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 2)
续录《逍遥游庄子传》部分感慨言语:
老聃之道重"常",以恒常不变为基本品性;庄子之道重"化",面对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强调因顺变化,认为"化则无常",讲求内在精神的转化,使内心不断向高层处提升。
庄子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俯瞰世间种种变幻,以天才思想家的高度敏感,感时伤世,最早揭示"人为物役"、"心为形役"的生命存在现象,开启两千后西方哲人关于"人的异化"的思想先河。
阅读西方现当代哲学家、文学家的著作,常常感到庄子在场,发现有些观点竟同庄子观点惊人的一致。
哲学家康德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不过是工具或手段,只有人,才是唯一的目的。
认为个人是本原,是圆满自足的整体,社会与国家不过是派生物,故无须依靠社会、国家来判定价值。
人,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任意利用的工具,同"不做牺牛"的生命宗旨相呼应,
部分读书士子,选取独善其身的避世、隐逸之路。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更看重个体生存形式与精神活动的自由自在,保持独立人格与自由意志,洁身自好、独立轶群。
逆俗而行,博取更多心灵上的自由与更高雅的审美体验,向往恬淡自然、超越功利的精神境界,秉持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与生命追求。
通过置身天地之间,获得一种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陶醉感,与解脱人生责任的轻松感,从那些无利益冲突、超是非得失的审美愉悦中,得到心灵的升华。
自古那类尘心荡尽,真正隐逸的人士并不多。善卷先生,在《庄子·让王》篇记述: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缔。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
庄子并不主张遁迹山林,逃避社会,远离人群,而是采取顺世、游世、间世的态度,既不完全脱离,又能拉开距离,处于逍遥游的人生理想境界。
生命恬适之要领,在于求得内在的自足,内心充实了,方不为外物所累,就无往而不自乐。
从容自得,不仰外求,以名位为轻、生命为重,视身心自由为至高无上。这是庄子处世、处已中最为光华四射的一点。
如果说天下真有至乐,那就是无为,无为才能无惧无虑。只有心灵自由、意态放达、了无拘牵,才谈得上快活、适意。
外在的任何功业、事物都有限,只有内在精神本体才是原始、根本、无限的。
唯简单的生活,才有创造的原动力。简单的生活,无论对身体还是心灵,都大有裨益。
君子可寓意于物,不可留意于物。道家智慧是忘的智慧,这里的忘,兼有解脱、化解、消减等多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