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科幻小说 > 素履独往 >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1 / 1)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港综风华 纪元情劫 三合一御空 浮世碑 末日:配角的逆袭 穿越之兴龙 祖师让我逐师傅出门 鉴宝:我能看到古董的记忆 从山海界降临开始 如梦起源

儒道两家的争论从先秦都已经开始了,庄子里面就有讲,一直到后来佛学进入中国,也加入争论中,近思录抱朴子里面也有讲,很多书里面都有讲。道家和禅宗都是终极真理,然而大家并不重视,反而将道家认为消极,禅宗因为宗教的原因很多人内心是抵触的,似乎现在依然没有方向。

很多哲学老师认为接下来中华文化的方向应该回归传统,都比较倾向阳明心学,大体上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据说日本吸收了阳明心学后跟后面的明治维新有些关系,似乎是正面的促进作用,还有一个原因是觉得现在道德败坏只向钱看,所以要用儒学重塑民族精神。我有点疑惑,日本吸收了阳明心学是让当时日本普通的老百姓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了,还是日本利用阳明心学发展出更好的文化影响了整个亚洲国家,使得其他国家的文明更进一步,没有吧!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详细内容我是没勇气看,残忍至极,人性怎么就本善了?真的无法想象曾经的那群人竟然可以残忍到如此地步,所以这个理由站不住脚啊,可千万别扯上任何关系,他们学去的东西自己改装以后就不是原来的东西了,所以毫无关系,都是独立的文明,中华文化圈没有日本,儒家文化让人克己守礼,不会变得心理极度扭曲。还有第二个问题如果现在回到阳明心学是因为道德败坏,这样做可不就像现代医学一样,哪里有问题治哪里,针对性很强,可是治标不治本,病还是好不了,有可能表面好了但是会有更多的后遗症。其实我认为哲学老师们选择阳明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因为儒家的亲情,老师们也是身处儒家文化圈,这根风筝线的一端只要还在地面,不管风筝飞多高,最终还是会回到地面。佛老懂了,已经是大鹏鸟了,为什么还要参考风筝飞翔的高度呢?如果认为年轻人学佛老是躺平,那就还要多感悟感悟历史,直到真的感悟出人对天地来讲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一瞬间还分长短吗?哪里有长幼、老年、青年、少年和童年?顿悟已经很难了,顿悟后还需要很久的修行,要是有这种观念在大家这辈子想得道基本不可能。

根据我的实践和感受,有一点点想法,接下来是要思想启蒙,真正的思想启蒙,怎么启蒙这就要靠真正理解西方哲学的人来引导大家了。等把西方哲学这关过了才能谈传统文化,不然够不到,又只会像以前的人一样,兜兜转转驻足不前,在各种细枝末节上纠缠徘徊变得奇奇怪怪。所以接下来要把目光聚焦到欧洲的文化上,最重要的是哲学,如何理性地思考问题这是关键点,需要多久,我不清楚。只有开始思想启蒙了中国才算真正觉醒了。近年来大家都在讲民族复兴传统文化要文化自信,什么是文化?如何复兴?复兴什么?我以前一直搞不明白,我感觉大家也不明白,都活在名词的世界和混沌的认知中。现在我认为的文化就是求得的智慧,对于复兴我依然无法理解,从未拥有谈何复兴,走不出的儒家和够不到的道家,复兴哪门子文化,大家热情高涨,我不想泼冷水,我只说自己认为对的事实。接下来还得跟别人学一段时间,我并不觉得向别人学习有什么不好,只要能让我提升的智慧,不管是哪个门派哪个地区哪个人说的我通通接受,世界是我的图书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前学了那么多西方的东西为什么要说接下来才开始思想启蒙,难道以前学的思想没学对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以前学习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民主思想经济制度等等这些都是鱼,快要饿死的时候当然先接受鱼,等吃饱了再学渔,以前学的并没有错,只是顺应当时局势,现在局势变了,所以学习的东西也要变,该学钓鱼的技术了,也就是能发展出科技各种制度各种思想各种艺术的更深层智慧。