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心神合一(1 / 2)
翌日早餐后,此去丹盟原本没有多远的路程,唐天还是将自己伪装成了商会小厮的模样,与曾叔一同乘车而行。
吴管事看起来比曾叔还年轻,对于二人的到来宠辱不惊,不过多看了唐天两眼。
“若是我所料不差,你就是唐天,真是年少有为啊!看你样子也才十六七岁吧?”
“吴叔,开年不久就该十七了。”
“你可别这么叫我,我是盟主的第七代弟子,当叫你一声太祖师才成。”
唐天赶忙躲开吴叔的这一礼,“真是折煞我了,哪敢当。你这样叫我浑身不自在。”
吴叔笑道,“多听几次就习惯了。旁人可能怎么叫都行,不过你可是盟主指定的亲传弟子,礼数上可马虎不得。”
唐天见推脱不得,只得作罢。“我这还没行真正的拜师礼呢,不算入门,等入门再说。”
“你要是觉得别扭,那我叫你小师祖如何?”
这个称呼还不错,勉强能接受。称谓嘛,别人怎么叫虽然是别人的事,自己听着舒服就行。
“二位稍等,祖师爷有吩咐,如果见到你小子,有必要可以直接告知他老人家。”
吴叔说完,使用了一张传讯的符箓。
“二位此来可是为商会与丹盟结盟一事?你们多虑了,祖师爷曾有言,待到自己收亲传弟子时,丹盟的一切都会交由亲传弟子,祖师爷不再过问。”
唐天被这突如其来的讯息砸懵了,这是祖坟上冒了多少青烟?就好像自己好好打着工,一下子变为了富二代,还是那种有千年财富积累那种。
难道仅仅是因为自己偶然间凝练出的神念?怎么感觉这事比穿越来的还不靠谱。
还没回过味来,这边钟老就已经到了,合体期的修士,想要去什么地方,就不再是靠着御剑或者星舟这种外力,而是可以实打实的穿梭于虚空之中。
一同前来的还有另一位大光头,唐天不认得。
“拜见钟老,前辈!”、“拜见祖师爷,前辈。”
“还叫钟老,该改口叫师父了!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顾禅师,无尘寺高僧,要论佛法精深,怕是中洲无出其右者。”
唐天听着这个无尘寺怎么这么熟悉,略一思索,系统即找到了记忆中在自己炼制神霄丹时,定禅大师所在之地。
自己并不清楚禅师具体什么境界,只怪佛法书籍根本没看几本,不过想来应该比大师高出很多。
类似于合体的境界,只是通过修炼肉身和神魂就能到达此境界,怕是魂力之强已超出唐天的认知。
顾禅师面对唐天开口道:“小施主果然独具慧根,三月之期,便已凝聚神念,还是无净无垢品阶!真是难得。”
唐天无语,这一世自己见的和尚不多,不过怎么都是见面就说慧根、佛缘这些东西,可得打起精神,别被忽悠了,出家什么的最为致命。
“多亏定禅大师传授的功法,顾禅师要是见到他,帮我好好感谢感谢。”
顾禅师随口道,“若是有缘,自能相见。说起来老衲也是占了施主的因果,你的那一炉丹药,解了千年之结。”
“顾禅师是说,上次定禅大师买走的三颗丹药,帮上忙了?那位受伤的前辈如何了?可有痊愈?上次一起炼制的神霄丹我这里还剩一枚,索性交予那位前辈?”
“定禅所言前辈,正是老衲。施主要是想帮忙,等你元婴之期,务必到无尘寺走一趟,以消业障。”
唐天一阵无言,感情自己炼制的丹药卖给谁不行,非得卖给和尚,还是一个千年老和尚。这下好了,还要时刻想着去寺里还愿?
不过这位顾禅师看起来比定禅大师还要高明许多,这么说来自己与佛有缘也不是不可能,只希望别是什么苦力活。
钟老说道,“这几天,我们几个老家伙,为了你的事,可没少忙活。”
唐天露出疑惑,钟老继续说道:“你神识受伤之事,差点酿成惨祸,不能让这种情况无端发生,相对于现在中洲的皇室,毫无疑问我们都要护着你。”
“怎敢劳烦这么多前辈!有好多事,还是要自己去努力才踏实!再说了,我不认为我和学院的那些修士有何不同,不必这样保护吧。”
“或许你现在理解不了,不过中洲出现你这样的真正天才,都要追溯到三千甚至五千年前!神念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还是你的修炼天赋。炼丹、符阵、炼器你不觉得你学习速度远超同龄人吗?”
唐天也没法解释,这些东西,好像大部分是沾了芯片系统的光吧?要真全靠自己,就算理论能搞懂,要实践起来速度可不就慢的不行么?
“所以,我们真正想要看到的,是种希望,打破桎梏的那种希望。而你是最有可能找出那条路的人。”
这点唐天在九幻神丹阵中的前辈曾说过,现在已经没人能修炼到大乘境界,缘由不详。
唐天问道:“突破大乘境界么?”
钟老点点头,“看来你都知道了,可是听谁所说?除了我们几个老头,知道的人可不多。”
唐天答道:“我曾去闯过一回九幻神丹阵,困在里面的前辈跟我说起过。”
顾禅师说道,“我辈的迷失,说起来很复杂,真实的缘由你若想听,我倒是可以为你解惑,省得日后你也步入后尘。”
闲来也无事,就当唠唠家常,“顾禅师请说,我一定虚心学习。”
于是顾禅师开始深入浅出的跟唐天慢慢聊了起来。唐天听了半天,才搞懂,顾禅师虽然说的简单,不过还是存在太多禅语,不便理解。
通俗说来,人的意识的生成,是由人体的硬件和软件共同完成的,硬件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心、大脑,软件指人的灵性,识性、思维等。
佛学里将眼、耳、鼻、舌、身、意合称为六根,这个说法不妥。不难看出,前五根都是实在的身体器官,而后面的意根是心的产物,心才是实在的器官,所以实际六根应该是眼、耳、鼻、舌、身、心。
六根是人体与外界联系的媒介,根是能生的意思,即由根生出识来。
佛学将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六尘是外在事物对于人体感官所承现出来的感觉。
当这些景、物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心这六大感官接触时,它们会污染我们的身心,因此称它们为‘六尘’。
六尘通过六根的感知,形成了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心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