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艺术家(1 / 2)
有人曾说过,姬长卿若是生在古代,必定会成为大儒级别的学者。
可如今到了古代,姬长卿还是一事无成,虽然制定了无数个计划,但有一个计划都不是现在能见效的。
这些计划之所以见效慢,很大因素,是由于姬长卿并未进入大宋朝堂。
姬长卿没有掌握权力,可以控制的的资源少。
或许在梓州,姬长卿是富甲一方的商人,但他的权力却没有梓州知府大,纵观整个梓州府,除去梓州知府、清流大族以外,姬长卿和陈汉平共同主宰梓州市场。
可梓州依旧还是小农经济,姬长卿名下的庄子已经是有名的富庄,甚至有不少农户想成为石桥庄的佃户。
自天圣七年开始,姬长卿和陈汉平就开始开垦荒地,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种植棉花。
姬长卿有棉田千亩,能产棉花三千斤,产生五万贯的经济价值,从梓州府开始,商贾们也开始意思到以往将之视为观赏玩物的“白叠子”,竟然能制成衣物,而且保暖效果还不差。
梓州府的农户也开始尝试种植棉花,主要是陈汉平、奇云商行出价一斤二十钱的价格收购棉花。
要知道梓州的粮价也不过十三文左右,梓州人开始大量种植棉花,甚至引得官府下了严令,禁止毁天种棉。
姬长卿对梓州的农业改造,已经初见成效,从前的农人,只会除草、浇水,人们也开始在自己的田里搭建竹管灌溉。
姬长卿的育种计划也培育出了“蜀稻甲-廿”、“蜀稻甲丙-叁”。
培养出稳定、抗病害的占城稻种,这花了姬长卿近六年的时间,甚至抽出十位老农专门培养新品种。
农业育种投入大,虽然姬长卿和陈谨、陈盛泽对农业都很重视,可以他们三人都没有太多精力于田间盯着作物。
好在从佃户之中,抽出十人来学习培养实验报告填写,实验操作并不难。
每月花几百钱,棕能找到几个胆大心细的农户。
姬长卿喜欢用制度去管理,一套成熟的制度,用于管理会降低不必要的风险和成本。
华夏是一个人情社会,这人情之中势必会滋生腐败、乡党。
不谈人情是冷漠,可谈人情,姬长卿认为这应该是建立,高素质、同阶级的情况下。
陈谨、王冲的学习时间十分紧张,陈谨收拾好书包,跟姬长卿见礼之后,就匆匆的下藏书馆了。
王冲一天的时间非常的紧张,不但要跟着书院老师学史、学文章,更要跟随陈谨学习数学,跟着许商学习音乐,还要跟着家里的六位先生学习六艺课业,不仅仅如此,云姬长卿只要有空还要对他们进行言传身教。
至于剑术,骑术,射箭这样武术课程更是被严格教导,真正算起来,王冲以往只用学习国文日子,比现在轻松多了。
不过呢,王冲这家伙年纪轻轻就已经显露出了强大的自控能力,虽然每天从天不亮一直忙到天黑,却乐此不疲,每位授课老师王冲的先生都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
天圣九年,夏六月,已满一岁的姬书麟也开始牙牙学语,虽然口齿不清,也只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汇。
但对于姬长卿而言,这一声:“爹”!无异于鸿蒙圣音。
姬书麟是妻子李吟梅的命,也是姬长卿的延续。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