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秋收(2 / 2)
朱琴在他们兄妹二人收割到4/5时过来了,换下他们两人。
“妈,你今天回来真早,有好吃的吗?”小香问。
“给你们留了四个包子没卖,在篮子里”
“噢,谢谢妈!”小香兴奋道。
“那我们回家了,水我们带回去吧,稻子没放倒的不多了。”李小龙说。
“不用,一会儿这块弄好后,还早的话我把村边上那块地收拾了,你们就别过来,水我带着。”朱琴埋着头手未停地说道。
小香和她哥在回去的路上看到有几家抬着掼桶进入田间。才放下的稻子还有些露水,等到下午太阳下去后就可以掼稻了。
临到中午时,刘珍家的人已经回来了,小香问:“我妈在村头的地割了多少了,可要回来了?”
“你妈快回来了,我们上来时,她已经一块地割到头了。”刘珍说。
中午吃饭时,朱琴和李金材打招呼,让他尽可能早点下班,有两块地要掼,一块还很远。
“我下午和队长打声招呼早点走,应该没事。”李金材不加思索地回道。
李金材下午3点左右就回来了,回来后先和李小龙抬着掼桶去了水泥厂那块地,到太阳快下山时这块地里的稻子就全部装袋,接着超小路把稻子送到向阳村东面打谷场,几趟走下来稻谷就全部装车,掼桶直接倒扣在板车上,推着板车就朝向阳村的方向走去,到了村里的那块地时,直接卸下掼桶,现在这块地的稻子早已全部放倒,已留下一块专放掼桶的空地。
全家人都到齐了,准备一鼓作气把这块地拿下,这时听到卖冰棒的声音,靠近大路的村民叫停,买了几根冰棒。
“哥,你买根冰棒给我吃呗,你今年暑假挣钱到现在还没给我买过东西,特扣。”李小香对他哥不满的说,主要是到现在为止她一分钱没落着。
只见李金材从上衣口袋里掏出5毛钱直接给了小香:“别问你哥要,爸给你,买四根。”李小香高兴坏了,不管谁给,只要有钱买冰棒就好,拿了钱就去买了四根牛奶冰棒,还有得剩,那么剩下来的就只能是自己的了,李小香还是比较开心的。吃了个冰棒,稍作休息,就又干起来了。
掼稻是个体力活,男人和女人的差距在这时就充分体现出来。李金材本就是个木匠所以自家早就作了一个掼桶,不需要等人家忙完再借,倒是节省了不少时间,(掼桶上方四边边长相等,上口宽2米,下口宽12米,呈漏斗状,木板采用的轻便杂木所制,刨制打磨的十分光滑,每边接口处者是嵌合在一起,没使用钉子以内的金属固定物,这就充分展现一个木匠的精湛的技艺,合槽合缝,在掼桶下方有两根和成人拳头一样粗的椽子,是掼桶的腿,起到在田里滑行的作用,两根腿的距离足够一个成人的头进出,方便两个人扛着出行,小香家掼桶是用桐油里外刷过多次的,所以看上去油光发亮,也好打理。这块地直干到晚上9-1点才算完,等忙完装袋回家时,几乎看不出谁是谁,只能看见两只眼睛,满头满身的稻?屑。如此这样还要经历几日。接着小香家还有三块不在一处的地,有两块在圩里,另一块在平原,连轴转了七天,稻子终于都装袋归仓,成果还是很喜人的,自小香知晓向阳村已经有好些年不需要交公粮了,自家收多少都是自己的。田里的稻子收上来后,稻草一把把的扎好,站在田里,等足够干燥就可以打包拖回家引火,铺床,还要交一部分牛草,秋收这才算完,向阳村这块稻子只种一季,所以田地接着可以休养一段时间。
最近加米厂空前的忙,新稻入仓,许多人家排队加米,加米房从早上开门直到晚上8:机器声一直在响动着。(加米房在向阳村的村中心北面,自北向南一共五间,都是红砖黑瓦的大瓦房,有三间是生产队的粮仓,一间是生产队开的代销店,为人民服务,卖一些农民们的生活用品,酱油,盐,烟酒等,现在还是独家经营,里面有一个会计,一个店长,两个店员小香家就在村中心的西面,它们之间只隔一条马路,小香家今天也来加米。
轮到小香家时,加米机器的电闸被推了上去,机器带动着皮带开始运转起来,朱琴用簸箕把袋子里的稻子陆陆续续的倒进机器漏斗里,没几秒米就从机器出口里加工出来,小香卷着空着的袋口对准机器出口,肉眼的速度一个空瘪袋子立马满了大半,机器的下方同时也产生了一堆精加工稻子的外壳俗称糠,这也是个好东西,喂猪用的,所以向阳村几乎家家都养了猪,田亩多的人家有的养两头。等小香家稻加工完,电闸又被拉了下来,让机器休息一会儿,连续工作容易跳闸。
接着就开始用风机扬米,把加米机加工过的米用簸箕装到风机漏斗里,在装前先把风机的漏斗下方的活塞口堵住,待到漏斗装满后手动摇着铁把,把活塞口打开一个小口让漏斗里的米有顺序的流淌下来,小香照样把袋口对准风机口接着再加工的新米,手摇把自上而下顺时钟的转动着,漏斗里米在逐浙减少,加米机未处理干净的稻壳被扬了出来。这次加工后的米后就可以拖回去了。回去后,用竹筛子把拖回来的米再筛一遍,碎米被筛下来,可以喂鸡,也可以烧猪食时加进去。整一些的米就可以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