思搭理身无分文的两家人。
姑苏城内彻底没粮了, 粮食铺纷纷关门, 别说免费放粮了, 就连想买都买不到。
百姓们哪里还顾得上八卦, 全都担忧起自己的小命来。
没粮了,他们岂不是要饿肚子?
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人心惶惶, 百姓们不知所措之时, 小道消息横行, 有说东家有粮的, 也有说西家存了点, 但都统一口径,那就是粮食不多!
看在我们关系好的份上,我悄悄告诉你,想要就赶紧的, 别到时候一点不剩就糟了。
百姓们当然是犹豫的,谁也不是那个断腕的壮士,能当即决定高价卖粮,就想等一等,或许就有希望呢?
而这个希望还真被他们等到了,一艘艘运粮船进入姑苏,整整三十艘大型货船,装满了粮食,这可不是一星半点,哪里还会缺粮吃啊!
有机灵的立刻冲到码头询问,“这粮食哪来的,怎么有这么多?是新粮还是陈粮?”
运粮的伙计一早就被交代过,被拉着问话就道,“金陵那边来的,今年粮食大丰收,价格就便宜,卖不上价。我们家掌柜心善,还按照往年的价格收购,不久赚的少了嘛。再有金陵等地粮食多,越发低价,于是就思量着拉到别的地方去卖。姑苏这里是第一站,要是卖得好,我们就不走了。”
“什么意思?你们不卸货啊?”有人不解道。
“卸什么啊,我们又没有仓库,往哪里卸?再说了,要是买粮的人少,还要运走,搬上搬下怪麻烦的,不如就放船上。”那伙计理所当然道。
这么一说,想买粮食的人立刻急了,拉着人询问价格。
“新粮一千两百文一石,陈粮就一贯,”活计道。
“什么?这么便宜?”平时都是两贯一石,这可整整便宜了一半,“不会是什么坏的吧?”
其他人也不信,“是啊是啊,存放好几年的也有可能。”
“或者被虫蛀了,口感很差那种。”
“你们这是小人之心,都说了是因为粮食大丰收,才这么便宜,往年不都如此?越是丰收年,价格越便宜。”伙计不高兴道。
“也对,”有人迟疑着附和,“十几年前,粮食确实只要一贯,是后来慢慢涨起来的。”
其实这都要归功于那些粮商啊,要不是他们暗搓搓统一了价格,把粮食一点点抬到两贯,其实他们是可以买到一贯粮的。
“你们要是不信,可以去船上看看,随意指一袋,我都可以打开给你们检查,”伙计道。
“真的吗?”众人纷纷心动。
“当然,”伙计二话不说,带着几人上了船,和管事汇报完,立刻带着人去船舱,不管指哪一袋,都可以取出来打开验证。
众人看到白花花的大米,顿时激动不已,当即表示要回家拿钱,一定推着运粮车来,可千万要等自己。
伙计再三保证,“只要有人买,我们当然愿意卖!”
这个大消息不过半天,就传遍了整个姑苏城,络绎不绝的人推着大板车独轮车前往码头,不仅自己买,还顺便帮邻居亲戚带。
每一辆车去的时候空空荡荡,等到回来,上面至少堆着五六袋粮食。
好家伙,一石才一贯,这么便宜的粮食,就是储备上一两年的都不吃亏,买到就是赚到!
抱着这样的想法,所有人都去码头排队,期盼着快点轮到自己。
姑苏粮商们都傻眼了,不明白这些粮食都是哪里来的。
再让他们这么卖下去,自己的粮食就没人要了。
可这个节骨眼,他们也不敢对外宣传自己还有粮食,更不敢出手对付那粮船。
因为知府衙门得知后,火速组织了人守在码头,一边维持秩序,一边保驾护航。
另外府衙还临时通知,今晚不宵禁了,百姓们可以无顾及连夜排队买粮。
这种情况下,他们又不是胆大包天的陈大同和马良,不敢明目张胆和官府对着干,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聚在一起想办法。
“打听清楚了吗?这些粮食到底是哪里来的?”一粮商道。
“据说是金陵,”有人回道。
“怎么会是金陵?不是提前打点好了吗?”为此他们可是花了不少送礼的钱。
“我看那金陵的商人就是故意和我们作对,要不......想个法子毁掉他们的粮食?”