当我们真的把这个渔学到后会发生什么,参考隔壁俄罗斯,他们就是学到精髓后跟自己的民族特色融合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独特文化,如果我们学到西方文化的精髓后也会出现像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科夫、普希金、肖斯塔科维奇、柴可夫斯基、列宾、列维坦等等这样的大佬,各个领域都会遍地开花,当然审美也会提高,晚上高楼装的灯光,还有各种古楼的彩灯,这审美,没法吐槽,就觉得很费电。我也很想知道当我们融合了自己民族特色后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学与艺术奇迹。归根到底这些东西都是智慧衍生的副产品,重要也不重要,必经之路。有时候没有必要区分什么西方文化东方文化的,特别是文化中的精髓,即真理。像一般的服饰、建筑、饮食等等只是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形成的不同的文化,还有不同的民族特性,不同的认知也是大多来自经验。真理不一样,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论富贵或贫富、职业、年龄、性别、国籍等等,统统不重要,只要有对幸福与自由的强烈渴望,有求知的欲望,想知道人活着是怎么回事,坚持不断探索,就能得到它。所以不管是小学学历还是初中学历还是高中学历还是大学学历还是硕士博士学历,都一样,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一样,不管是15岁还是25岁还是35、45、55、65岁,都一样,不管职业是科学家、艺术家或服务员还是老师、医生或环卫工人还是位高权重的官员、富可敌国的商人或一贫如洗的打工人,统统一样,最公平的不是高考,而是真理、智慧与死亡。关于西方哲学我类比佛学的中国化有点想法,中国化的意思并非是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经过改良更适用于目前的中国,而是将别人所传递的智慧原封不动地搬过来,不能有一丝丝差异,只不过是用我们的语言系统来传达,参考两个人,鸠摩罗什和慧能大师,鸠摩罗什精通汉语与梵语,而且完全懂佛法所以他翻译的金刚经最好,慧能大师完全得到了金刚经中的智慧然后用更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更灵活的方式将它表述出来了,这样才是中国化。当然不只是将西方哲学翻译过来那么简单,是形成自己的体系,要筛选的,比如说不要在经济、政治等等一些方面深入学习多费功夫,不然会有点走偏,具体是什么样的还需要等非常懂的人出现,不知道谁会来完成这件事,还得再等等。从我们本土出来这么个人的几率太小,微乎其微。难,其实最难的是说真话,哲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说真话,这点做不到其他的各种理论思想通通免谈,这里的土壤培育不出苏格拉底的智慧,到底能不能移栽也是未知,我也有点观望的心态,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谁要是能把这件事完成了真的是功在千秋,就像打开宝库的钥匙那么重要。当然还是要乐观地看待,佛学那么深奥都可以中国化,西方哲学那就更没有问题了。以后非哲学专业的人大学来个哲学入门,等毕业了自己琢磨佛老,有独处的机会,在生活中感悟效果更好。

我的感受是西方哲学跟禅宗的佛法是一个系统,因为理性与真理,就像一个是在前端,一个在后端,那个魔窟是两者之间的连接点。说说禅宗现在的情况,我不清楚其他地方是什么情况,我所生活的地区基本接触不到佛法,如果不是我刻意去学,完全接触不到。我也了解了很多人对佛教的态度,就是跟我最开始的态度差不多,后来我告诉别人佛法中的智慧的时候大家就会开玩笑或者总觉得我要出家,跟佛字有关的句子提都不能提。但是真理永远是真理,蒙尘的真理还是真理,要将覆盖真理的灰尘擦掉,这样才能重新被很多人看到。佛教的使命是向所有人传播佛陀的智慧即佛法,佛法来自印度,要说道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那么佛法就是印度文明的精髓,佛陀不仅仅是乔达摩悉达多,他是一个集大成者,就像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背后是赢氏一族奋六世之余烈的累积,在佛陀背后有无数个跟他一样的人经过数代的累积才凝聚的智慧,同样在庄子和老子背后也是许许多多不会被记载的得道高人,他们都是最简单最纯真最睿智的人,不要把他们神圣化,不然就违背了他们的初心,会让人们觉得他们离大家很遥远。

