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回:封禅巡游求长生,徐福东渡不见人(二)(1 / 2)
第一百零二回:封禅巡游求长生,徐福东渡不见人(二
上一回,即第一百零一回,我们讲述了秦皇政巡游的故事缘由以及目的什么的,但唯独没有讲解秦皇政封禅的一些趣事和徐福东渡的故事,那么本回就给大家讲述秦皇政封禅和徐福东渡。
何为封禅?
北宋学者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并没有分门别类的讲述,因为在北宋那个文人大夫盛行的时代,对于封禅已经是个常识问题了,历代自汉武帝刘彻就开始追求秦皇政的脚步去泰山封禅。
不过如果硬要说明,汉高祖刘邦封禅的功绩,可能莫过于汉初(即汉七年的白登之围,所以大家应该明白,这不是功绩而是汉朝的耻辱。
抛开后世追求秦皇政的脚步不谈,然而在秦始皇的时代,人们其实并不清楚所谓封禅到底是怎么回事。
别说寻常百姓不清楚,就连这个活动的发起者秦皇政,和主要的参与人员即召集来的儒生们也不清楚,甚至天下人都不清楚。
今天我们有大量的甲骨卜辞和礼器铭文可以参考,不但见不到和“封禅”有关的内容,就连“禅”这个字都没见过。
司马迁似乎知道一点什么,所以《史记》专门有一篇《封禅书》,详细记载封禅大典的理论依据和来龙去脉,劈头第一句话是:“自古受命帝王,曷(hé尝不封禅?”
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凡是被天命认可的人间统治者,无一例外都会封禅。
这话可以反过来理解:只要人间统治者顺利办下来封禅大典,那就意味着他的统治权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抢来的,而是被上天特批的。
如果上天认可了某个统治者就会降下祥瑞,而当统治者看到了祥瑞,就明白是时候去泰山搞封禅了。
司马迁说,事情虽然看上去很简单,然而事实上,以往的统治者们有的虽然领受了天命,但自身创建的功业不太够格,有的虽然都走到泰山脚下了,但德行还不完备,有的虽然万事俱备了,但俗务缠身,一直忙不过来,这就导致真正做成了封禅大典的帝王少之又少,封禅的中断期长则千年以上,短则数百年,所以封禅的礼仪详情早已经模糊不清了。
我们以今天的知识来理解《封禅书》的这段内容,大可以直言不讳地说:之所以模糊不清,并不是因为年久失传,而仅仅是因为所谓封禅,只是一个传说罢了,在秦始皇以前从来没人搞过。
齐桓公想要封禅,结果被管仲劝阻,封禅不成,但确实是提到了封禅。
宰孔说,封禅者,封泰山,禅梁父,祭天以报天之功,祭地以报地之灵。三代受命而兴,获佑于天地,所以他们搞封禅。
自然地,宰孔劝阻齐桓公不要封禅肯定是失败的,于是宰孔又找来管仲,让管仲劝阻齐桓公不要进行封禅,为嘛?因为不够格啊。
古者封禅,自无怀氏至于周成王,可考者七十二家,皆以受命,然后得封。
这说的是封禅的第一个条件,封禅有人搞,而且有很多人都搞过,可人家是受命,受命就是拥有天下,谁只要夺了天下都说自己是受命。
很显然,齐桓公还没有夺得天下,也就不算受命,就没资格搞封禅。
这是说的封禅的第一个条件,身份不符。
管仲如此又罗列了其它两个是否符合,虽然桓公您啊,自功比五帝,德兼三皇,但您毕竟不是当朝统治者,没有完成一匡天下的功劳,所以封禅第二个条件自然也不符合:没有成就伟业。
第三个更加就不用说了,人家需要建立伟业的基础上,大赦天下或者出现祥瑞才能说的上是。
那么,这个传说究竟从何而来呢?
最有可能是齐鲁地区的儒生们编造出来的,毕竟泰山是齐鲁大地的本地名山,如果不提三皇五帝,只看商周两代。
那么显而易见的是,商朝的政治中心在中原腹地,周朝的发源地和政治中心在今天的陕西和河南,怎么都不会把远在山东的泰山和最高等级的祭祀仪式绑定。
秦始皇貌似信了这个邪,千里迢迢来泰山搞封禅,估计他万万没想到,仪式流程到底该怎么做,来自儒家大本营的这7位专业司仪竟然各有各的说法,莫衷一是。
且不说所谓封禅原本只是一个传说,即便真有其事,儒生们照旧很难达成一致。
儒家礼仪本来就以繁琐著称,而知识体系越是繁琐,遇到的棘手问题也就越多。
问题一多,大家自然各有各的主意,然后就会分门别派,各自以正统自居,说别人都是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