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祭祀大典(五)(1 / 2)
北宋的诗人陆游与这个时代大周朝的先师曾子一样,毕生都怀着九州一统的期盼。陆羽刚才用这首《示儿》来献给曾子,恰如其分的借机表达了曾子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
虽说《示儿》是陆游的绝笔之作,相当于遗嘱,是诗人临终前嘱托家中儿子之言。
但此时出自陆羽之口,让在场众人以为他将自己设身处地的代入先师曾子,想先师之所想,感先师之所感,言先师之所言,托先师之所托。
尤其那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更是与侯府现在进行的祭祀典礼十分应景。
此情此景之下,让在场众人甚至有一瞬间的恍惚和错觉,仿佛陆羽被先师曾子的灵魂附体,望向他的眼神不由自主的也跟着敬畏了许多。
等大家回过神来,才猛然意识到这首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既雄奇奔放又沉郁悲凉的绝妙好诗,竟出自眼前这个年龄不及弱冠的陆羽,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甚至一脚踹不出个屁的陆羽,这个被陆家一直以来视为家门之耻的陆羽。
大家彼此互望,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以及流露出的那一丝隐隐的愧疚之色。
而作为陆羽的老师,大周朝建统三年的状元箐竹先生,他的脑海中一遍遍的重复着诗句,回想起一幕幕先师曾子随大帝南征北战的画面,激动之情难以言表,眼角也不知何时淌下了两行泪水。
司仪官陆冲虽自幼长在侯府,却勤勉好学,乃是堂堂正正的两榜进士出身。他的才华虽不及箐竹先生,却也称得上满腹经纶。
他听到陆羽念完诗句,一时百感交集,又看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陆端和陆正,他这两个不争气的儿子和陆羽年龄相仿,怎就差距如此之大?心里唏嘘不已,不由一声长叹。
主祭官陆显虽不是进士出身,但平日里喜欢研习书法,诗词歌赋自然没少接触,用现代的话来讲,怎么也算是个文艺青年,他当然能分辨出陆羽刚才那首诗的水平。
而且,如此贴切的好诗,试问天下才子也无人能临场发挥而作,何况陆羽!那就只能说明这小子的确是有备而来,而不是临时起意。
只是如此一来,刚才“打蛇七寸”的那一问,就已经被这首绝妙好诗轻巧化解,不攻自破,反而还显得多此一举,这让陆显忽然产生一种快刀劈水难开的挫败感。
恰在此时,三声空灵的钟声再次从皇宫方向传来,打破了现场的沉默,也打断了众人的思绪。
大家忽然意识到这第五次钟响,代表着宫廷祭祀大典的结束,而侯府的祭祀典礼按礼制也应在此之前结束,目前显然已经延误,往年从未发生过此种情况,众人竟不知如何是好。
陆显听到钟声,心头一喜,就好像饥肠辘辘的猎豹终于等来了猎物的破绽,他正欲开口,箐竹先生却已凑到他的身前,大声提醒道:“无论何事,也无法与祭祀先师相比,我等自是先将礼仪进行完毕为妥。”
既然箐竹先生已经把话挑明,点出重点,而且还那么大声,陆显不好再即刻发难于陆羽,否则就是他这个代家主自己不知轻重缓急。只是白白浪费一个让陆羽致使典礼无法完结的机会,着实有点可惜。他强压着不甘心,瞪了一眼陆羽,扭头对陆冲客气的说了一句“还请司仪官继续”后,转身独自步入大殿。
陪祭官箐竹先生赞许地看了一眼陆羽,又摇了摇头,也跟着走进大殿。长孙陆凡冲陆羽挤了挤眼睛,竖起了大拇指,嘴里说的好像是“牛x”,然后才转身也步入了大殿。
在陆羽的记忆里,陆凡这位侯府长房长孙对他还算不错,虽然为人霸道一些,但还不至于欺负他。所以刚才这位老大哥冲他挤眉弄眼时,他也咧嘴一笑,却不巧被司仪官陆冲瞅见,没想到对方只是轻咳一声,转而又目视前方。
待主祭官和陪祭官就位之后,众学子在陆冲的口令下,行完了祭奠先师曾子所特有的“代桥礼”,终于能站起身来,之后全体向曾子行三鞠躬礼。
司仪官陆冲随即高声道:“祈求大成先师曾老夫子、历代古圣先贤泽荫后世子孙,再现礼乐德风,家和人乐,国泰民安,伏惟尚飨!”
他略停顿后,号令道:
“全体敬拜!”
主祭官、陪祭官和众学子纷纷躬身敬拜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