佛陀让僧侣剃度,穿同样的衣服,离开人多的地方修行,这是在扫相,排除外在干扰,弄明白他这么做的意图很重要,这样就可以把握住关键,这种种行为不就是在扫相吗?以前的佛教的一些行为让佛法离大家越来越远,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改变一下,为什么不脱下宗教的外衣直接站在中国哲学的最顶端,它本来就是真理,可以经受得住任何质疑。那就继续扫相,就把佛陀乔达摩悉达多当做同苏格拉底、老子、庄子一样的智者,忘掉跟佛教有关的一切表象事物,忘掉佛教,忘掉戒律,忘掉寺庙,忘掉佛塔,不用剃度,不用出家,不用烧香拜佛,不用抄经诵经,不用戴佛珠。禅宗一直走的是这个路子,只讲明心见性,其他的不谈,但是它还坚守着最初佛陀所说的相信佛相信僧相信法,积极向大众宣扬佛法。现在既然适得其反,那就继续扫掉,通通扫掉。那还剩下什么,就剩坛经了,接下来就看大家愿不愿意相信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中含有至高无上的真理,要是选择相信那就去了解、学习、实践、验证,等到最后顿悟了坛经也可以扔了。现在大家提起出家就觉得这是不得了的事,其实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已经把我们从家里以另外一种方式拖拽出来了,这跟以前的出家效果是一样的,就像用竹筷吃饭和金属筷子吃饭都是夹菜的作用,看待事情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是一个重视学习的民族,提起学习肯定会先讲学习的态度,刻苦、勤奋、认真等等标配词语。也许这些词语在学习各种知识的时候是适用的,但是在求智慧求道的路上似乎不太可行。求道当然要跟得道高人学,庄子和老子得没得道毋庸置疑,那他们是怎么得道的?我们只知道他们得道后写的经典,但是不知道他们得道的学习过程,看看史记上对他们的记载,老子在周王室图书馆任职,在图书馆肯定能接触到很多图书,这些图书的内容是什么?史记上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那到底庄子窥到了什么?那些书现在肯定没办法知道,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想要得道,主要通过读书学习才能实现,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求智慧的基本方式。同时也可以推断出阅读的书籍中记载历史的书籍占得多,在这里可以参考和老子同时代的教育家孔子整理的教学内容《诗》《书》《礼》《易》《春秋》,里面《尚书》《春秋》都是历史文献,这样也侧面证明历史是要放在第一位的,老庄看过的历史我们不知道,孔子把倒是尚书和春秋整理地明明白白,还有一部备受推崇的史记,以及丰富的历代历史资料,要读哪些?

我们读历史肯定先读中国所有的历史,历史古籍和现在的历史书非常多,是不是备受推崇与褒扬的史书必须看,我的想法是大可不必,我一本都没看过,基本靠纪录片。不过喜欢看书那就通过看书也是一种途径,方法没好坏,就看自己适合哪个。我基本看的是古代史,近现代史就是教科书上看到的,没有多研究近现代史,我肯定看不到事情的全貌,因为我是局中人,不过没关系,知道基本的大事和观察现在发生的事情就够了,看历史的时候只需提醒自己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时不时今昔对比,如果有条件可以去历史遗迹和历史博物馆看看。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是中国史,接下来就是世界史,人类史,还有地球史,绘画史,科技史,音乐史,汉字史,书法史等等就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以前我会建议我身边的人去看历史,因为走智慧路线的话,历史就是第一关,但是好几个人给我的反馈是上学的时候老师讲的历史太枯燥,现在真的提不起兴趣很讨厌,还有人说那讲得感觉就怕大家对历史感兴趣一样。我当然理解他们因为我知道历史课是怎么上的,总感觉我们上的课就跟胡辣汤一样,不管什么菜都能变成一个味道,不管什么课都能枯燥,这是祖传的硬功夫。我曾经疑惑过为什么会有人会对历史不感兴趣?难道不想知道以前人是怎样生活的?确实是有很多人的兴趣早早就被磨灭了。