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论重商主义(1 / 2)
(本章偏论文格式,如有不耐,可跳章
欧洲一直以来,都是把美洲当作原材料和初级农产品的掠夺地。
哪怕输出的一切工业产品,也只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这个目标。
当然,这个时代的工业产品技术难度也不高倒是真的,希望岛基本已经算是攀上了这个时代的技术顶峰了。
鲁斌庆幸自己是重生在工业革命之前的这个年代,这要是重生在美国这个美洲大工厂立国的年代,要想在美洲创立一番基业,那才是真正的地狱难度。
不单说当时的国际形势,哪怕是当时工业革命开启后的规模效益导致的技术壁垒,也是没那么容易打破的。
幸好是重生在这个新老日不落帝国交替的时代,大家的目光还是聚焦在欧洲大陆,甚至还有大量的类似教会啊、皇室啊什么的力量在拖资本主义崛起的后腿。
现在的欧洲国家,哪怕是生意已经做遍全球,对于工业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甚至除了税收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值得让他们敏感的事情。
鲁斌不由的有些沾沾自喜,自己把商品贸易的利润留在伦敦的决定。
要知道商品贸易在欧洲大部分地方,其实只是国王自己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维护贸易,其实也就是维护自己的王权。
因为国家财富本身就是君主权威的一部分,即国家财富的多寡是王权实力的一部分,这一点在东西方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
譬如就差向大臣下跪借钱的崇祯皇帝,国库都可以跑老鼠了,他能有什么君主权威?
哪个大臣又真正把皇帝当一盆菜?当满清入关时,无非就是剃发易服换个朝廷上班罢了,文人的风骨弃之如敝屣。
……
有点跑题了……
17世纪的欧洲大陆,除荷兰共和国以外的所有其他欧洲国家,所有商业活动都受到地主阶级和职业官员的操弄。
然而,即便如此,商业活动在荷兰的地位也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进口货物,尤其是奢侈品是无可争议的征税对象,在全欧洲,进口税和消费税全面增长。
其次,贸易竞争被看作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而不是个别商人之间的竞争。贸易特权涉及与外国势力的特殊排序和处理。
中世纪的时候大家都穷,所以打仗靠的教派之争。
后来欧洲的土地瓜分的差不多了,地不够了,为了多占地盘,打仗基本是皇室间的继承战争。
现在发现了新大陆和开发了殖民体系,打仗就基本围绕着贸易了,什么豆蔻战争、英荷战争莫不如此。
这些欧洲列强根据互相之间的贸易竞争来确定各国关系友好与否的排序,说到底还是依据各国君主的权力大小。
贸易通过这种方法,能够给国家带来荣誉(钱。
而权力与荣耀的竞争,其本质来源于这个时代甚嚣的重商主义理论。
这个理论主要是一系列假说,涉及在欧洲普遍进行的经济活动和用于指导各国政府政策的假说。
重商主义者认为一个国家财富的雄厚取决于贵金属的储备,经济活动都是零和博弈。
换言之,他们认为所有货币、商品和消费的总量都是固定的。一个国家所获得的,正是另外一个国家所失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