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王嘉的心结(1 / 2)
虽然觉渺寺处在黎乐郡这样的偏远之地,远离朝堂与江湖,但是,在佛道之中的声名却不小。
一方面,是由于早年间觉智大和尚为寻天机石,曾屡次下山云游,所以结交深远;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以觉智大和尚为代表的觉渺寺众僧,品格高洁、修为精深,受人所敬重。
正是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老话。
当今,令天下佛子趋之若鹜的大德沙门释道安法师,就与觉智大和尚神交已久。
因此,当王嘉深受天命瓶颈困扰之际,释道安提醒他,或许可往觉渺寺寻求开悟之道。
从王嘉与大和尚的谈话中,王良寺终于对眼前这位状貌不群、不修边幅的“王兄”有了更多的了解。
王嘉出身寒门,是家中的次子,形貌丑陋,但从幼年时就聪颖过人。
由于家道中落,父亲命其刻苦读书考取功名,然而,他的文章却不受当时考官的赏识,屡屡石沉大海。
王嘉的“戾气谶言”是在十六岁那年觉醒的。
从那时起,原本性格十分忍让的王嘉,举止渐趋轻浮放旷,时常在外头惹祸,家人都认为他是因为取仕不成而魔怔了。
到后来,父亲与他断绝了关系,彼此视若无睹。
二十岁时他干脆弃家出走,成了游方道士。
有个不食五谷、不穿好衣的丑道人,净说些疯言怪语,却能未卜先知、句句应验——从此,这样的传说不胫而走。
由于神异的本领,和特立独行的为人,王嘉竟渐渐受到世人追捧甚至滋扰。
他带领弟子从东阳谷跑到常安山中,不管隐居在哪里,总有达官显贵能够循踪而来,络绎登门。
受万众瞩目,如众星捧月般的地位,当然令人目眩,更加匪夷所思是,不管如何尖酸刻薄、恶言相向,那些上门跪求的人竟都如沐春风!
刚开始时,王嘉对这种万人之上的感觉颇为自得,觉得即便权盖天下也不过如此。
可渐渐地,从无数人的天命之中,他窥视到了一个盲点——
他发现,他竟窥不见自己的天命。
从十年前开始,他就被这个瓶颈所困扰,他云游天下,无非想找一个答案——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他开始尝试训斥、劝诫那些脑满肠肥的绮罗者,然而收效甚微。
有些人听他的话,做了些门面功夫,但更多的人,却将他的讥讽与斥骂变成可以招摇撞骗的虎皮大旗,反而猎得了更多不义之财。
于是他又去为穷苦人谶卜,接着他便发现,无论对方是否听信他的谶言,但大多数人,仍会必然走向那个已证的结局。
如果助纣为虐,那这样的预言有什么意义?
如果见死不救,那这样的预言有什么意义?
明明什么都改变不了,那这样的预言有什么意义!
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王嘉的脑子,瞬间如遭雷殛。
我王嘉……生在这天地之间……究竟为何而来?
……
……
王嘉有弟子上千,有信众数万,可真正能够潜心听他诉说的人却极少,极少。
在这小小的草堂之中,他放下了所有的包袱,什么铁口神断,什么未卜先知,统统滚蛋!
这里只有一个挫败的王嘉,一个迷惘的王嘉,一个,还舍不得丢弃自己的王嘉。
尽数倾吐完心中的苦闷,他仰头跪坐默然,发髻早已被他扯下,散乱的长发从脑后直垂落地。
崔取中不知不觉清泪两行,王良寺也红着双眼呆瞪着地上。
觉智大和尚长眉低垂,缓缓念诵一声:“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