(历史课不要考试,多放视频吧,或者直接把历史踢出必学科目最起码兴趣还能保住,无奈这个问题就一个解决办法,逼迫自己去看历史,刚开始可能会觉得煎熬,等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很有趣的。不要系统地从头开始看,随便找个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或者对某个朝代感兴趣,就很随意地瞅瞅,不管看什么,只要看就行,先找到学历史的突破口。不要看短视频,看长视频。等到最后积攒的差不多了再看一个系统地从三皇五帝开始讲的视频,我最后看的是国史通鉴,方志远老师讲的,125倍速感觉很好。当然其他老师也有讲的很好的,怎么挑历史视频,不管是纪录片还是百家讲坛或者网课,都可以看,只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所看到的历史视频主观判断非常少,比如说谁又是暴君谁又是奸臣,哪件事对后世有什么影响等等,不要有这些,只是单纯介绍哪个时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是因为它里面哪个句子写的好,哪个词用得好,或者哪个人物介绍的好,而是尽可能客观描述历史事件,不添加自己的推测和评判。顺便说下,通常来讲我们所说的历史就是朝代史,从古至今历史的内容一直在增加变化,但是有一个东西没有变,那就是人们看待历史的角度,单一的角度,特别是近现代更加单一狭隘,沿着同样的方向只能看到历史的一个面,而我们有限的认知把其他面的内容自动过滤掉了,默认那些内容是不重要的细枝末节,所以延续下来的历史不断重复强调单一角度的观点和内容,这一点还是我后来才明白的,因为以前觉得不重要的所有东西几乎都成为认知进阶后的主要内容,还挖掘出人们一般都不会研究或者不会提起的重要内容,都记录在很多不被关注的书籍中,所以在我们看到的历史的另一面同样蕴藏着大量丰富的内容,如果没有到达那个认知层面,看不到的。

继续讲读历史的方法,其实中国哲学的入门途径并不是某一本中国哲学入门书,而是历史这本书。看完或者看懂历史是没有用的,必须从中得到感悟,得到感悟需要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安静的环境是基础。那历史怎么学,也许方法很多,我只能说出一种我已经实践过并且有用的方法。不需要勤奋、不需要刻苦、不需要记忆、不需要分析、不需要思考、不要站立场、完全放松,完全放空,看完忘完最好,看的是时候将自己完全置身其中,有种忘我的感觉。每天不管看多久,只要看就行,在一两年内集中学。有时候我在想,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就没事感悟感悟历史是不是也可以得道,有可能。我看历史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了感悟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不能用名词解释,只能去感受,感受到那一刻就自然会知道。那个感觉就像把绿豆放进罐子,等拿出来它就变成豆芽了,或者像腌菜,感悟就像腌制的过程,慢慢入味了,而了解和知道就像是菜沾了下调料。当我把每个历史事件都丢到心里,那些事也没什么联系,它们在我心里慢慢发酵,有一天噔一下就会出现一条线将那些事情串了起来,最后脑子越来越清晰,向外驰求的心也会慢慢缓下来。如果不感悟历史就没有办法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没有办法超越时间,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眼前的生活。就像一片树叶,离眼睛太近根本看不清整片树叶的样子,历史的作用就是能增加眼睛与树叶之间的距离,让人看清全貌。同时会感悟到时间,看几千年的历史,如果真正感悟了,就相当于活了几千年,会发现先秦离我们并不遥远,人类的记忆非常短暂。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走智慧路线,只能说这是主流路线。我不可能让我爸妈去学历史和哲学,太为难他们了,所以我的计划是让他们先练习简单的气功,等气脉出现再打坐,这样会没有那么煎熬。佛教很多法门,我知道的不多,其他的没了解过。不要为了练气功而练气功,也千万别出现头顶铝锅的奇葩行为了,能走智慧路线就走智慧路线,这条路改变的是认知和境界。

