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不般配啊(1 / 2)
关于诗词的事情,陆闲并未放在心上,而到了第二天,陆闲如同往常一样,穿着捕快的衣服去官署衙门坐班。
结果刚到官署衙门,就瞧见何书吏笑脸盈盈的来找自己了。
因为金佛案一事,陆闲身为将门之后的身份被曝光,同官署衙门的胥吏官员,对自己都是颇为恭敬。
毕竟在他们看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被抄家的世家门阀,那也不是他们这些毫无身份的人比的了。
不过陆闲很清楚自己的状况,从未因此趾高气扬,对谁也都是客客气气。
陆闲见到何书吏找自己,也换上一幅笑脸,先拱手道:
“何书吏,如此着急找我,不知道有何事能帮得上忙?”
何书吏赶忙回礼,笑道:
“不敢不敢,此番过来,主要是恭贺陆兄高升啊。”
“高升?”
“许大人说了,今日起,陆兄便去官署内衙坐班,协助处理杜县政务,不用来捕快房了。”
陆闲微微一愣,询问道:
“那内衙,是何书吏坐班的地方吧?”
何书吏带着笑意,赶忙道:
“可不是书吏这等小职,往后,我等见了陆兄,都得喊一声师爷。”
师爷?那就是许守义的亲信幕僚了。
虽说师爷还是胥吏,但比起捕快来说,那已经是在胥吏这个行当里,一步登天了。
何书吏说话并没有刻意小声隐瞒的意思,旁边的捕快自然也能听得到。
贺文第一个跑上来,嬉皮笑脸的就对着陆闲拱手恭喜了起来,旁人也是纷纷道喜。
“我就说嘛,破了金佛这么大的案子,怎么可能只赏赐一百两银子就没下文了呢。”
“许大人是惜才的,陆师爷这般大才,肯定会重用的啊。”
“就是,就是。”
“哎,师爷一个月多少例钱啊?”
陆闲想了想,也觉得是金佛案的缘故,才让许守义任命自己为杜县师爷,收为幕僚。
“谢过诸位好意,今日散衙后,请诸位在同福楼共饮。”
既然是升官,陆闲也不忘请原先的同僚吃顿饭,这都是人情世故,免不了的。
大家一听有酒喝,夸的就更起劲了。
陆闲客套几句,就跟着何书吏前往内衙,面见许守义去了。
衙门书房里,许守义穿着一身官袍,站在书案前,手里拿着笔在写着什么东西。
陆闲等走到近前,看到那纸上的字,才反应过来。
许平君,真的把那首词抄了。
许守义稍稍抬头,撩着衣袖,将笔放在笔架上,摸着胡须走出书案,道:
“何书吏,朝廷下了几份文书,通缉钦犯,你且去安排人抄录几份贴到街市城门去。”
“是,大人。”
何书吏拱手退下,陆闲安安静静的站在书房中央,许守义背着手,指了指文案上的字,笑道: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好句好句啊。
若不是小女昨日拿出这首词,我也不知道知安你居然有如此文采呢。”
陆闲笑着回道:
“以小子的才学,实在是写不出这等词作,这词作其实是别人写的,我只是无聊和家中妹妹说了声,却没想到被许小姐听去了。”
“原来如此。”
许守义笑了笑,并没有当真。
真有哪个文人得了这等词作,不立即发表名扬天下,还能留到现在的?
况且这词作表达的意思,也确实挺契合陆闲的处境。
旧人不在,家道中落,即便是破了金佛案,也无人敢用他。
可不就是“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虽说老气横秋了些,年纪轻轻就说“终不似,少年游”,但写诗词,夸张也是一种手法。
总不能写,“终不似,幼年游”把,也对不上啊。
“知安不必太过谦虚,我之所以用你,倒也不全是因为这首词。
李都尉没往朝廷报金佛的事情,他也知你有才干,只是这时候……”
许守义顿了顿,摆了摆手:
“不说这些,就是觉得有些可惜,如知安你这样的大才,用在我这,我是觉得有些屈才的。”
许守义话虽没说完,但陆闲不笨,知道许守义的真正意思。
如陆闲这样的身份,再如何低调都不过分。
他估计也是以为这首《唐多令》是自己写的,内里怀才不遇的情绪,有对朝廷不满的意思,这是出言提点自己呢。
许守义愿意提点,就已经很不错了。
陆闲自然是继续谦虚几句,没多久何书吏就回来了,许守义就安排了一些工作给陆闲,让何书吏拿出一些需要统计核算的数据来。
陆闲领了工作,便拱手告退了。
到了内衙的偏房,何书吏让陆闲稍后,就去把要算的数据报过来了。
这些数据,都是杜县的户籍资料,多少户人,每户有哪些田亩等等,都记录在册。
陆闲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些户籍资料,把今年百姓要缴纳的赋税核算清楚,以此为依据去收纳税务。
陆闲听了何书吏说完,心里就知道这个任务压根就是考验锻炼自己的。
如今已是深秋,百姓收获的工作早已经步入收尾阶段,这时候再来算税务,又要分批布置下去到各村各地,时间上肯定是来不及的。
这些数据肯定是早就算好过的,如今只是拿出来,让陆闲再算一次罢了。
陆闲虽然看破,但也不说破,谢过何书吏以后,又要了草稿的纸张。
何书吏不仅拿了草稿,还拿了一副算筹来。
“那我就不打扰陆师爷了。”
“还是叫我陆知安就行。”
何书吏拱手道:
“知安兄,我还有事,先走了。”
“回见。”
送别了何书吏,陆闲将窗户推开,返回到偏房的书案前,又看了一眼边上的算筹,脑海里回忆了一下算筹的使用方法,苦笑了一声:
“还得整个算盘啊。”
他拿起一本户籍册,翻开书页,埋头苦干了起来。
另一边,何书吏出了偏房,便朝着书房去了。
许守义瞧见何书吏,问道:
“户籍册都给了吗?”
“回大人的话,按照您得吩咐,给了一部分,不过大人,这百姓赋税,不是已经算过了吗?为何又让陆闲重新算一遍呢?”
许守义笑了笑:
“你之前说,陆知安精通术数,我便是要考校一下,知其长短,方可委任。”
“大人高明。”
“对了,若是你来算,这些户籍册,多久能算完?”
何书吏估摸了一下,伸出一个巴掌:
“五日左右吧。”
许守义点了点头,道:
“那好,那就等五日,再去问问吧。”
何书吏点了点头,在他看来,这算赋税,那都是要一笔一笔加起来的,心细和熟练才是最重要的。
五日的时间,陆闲肯定是算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