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大吴皇帝权,崩!(1 / 2)
决定了暂时放弃皖城,孙权立刻将主力向濡须转移。
刚刚立功的陆抗得到了重用,成为第一批派往濡须的将领。
在路上,孙权陆续收到消息,在诸葛恪主动放弃东兴堤,退守羡溪后,曹芳已经派兵增援毌丘俭,夺取濡须的意图非常明显。
为了保住最后的脸面和防线,身心疲惫的孙权不得不强打精神,咬牙坚持。
中书令孙弘成了他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承担了大量的具体事务。
只是在如何处置诸葛恪的问题上,两人有根本性的分歧。
孙弘认为,当初筑东兴堤就是诸葛恪的建议,现在他擅自放弃东兴堤,退往羡溪,标志着挑衅魏国的计划全面失败,足以说明此人不足以经国辅政,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其次,接连两次大败说明诸葛恪好大喜功,军事才能低劣。
最后,合肥之战时丁封、留略阵亡,巢湖之战时留赞阵亡,撤退时又烧毁了大量的战船,这些损失都需要有人承担责任。
诸葛恪作为大将军,难辞其咎。
不杀他就是法外开恩了,岂能留用?
孙权承认孙弘说得有理,但他自有他的考虑。
尽管诸葛恪此次作战不如预期,却依旧是淮泗系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将领,没人能代替他的位置。
此外,此次战败,也不完全是诸葛恪的责任,魏军的实力之强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显示出了极高的水平。
魏主曹芳虽然年轻,却驭下有道,不仅毌丘俭、郭淮这样的老将对他服服贴贴,还涌现出一批年轻将领,原本平庸的宗室曹兴、夏侯绩等人都有不错的表现,没给诸葛恪一点可乘之机。
就军械而言,魏军的抛石机、连弩同样威力极大,不可小觑。
诸葛恪在军报中说,魏军的连弩不仅杀伤力大,速度还快,即使是诸葛亮改造的连弩都相形见绌,更别说吴军使用的连弩了。
诸葛恪一向推崇诸葛亮,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绝非妄言。
两人各执一端,谁也无法说服谁。
但双方都清楚对方在想什么。
孙权自知余日无多,为了保持朝堂上的平衡,依然希望将诸葛恪列为辅政大臣之一,以免江东系膨胀,后继之君完全被江东人左右。
而孙弘本人就是江东人。
孙弘则与诸葛恪素来不和,担心诸葛恪成了辅政大臣之后,对自己不利。
为此,孙权多次召见了越越校尉吕据。
吕据字世议,汝南细阳人,是故大司马吕范之子。
吕范是孙吴开国功臣之一,早年追随孙策开拓江东,影响力极大。只是死得早,在孙权称帝前一年去世。吕据继承了吕范的爵位和军队,用兵能力也不错,积累了不少军功。
但吕据和吕范的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除了能力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吕据生不逢时。
他正式走上仕途的时候,江东人已经掌握了优势,重视礼法文化,既排斥淮泗人,也排挤文化素养差的武人,正好吕据两者都占了。
越骑校尉几乎已经是他的上限。
在诸葛恪受挫的情况下,孙权想到了他。
如果让诸葛恪担任辅政大臣的阻力太大,就由吕据顶替,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案。
至少,他可以利用吕据来向江东人施压。
不得不说,孙权这一招起到了作用。
见孙权接连召见吕据,孙弘的态度软化了。
诸葛恪虽然讨厌,终究是士族,吕据却是一个纯粹的寒门武夫。他的父亲吕范出身县吏,在汝南没有出头之日,不得不选择追随孙策。
由这样的人掌权,还不如诸葛恪呢。
大败之后,诸葛恪或许会有所收敛,不再那么嚣张、跋扈。
——
朱据赶到行在,拜见孙权。
孙权卧在病榻上,人已经瘦得脱了形,看到朱据,他长出一口气。
“子范,你可来了。”
见孙权这般模样,朱据也是吃了一惊,膝前上前,紧紧握着孙权的手,泪流不止。
“陛下,几日不见,你怎么病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