庄子的文章中一些语句带有独特的美感,这个大家应该都能看出来,我觉得这种美感来自诗歌的熏陶,孔子的教学内容里面还整理了诗经,所以诗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习方法和历史差不多,什么都不要想更不要记忆背诵,什么都不用分析,就是静静地感受诗句带来的美,古诗词的意境是现代汉语没办法表现的,细细品味,慢慢感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看到这句就想到王国维说的什么人生三种境界,我是没搞懂什么意思,不要把美好意境的诗词跟大道理联系起来,就单纯地去领悟它的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最喜小儿忙赖,溪头卧剥莲蓬’‘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栏露华浓’‘同为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星梦压星河’等等太多了,慢慢看,就单纯地去感受,也可以听听蒋勋老师的诗词绘画等讲解视频,我听了很多很多,每次我当认准一个老师的时候会一直看他的讲解视频,直到我感觉自己将这位老师的智慧全部都吸收到了,然后再继续找下一个老师,这样真的会不断超越自己的。最后不要动写诗的心思,诗词的巅峰时期已经过去了,这是求智慧之路,写诗的话就是走偏了。

以前或者现在很多人会让小孩背诵一些三字经论语等东西,我是觉得完全没必要,小孩的教育是需要花大功夫研究的,我是不懂。虽然不懂但是我知道小孩就应该像小孩一样生活,不能让一个小孩去学所谓的大学之道,他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上还没好好了解这个世界和自己,就背负那么多他们根本理解不了的东西,完全是胡来。就像佛老的学说再正确也不能强行让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人去学淡然无为,那个阶段就是积极向外探索的时期,那就去探索呀!最后淡然无为也是自己探索到的,而不是被规定的。最不会为自己发声的群体就是儿童和最苦的底层劳动者。殴打和辱骂的教育方式绝对禁止,批评跟辱骂不一样,不能出现任何侮辱性的词语还有阴阳怪气的态度,这都是暴力行为,老师应该是最有优秀最有智慧的一批人,培养老师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只能等以后解决了,目前没啥办法,就靠自我成长积累智慧和经验。教育为什么称为教育,教学引导培育,如果小孩很完美干嘛要老师教导,有时候从孩子身上确实可以学到很多东西,需要耐心观察。当觉得用心良苦用心学生不听然后无可奈何,对抗与矛盾会存在因为从未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不曾了解过自己,怎会了解孩子,去逼迫他们学成人认为对的知识,却从来不怀疑自己认为对的东西是否真的对。那些动不动就说自己小时候被怎么打都没事的家长,现在是觉得自己成大材了还是优秀到让众人仰望了,然后觉得打骂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方式,蠢。中国教育水平提升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就是家长这个群体,功利又虚荣,惯用的教育方式就是恐吓威胁等精神打压的方法,自身缺点一大堆还要求孩子完美,没办法,只能等大家慢慢觉悟了。现在只能讲这么多了,跟我们的糟粕文化有关系,一时半会理不清,等整体文化素养提上来后大家达成共识,儿童保护的法律和相关措施好好细化并完善好,深度融入生活付诸实践保护儿童。幻想一下以后小学的学校,首先早上能多睡会,不要太早上课,一个班十几个人就可以了,希望没有考试,也没有什么奖励制度,只有小测验,测验的目的也是想了解这个孩子的大体情况,毕竟一次考试也代表不了什么,不要写作文,作文简直是个神奇的存在,大家都做过学生,作文课是怎么上的,作文是怎么写的,谁心里不清楚,还不赶紧把这神奇的东西消灭了,还有早读,我对早读的记忆就是所有人都说早上记忆力好最适合背诵,谬论!这些观点到底是哪里来的呀,奇葩呀奇葩。考试和背诵是最没用、最愚蠢的两件事,哼!爱信不信,要么去理性思考要么单纯地去感受美,智慧会悄然积累。我总感觉不让大家背诵和考试,我们这个重视教育的民族就不知道怎么搞教育了。带着小孩去森林静静感受大自然,闻一闻不同花草树木的味道这就已经在教他们学道德经和庄子了,而不是压着他们背诵书中的内容。我们的教育教学的误区就是栓死在文章上了,举个例子,比如说宁愿让学生学习背诵描述景色的课文也不会在不同的季节组织外出活动去观赏景色。