“能有什么法子?烧船,还是凿船?且不说我们能不能靠近码头,府衙的衙役全出动了,万一被抓,就真要万劫不复了。”
“哎,陈大同怎么就死了呢,要是他在,肯定能想出法子来。”
有粮商迟疑道,“我打听到消息,说是金陵今年大丰收,他们手里的粮食多的卖不出去,只能运出来贱卖,价格是一贯一石呢,实在便宜。要不......我们去谈谈,把粮食都买下来,反正到时候没了粮食,还可以卖给老百姓!”
“这倒也不失一个方法,”有人赞同,“反正是赚钱,卖给我们还省了麻烦呢。”
但也有人反对,“看他们粮食不少,我可拿不出那么多钱。”
他心里暗暗后悔,早知道就不该买马良的高价粮,那可是整整四贯一石,高四倍!
众人商量来商量去,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最后不分而散。
回到家中,开始琢磨那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越琢磨越觉得有道理啊。
粮食买来又不烫手,今年赚不到,还可以等明年再卖。
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一贯的价格,养坏了那些老百姓,万一他们吃到了甜头,真以为一石粮食只要一贯呢?
到时候还不是他们吃亏。
因此决不能再让便宜的粮食卖下去,这便宜还是给他们赚吧!
于是众人再次聚集到一起,决定把剩余的粮食买下来,让百姓们没机会占便宜。
他们商量了一番,决定推举两人作为代表,前去谈判。
然而等他们抵达码头,就发现人山人海,他们压根挤不进去。
想把人扒拉开,让出前进的路来,前面焦急的百姓狠狠回过头来,那目光好似被抢了骨头的饿狼,吓得他们再不敢动了,只好老老实实排队。
这一排队就排到了天亮,也排到......三十艘粮食卖完了!
两人一时间门有点庆幸,又有点郁闷,粮食都没了,也就没什么好谈的,当即就要转身走人。
然而经过一夜的排队,他们已经排到了最前面,仅一步之遥,就可以上船了。
后面依旧挤满了人,听到没粮食了,顿时激动起来,差点把他们挤下水。
好在带来的小厮给力,外围又有衙役提着刀威慑,群众不敢乱来,只能大声求着船上粮商,让他们多运点粮食过来,他们还需要呢。
两人当然不希望这件事成真,但也不敢在这种情况下出头,是真的会被激动的百姓打死。
这时,船上出来一位管事,大声道,“今日的粮食卖完了,但大家请放心,我们即刻启程回金陵,会运来更多粮食,要多少有多少,请不用担心,安心等我们几天!粮食会有的!”
“那价格呢?”船下的人连忙问。
“当然和现在一样!”管事笑眯眯,“大家现在且先回去,等粮食到了会请人通知的。”
听到他的保证,百姓们虽然遗憾,却也无可奈何,只能转身离开。
他们脸上全是期待,唯独那两粮商,恨得咬牙切齿。
空船缓缓驶离码头,他们想到越来越多的粮食进入姑苏,自家的粮食再也卖不掉了,不由一阵心慌,忙找到船只,去追那运粮船了。
船小灵活,很快就追上了,对船上的人禀明来意,没多久,之前那个管事出来的了,让人把两粮商带上去。
两人在下人小厮的伺候下,终于手脚慌乱上了船,虚虚擦了一下头上冷汗,终于赶上了。
管事热情地招待他们,“两位是姑苏本地人,找老朽可是有事?”
两人对视一眼,忙自报家门,“鄙人姓张,是姑苏粮商。”
“鄙人姓李,开了几间门粮油铺子。”
“原来是张老板和李老板,失敬失敬,来人快上茶,两位老板请坐,正好我这里有今年的雨前茶,请两位鉴赏。”管事热情洋溢,大力推销起自己茶叶的好来,竟是一句都不问来意。
张老板和李老板着急啊,船一直在动,他们总不能跟着去金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