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1 / 2)
短暂的静默过后,两人都恢复了平静。
失控于他们而言是不应当存在的,但既然发生了,即便不解,也只能强自镇定地面对。梁佩秋惊讶于新县令的高深莫测,不敢拿对待安十九的态度对待周齐光,是以即便两人临时同盟,达成共识,她也不可能傻傻地交付“肺腑之言”。
事实上,她的确想要调查些什么。
在决定搭烧万寿瓷之前,四六曾提醒过王瑜,小心“上头有疾”。当时王瑜没放在心上,她和王云仙也都没有在意。
毕竟每年都和御窑厂搭烧御用瓷,便大总管给银子不爽快,回回都要拖拉一阵,但最后都是给齐的,所以当四六说国库吃紧时,他们都低估了“吃紧”的程度,料想那是皇帝的事,和他们没有半点干系。
直到定银之后再无下文。
她亲自去了京城,亲眼看到皇帝万寿的排场,亲生体会那些生平从未见过的繁华和让她眼花缭乱的朝贡,她终于对万寿的耗费有了一点点真实的、直观的认知。
因此,当她回到景德镇,几次催促御窑厂交付余款而大总管总是推三阻四后,她意识到一件事——四六的猜测可能验证了。
国库大概率没钱了。
这次冬令瓷事发,本就在她计划之内。即便周齐光不逼着她承办陶业监察会,她也会想办法避开冬令瓷,以此向安十九施压,索要万寿瓷余款。可她没想到安十九会自掏腰包平息众怒,这足以证明事情并非她想得那么简单。
倘若当真是朝廷欠银以至冬令瓷无法交付,安十九定然要向皇帝哭诉或者央求他的干爹出面周旋,这根本不是自己出面补个窟窿就能解决的事!显然背后另有隐情。
于是她趁机提出成立陶业监察会,让安十九向朝廷要钱,以作试探。
如果朝廷一直没给钱,安十九不会犹豫,会立刻拒绝让她打消主意,然而他的反应出乎意料。他担心自己没脸,担心三窑九会闹事,担心民心和前途,唯独不是她想的下意识担心朝廷没银子这件事。
因此,她猜到国库虽然吃紧,但钦银必是下发的,那么何以御窑厂拿不出来?而安十九为何要隐瞒此事?
以他在景德镇一手遮天的滔天权势,何须害怕什么?
细想想,其实并不难猜。
而徐稚柳比她所知的还要更多一点。当年四六写信提醒万寿瓷有恙,他顺藤摸瓜查到其真实身份是文定窑的大东家文石。
十多年前文定窑一朝倾覆,是因消失不见的数十万两雪花银。如此巨大亏空,非张文思一人可以独吞,其背后定有深渊。
再结合万寿瓷和安十九的态度来看,徐稚柳几乎可以断定,事涉当朝权贵,不可小觑。
而这一个或是多个是安十九尚且不知亦或无法撼动的官员,按照内务府拨款走的流程,景德镇财政一向受朝廷直接管理,因此钦银从国库出来后会直接到地方,这也就意味着,江西极有可能就是其本营所在。
主要参与此间舞弊的爪牙,皆出自江西。徐稚柳很难不想到如今三司衙门里最受皇帝宠信的权臣孙旻,这也是吴方圆原定的亲家。
其子孙昊为追吴嘉而来,似乎还在镇上逗留。吴寅为此怨声载道,徐稚柳为其倾诉对象,难免耳闻,对这位孙家少爷的性情倒是知晓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