还有就是爱国,天天灌输思想,就不给学生发全国旅游的经费,让大家亲自感受一下不同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带来的震撼和感触,就是说要把文章转换成现实生活中的生命体验。要感受这些很普通的事情,不是灌输什么伟大梦想高大目标,想当年我还是土包子的时候,对于顿顿基本吃米饭大为不解,有些地方四季如春没有冬天令我震惊哈哈!为什么国学一直强调实践,知行合一等等,因为那些经典是前人实践过程后得到的感悟,写出来的只是方法和大家看不懂的结果,文章看完只是得到了一些信息,得不到实践过程中的感悟,所以天天抱着书是没用的,要按照书里的方法去实践,然后将实践过程中得到的感悟与前人的感悟相印证。还有不知道谁想出的写各种观后感,傻缺们,感受是那么容易能表达出来的吗?也不要布置作业,特别是放学放假后更不要布置作业,放假就是放假布置什么作业,有毛病,不摧残小孩是不是大家都闲得慌,我一度怀疑大家早早结婚生子就是因为没事干闲得慌找个事做,要不要生孩子是要慎重考虑的事情,各方面基本满足养育小孩条件了再生孩子,不光是经济基础,父母不得提前做做功课学点儿童心理学等教育知识,不然就是不负责任,耽误自己耽误小孩,什么都不懂全靠狭隘的生活经验来教养,激励孩子好好学习不然以后会怎么怎么样,然后再告诉小孩为了他们自己有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等等。无语,莫名其妙被人带到这个世界,这‘美好人间’真不是一般人能体验的,搞得像谁特别想来似的。还有很多人为了轻松让老人帮忙带孩子,不可取,父母的陪伴和引导无人替代,当然很多人因为生活外出打工没办法自己带孩子,不管什么原因,这对小孩来讲是非常残忍的一件事,所以说很多事情串起来都是连锁反应,唉,苦难什么时候能终结!先解决根源问题其他的慢慢解决吧。一些年龄很小啥都不懂就生孩子或者意外情况的事情不少,反正性教育得好好落实,特别是女性,生孩子更要慎重考虑,不要着急,各方面都稳妥了再考虑,不要让自己陷入两难之地,在目前这种生育福利下生养教养孩子凭一己之力很难的。话说到这,我一直有个困惑,我们受到教育基本一样,根本就没有什么性教育或者也没有人正儿八经探讨爱情婚姻等等话题,一般听到的也不过是些随意的八卦和自己的看法,但是大家都好像无师自通般全部就懂了,节奏快到我无法理解。继续说小孩的教育,就是要多跑跑跳跳玩一玩,多参加户外活动,多参加动手制作的活动,多听点故事,学学安全知识这些就行了。对小孩的爱国教育是很重要,激发爱国情怀的主要是通过以前被侵略的历史和现在的繁荣富强,学校在引导,社会也在引导,抗战片很多,我接触的小孩子特别是小男孩,我看到的是在被引导后表现出的仇视,大家觉得这样没有问题吗?我觉得不要过度引导,在这个阶段简单引导,不要过早让他们了解详细的内容,特别是残忍暴虐的部分,等心智成熟或者具备思考能力的时候再逐步深入了解。还有英语就不能搞成选修吗或者直接取消了?最好取消。不用脑子想都知道学英语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就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语言环境学出来的都是半吊子,况且根本就用不上啊!要是能用得上自己摸索起来很快就会了。就感觉很多科目的存在就是为了最终那个分数,这是培养考试机器呀!以前考科举的那些人的感受我应该知道了,回想起以前中学时期死气沉沉、无比沉闷的氛围真实令人窒息。范进中举我也差不多懂了为什么他会喜极而疯,有时候就觉得以前跟现在,有些事情看似变了,又似乎没变。不管什么教育方法,最起码是要在人感到放松愉悦的状态下进行的,不然不仅没用反而是伤害。有时候我实在不明白,我们明明有这么多人,怎么能把教育搞得这么失败,摧残了一批又一批孩子,都这样了竟然还不反思,愚蠢真是让人无奈又气愤,赶紧思想启蒙吧。还有,最让人想不通的事情就是既然要考试,那就应该学什么考什么对吧,为什么课本明明学的是些简单的知识,而考试的题目总是从一个刁钻的角度出发搞得花里胡哨,考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美其名曰举一反三,这还蠢出花样来了。反正就是现在把时间都浪费在做题上了,前十来年自己做题,中间十来年陪孩子做题,老了再来个十来年陪孙子做题,这辈子都用来做题了,还不如搬几块砖来得实在,一切都是那么不合理不合逻辑,总是干些稀奇古怪抓不住重点的事,该改进的地方墨守成规不改进,不该拓展的地方又胡思乱想地发散刁钻思维,无语至极的事情看多了,麻了。