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艰难的和谈(2 / 2)
“兀卒”这两个字就很有意思了,西夏自己说这是西夏语,“皇帝”“可汗”“单于”的意思,可是西夏语中真的有这个说法吗?西夏文字都是李元昊自己创的,原来也不是这么写的,最开始与宋朝谈判时写的可是“吾祖”,前面刚刚自称“儿子”,后面就要当“祖宗”了,阴阳怪气。
“曩霄”是李元昊自己给自己起的名字,不叫李元昊,也不叫赵元昊,而是要叫嵬名曩霄。其实他祖上姓拓跋的,祖上拓跋思恭更是唐朝时的大将。
后面的话就是啰里啰嗦的一大堆条件了,庞籍看都不看就给回绝了。
贺从勖早就料到了庞籍的反应,不疾不徐的说道:“大人能做主吗?”
庞籍当然不能,于是又说道:“儿子和臣子区别有那么大吗?不如您让我去面见上国皇帝,让皇帝定夺。”
庞籍能说什么,这本来就是两国之间的谈判,他只是边臣,不是朝廷任命的谈判官,还不够格决定这么重要的事情,于是派人送贺从勖进京。
进京是进京,但是宋朝一路上的骚操作让他不淡定了。
宋仁宗下了一道很古怪的命令:“夏使所过郡邑,加礼迎候,逐州通判官就驿燕劳。”给这么高的迎接规格,搞得好像西夏赢了一样。其实赵祯是急的,打了这么久,朝堂厌战,每天围绕战事吵,其实都不懂,搞得他自己也很焦躁。
可是贺从勖到了京城后,场面又不一样了,被安排在驿馆,好吃好喝的供着,就是不见。为啥?因为贺从勖的官职是西夏六宅使、伊州刺史,六宅使是内侍官,原来是帮皇子管理宅院的,伊州刺史是哈密地区的地方长官。
宋朝只承认了李元昊的夏州刺史职位,伊州刺史是西夏国封的,哪有刺史封刺史的?如果贺从勖上朝,怎么称呼他?
就因为这件事,朝堂吵了好几天,贺从勖在驿馆却是一脸懵,怎么回事,怎么就把我晾这里了?一路上的优待还以为宋朝急不可待的想和谈,真到谈的时候却没音了。难道是故意的?用这种手段给自己下马威?太拙劣了。
贺从勖在驿馆呆了几天,朝堂终于讨论出了结果:不见人,只见国书,免得尴尬。
派人去向贺从勖取来国书,和庞籍的反应一样,看了个开头就有人站出来反对了。谁?富弼,这位宋朝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