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认亲(1 / 1)
这日徐真刚领了军队回营,一下马暗探就来报说李博桓中了毒。徐真大惊,赶紧去看,他现在人在哪儿?心中想着此事要如何和大哥小妹交代。 在甲字号医馆里。 徐真一溜烟跑了甲字号医馆,急匆匆冲到跟前,才发现皇帝的禁卫站在门口,他若是此时进去怕是解释不清,故而准备悄悄退走。与他相熟的禁卫看到他招呼了一声,徐大将军。 徐真尴尬的笑笑,这下子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就听里面皇帝的声音道:进来吧。显然是冲他说的。 徐真还没想好一返营就冲到医馆的理由,犹犹豫豫进了帐中。扫视了一圈,没看到有哪个病患是博桓,看到皇帝坐在一张床边,床旁围着一圈高等级的医官。被围着的人是不是博桓他看不清,但帐内其他地方没有博桓,故而那里很有可能躺着的就是博桓。 你怎得这么快就得到消息了?皇帝问。 徐真愣了愣,没没得到,得到什么消息? 不是因为听到朕在这里才过来的吗?这么急匆匆的,刚才的一仗可是不顺? 原来皇帝以为他这么急过来找皇帝是因为军情紧急要找他商议。 怎么会,臣方才又打了个胜仗。那个臣就是刚才下马不小心岔了气,所以想找医官看看。 皇帝被他逗笑,岔气不用找医官,自己回去歇歇就行。 是。徐真着急李博桓的情况,不由得探头探脑道:陛下,那儿躺着的是谁啊?怎么劳动了陛下亲临,还有这么多大夫? 你过来看看。 徐真正想过去看,忙凑到跟前去,一看,躺着的人正是李博桓,只见他双目紧闭,似在昏迷,但呼吸还算平稳,想来已没什么危险了。徐真心下的石头放下不少,这少年是谁啊?生的好生贵气。 皇帝摆摆手,让他别说话,而是问医官:他的情况现下是否已平稳? 医官答:已经无大碍了,只需好生将养就可以了。 这少年为救朕而中毒,将他抬去朕的帐中,朕要亲自着人照料。此举实属恩赐,但在皇帝这里并不是开了先例。皇帝年轻时就经常和部下的将士们睡同一个帐篷,吃一口锅里的饭,将士们都十分感动。 徐真偷偷差人打听了博桓中毒的经过。原来博桓到了军中,因为读过书,体质又有些柔弱,便被安排在军中做一些打杂的记账工作,一日,厨房为皇帝准备了御膳,徐真刚好去送帐本从旁边经过,闻到了菜中不寻常的味道。那是一味叫界藿子药的味道,这味药研于水后少量用时无色无味可以催情,大量时有淡淡的类似藿香叶味道,不能催情但可以致死。这味药是从西南地界来的,在南方的青楼中才会使用,知道的人并不多。 博桓走上前查看,御厨赶紧将他拦下,大胆,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御膳。 博桓朝着那道菜张望,那是一道香府肉,上面点缀了一点藿香叶用来增香,但那界霍子的味道虽与藿香叶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故而藿香叶并不能完全遮盖它的味道。
博桓向端菜的内侍以及旁边的御厨禀明,这道菜里有大量界霍子的味道,吃多了会毒死人的。 御厨被他吓了一跳,毒杀皇帝可是诛九族的罪,他大声呵斥道:你懂什么,这是藿香叶,没有毒!味道是奇特些,但佐这香府肉可以锦上添花,你莫要胡说! 这群内侍的头儿也只当博桓是个癫的,赶紧拉走,在这儿发什么疯,一会儿菜都要凉了。 博桓见有两人要来拉自己,他赶忙退后了些,那两人看博桓不再上前便没再管他,而是继续往前走了。 眼看传膳的一行人继续朝皇帐内走去,快要进入皇帐,博桓大急,他趁着这行人不注意,偷偷溜到跟前,一下子冲到那盘肉前面,一把抢过一块香府肉放入嘴中。这香府肉软烂酥滑,博桓两下便咽了下去。 内侍们都急急围了过来,大胆,竟然敢抢御膳吃。此刻离皇帐没几步,禁军将这边的情形看得分明,快步到了跟前,正欲拿下博桓,博桓却晃晃悠悠的倒在了地上。 禁军大惊,当即转而拿下了御厨和负责传膳的内侍一行人,将这件事报到了皇帝跟前。 经查,下毒这件事是前朝余党做的。 博桓中毒脱险后便一直住在皇帐中,皇帝自从查明了他的身份后,对他是越看越喜欢,这个儿子乖巧听话心性淳朴,皇帝只恨不得把这些年没给他的好处一次性都给了。这可是自己此生唯一的儿子,他觉得之前儿子长大时自己从来没陪过他,将儿子留在身边只想着尽量多陪陪儿子,听听他小时候的事情。 李博桓如今在皇帝帐中,皇帝的禁卫军都是个顶个的好手,皇帐中的消息密不透风。徐真正愁打听不到里面的消息,皇帝这日突然叫了他去帐内,帐内仅有皇帝的几名心腹大将,徐真一看,皇帝怕是有要事和大家说。 皇帝看着几人微笑道:朕有亲生儿子了。几人忙跪下道贺,心中却犯了嘀咕,没听过皇帝随行的哪位娘娘生子呢。 皇帝看着众人的神情,哈哈一笑,就是之前为了救我而中毒的少年,他叫博桓,都已经这么大了,之前一直流落民间,还好我们父子有缘,才得以在此地团聚。 徐真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难怪啊,陛下,臣第一次见他,就觉得他与您的龙颜说到这儿没继续说下去,讨论天子龙颜是大忌,更何况拿天子的龙颜和其他人对比。 皇帝没有介意,开怀得点点头,他最初只是因为觉得博桓与他长得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博桓救了自己所以对他生了亲近之意,所以才让他去自己的大帐中调养。后来少年醒了,到了晚上突然发起了头痛,皇帝得知少年与自己一样,都是十岁最右发的头疾,且其他症状也都一模一样,这才怀疑起博桓身份。世间相像的人不少,有头疾的人也不少,他只是抱着一丝希望去查,想着或许是自己曾经年轻风流时的孩子,没想到还真是。 朕欲回京后改立博桓为太子,不知众卿有没有什么看法? 众将面面相觑,李植绪他们在京中见过,他出身王室礼贤下士,这太子当的颇好,实在挑不出不出一处毛病。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平头少年几人见都没见过就来当太子,不知将来对天下是否有益,故而一个个都没先开口。 这样的反应在皇帝的预料中,徐真,朕记得你好像与太子关系甚密,不知道你怎么看? 徐真朝皇帝行礼,陛下,臣与太子近只是因为他是皇帝的太子,而不是因为他是谁。臣此生只忠于陛下一人,陛下想让谁当太子,臣便保谁。 皇帝满意点点头,看向其他几位心腹大臣,心腹大臣们顺势纷纷表态,臣永远忠于陛下和陛下的决议,陛下欲改立太子,臣等定当力保新太子。 随着足弦部被消灭以及显轮部的议和,草原上的其他部族纷纷主动称臣,而个别仍然与皇朝为敌的部落,则在后续的战役中被一一剿灭。此时,西南方向却匪患严重,皇帝命令李植绪亲自前去平定,自己这边计划不久后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