还有大家一直被灌输的吃苦耐劳、竞争对比的思想和氛围太明显了,愚不可及,大家聚集在一起难道不是为了照顾弱小一起过平静安宁悠然惬意的生活吗?如果都觉得应该优胜略汰、弱肉强食的话,那还走什么社会主义路线,干脆直接走原始社会的路子得了,一人一座山头各过各的,有事没事再打打架抢抢食物抢抢地盘,多刺激,也不用像现在这样逢场作戏憋屈得慌。学生学习压力大,跳楼的事件不少了,还不把学习内容调整简单一点取消各种作业和各种乱七八糟没用的东西,增加有益身心的活动,还继续卷,白费功夫,作茧自缚,真的快被气死了,咋就蠢成这样了,还是一群人呐!真的是用生命践行那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到头来一场空。客观地讲,走完整个教育流程,我的基本感受就是这个体系没有起到帮助每个人内在提升与成长,没有起到启发人去探索世界的作用,也没有起到帮助人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就好像刚进入学校就有一堆人拿着一堆标准来审判谁是优秀的谁是不优秀的,一直持续到现在都是这种感觉。这是目前谁都无法改变的,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很多事情的形成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小群体能决定的,是众多因素合力形成的结果,我们也只是历史长河中微小的一部分,影响力相当有限,所以现在只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去补课自学。大家各自努力,我们在精神领域的顶峰相见哈哈。我知道大家生活都很艰难,我也是,我们都被卡在不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动弹不得,稍微动一下可能生存都是问题,既煎熬又绝望,既然已经这样了,与其继续僵持,不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也许生活的困境就是提升自己的垫脚石,我一直的想法就是反正肯定饿不死,虽然租的房子但是也是有遮风避雨的地方,再加上还有爱思考的大脑,那我就拥有了一切,一生清贫又如何,还有什么好怕的!况且说好的要实现共同富裕,一定能实现!其实富不富裕不重要,实现“居者有其屋“,教育医疗住房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东西,房子怎么能成为奋斗的目标呢?真是搞笑,大家背负房贷工作压力也大真的太累了,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得好好想想,公租房太少了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而且随着时间变化申请标准也要及时调整,新时代的穷人表面跟以前的穷人不一样,其实一样的。经济政治这些我都不懂,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目前看来房子的问题短时间是没办法的事情,那就只能改变观念了,不然大家的青春全部卷死在房子这里了,其实现在身边的很多年轻朋友已经这样想了,可以接受一直租房,对买房并不执着,但是总归是要慢慢解决的,前面的人解决不了的问题,那我们来解决,他们就歇着吧,历史给了他们机会,时不再来。如果连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年轻人经济独立实现不了,何谈精神独立,何况大家也不是不努力,是努力无用。根据我的所见所闻认为良心和赚钱总会有一定的冲突,大部分情况下只能二者只能选其一,所以现在是游戏规则出问题了,不是玩游戏的人水平不行。大量的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目前这种情况希望绝大多数人都有默契一点,千万别往这个方向卷,不会致富,只会更累,一定要慎重思考,可以这样想一下,忽略掉掌握大量财富的人,把剩下的财富和绝大多数人看成一个集体,大家相互包容相互帮助,这完全可以让我们过上悠悠哉哉安居乐业的生活呀,人根本不需要太多的物质完全可以过上悠闲惬意的生活的。现在的生活可是超越以前任何一个朝代的呀,但是文化和思想成就却差得远,追求物质不如追求思想,得往看谁能实现天下为公和共产主义这个方向卷,就看大家的价值取向和思想高度了。也许有些地方的人一致认为读书无用,我相信这样的结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结论,不得不说,眼光独到,我很赞同,现在看来从古至今的读书人确实读的是无用的书。