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少年郎(1 / 2)
少年郎
山路缥缈,有马蹄铃铛叮铃,路峰一折,转出个十八九岁的少年来,骑着一匹漂亮的枣红色大马,马儿的四蹄上生着整齐的雪花纹样,他身穿一袭竹根青长袍,身材细高,凤眉细目。
少年斜挎着一个包裹,用袖子拭去额前细细的汗珠,他在这山中转了大半日,才终于看见了几亩薄田和三五间农房,他松了口气,这时见田间的小岛上荷锄走来个中年汉子,一身深蓝布衫,悬在身后的箩筐里满满的全是蘅芜,头顶蒲帽,不见其面容,少年下马行礼:“大伯,您可知箫老仙箫先生住在何处?”
那汉子呵呵一笑,把蒲帽往上略抬了抬,蒲帽的影子便打在了他的面孔上:“你找他做什么,讨那竹箫吗?”
少年躬身道:“正是。”
汉子笑道:“就怕你呀,没这本事。”
少年一愣,汉子已为他指了方向:“往西五里有条溪,沿着溪水往南,上山,便不远啦。”少年道谢上马。他顺着汉子指点的方向赶路,一路上只觉得山路开阔,谷野之间苗木清新,处处即景,别有洞天。
寻溪上山,地势渐高,这一带雾气氤氲,山路渐渐窄了,树
枝繁茂,纵横细密,行不了马。他便将马拴在林间,矮身拨开枝干丫杈,摸索了好一会儿,顺着一丝光亮向前探,忽觉背上树枝重量一减,待直起身时,又觉眼前豁然开朗。
庭院悠悠,雅舍三间,豆棚瓜蔓,春花奇异。
少年理了理衣服,上去叩篱门,门却“嘎吱”一声开了,从里头迎出个姑娘,身着鹅黄色布衣裙引他进了小院:“先生正等你呢。”
少年一奇,随那姑娘来到前屋,那姑娘替他将竹帘卷起,道:“进去吧。”少年便撑过帘子,进了房。
屋内荫凉清爽,却见案后坐着个斯文的中年人,四十岁上下,面容温雅,身形肃然挺拔,一身蓝底湘竹纹布衣,竟是方才那在山下为自己指路的汉子。那箩筐便放在案上,他正精挑细选着蘅芜草往一个月白底雏凤纹的绣袋里装,大概是想做个香囊。
少年心下又是一奇,之前听闻“老仙”的称号,只道是个仙风道骨的老者,这时一见,对方却是个净秀的中年人,斯文似书生,眉宇又隐着游侠之英,举止从容又有贵胄之雅,一时辨不出是什么来历。
听人说他奏得一手好箫,却极少吹奏。
也听人说,他制箫手艺精湛,为制一把宝箫,前后花了二十一年。先用一十四年养成九拨紫竹千余柄,最终才从其中挑出了一根,又花了整整七年,才打磨出一支箫来,取名“旷渊”。
少年仰慕已久,终于得见其人,敬佩之情油然而起,一时不知该如何称呼,思索了一会儿才想起道:“先生便是……箫老仙么?”
那中年人一笑,示意他先坐,自己摆弄着手中的一根线,正
将香囊穿起。
少年在一旁的竹椅上坐下,一面打量起这间屋子来,这屋子宽敞明亮,书案桌柜俱全,朝南的竹雕大案上稳稳摆着个石凿笔架,古朴别致,旁边一株紫棠色蝴蝶兰,茁壮绰约,铜盆敦厚泽亮,隐约竟有王霸之气,此外便是纸笔墨砚,屋中陈设寡而不乏,宽敞却不显空荡。
这时小丫头端了茶来,少年接过喝下,又觉这茶清甜不苦,也不知是用什么冲泡的,他只觉好味道,便忍不住又喝了一口。
那中年人见了一乐,对他说道:“这是六月雪,你们久居城中,尝不到的。”
少年只觉自己的来历都已被他猜透,不由红了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