既然这么聪明,要不试试读一读有用的书。不能被眼前的财富冲昏了头脑啊,想要站起来就得换新思想追求真理,也不能被贫穷和权势压断民族的脊梁啊!现在的中国没有几个知识分子,因为我们是在中国有史以来最没文化最缺德的和平时期长大的一批人,拉胯的教育环境并没有让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成为知识分子,而我们依然有条件和潜力成为知识分子,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主力军,只要我们的信念和理想在,脊梁就断不了,一时的苟且和隐忍是为了以后能站着仰望星空,所有痛苦和罪恶的根源就是缺德缺智慧。近期的中考分流这件事我无法理解,后来我发现很多理工科出身的人竟然能做官做领导人,我立刻理解了为什么会有中考分流这种事,但是理工科毕业的人能做领导人这件事让我非常惊讶,匪夷所思呀!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举个例子就能明白,刘备因张飞的赤诚任命他为丞相,高俅因善蹴鞠成了太尉,所以说现在大家什么都不懂,增长整体智慧消除愚昧迫在眉睫,这句话是有点一杆子打死的意思,没错,说的再直白点,就是没有一个人懂,别说在国内,就算出了国八成都是思想文盲,真理这简单的两个字是无数个追求智慧的人用自己的时间和痛苦才凝聚出来的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怎么可能会轻轻松松获得,更别说对于说谎成精钻营假大空的人获得真理更难。教育的方向很重要,这么大的国家养不起一群学生吗?现在不需要拧螺丝的人,需要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人才不是大风刮来的,是用心培养出来的,目光要放长远一点,凭什么不让一部分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有教无类这句话都存在多少年了,还真是把仅有的一点文化扔完了,一切都回到起点了。还分什么985/211一本二本三本专科的,有什么用?利己主义还分等级吗?一等利己人才二等利己人才三等利己人才四等利己人才。科教兴国的落实要用心不是用嘴,结果会告诉真相,科技创新突破了吗?升级转型成功了吗?现在的大学不是真正的大学,都是技术学院,高等教育根本不需要教什么,只需要给他们思想和时间空间、发挥的平台、试错的机会、物质和资金支持和正确的方向,他们就能创造奇迹,而不是浪费大量的时间参加各种兼职,应付各种考试,考各种证,写各种没用的论文,大学才应该是人才汇聚的宝地,是解决来自社会各方面问题的智囊,大学是开放的,课堂不一定在教室或者学校,任何地方都可以。敢放开手让他们自由支配时间和资源是基于前期良好的基础教育,所以幼儿园小学中学跟大学教育同样重要,现在的整个教育界相当于一片空白,根本看不出是从培养人的方向出发而制定出的教育计划和方向。以后我们要做的是精心培养每一个孩子,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同样重要,所以不同阶段的老师同样重要,每位老师都是经过长期精心培养精挑细选具备相应的才能,让老师发挥真正的作用,不是写各种无关的资料报告还累得不行。对学生的培养要将重心放在智慧的培养上,获取知识简单,获取智慧难,职业跟知识有关系但是跟智慧没关系,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尊敬,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不管以后从事什么职业每个孩子都得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必须学西方哲学!一个都不能漏掉。钱要花对地方,不往学生身上花,难道要养蛀虫?大学学校要确保每个学生走出校门时都具备独立思考理性思考的能力,所有人最终都得走上大学之道明明德,这才是教育的正确方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冰河 平凡的超级英雄 星际极乐园 恐慌世界 历史背后有个鬼 末世开局一辆车,一路冲向新时代 恶女悲惨?我好孕诱得男主绕指柔 末世之异能主宰者 开局通星际,我用破铜烂铁换千亿 助鬼为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