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泛舟(1 / 2)
“我总是隐隐觉得,在这块结实的地表上,存在着两个不一样的时间线。这两个时间线从不交叠,生活在其中的人也并无瓜葛。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自己进入了另外那条时间线。那里的历史很长很长,上下共有五千年,始于禹划九州,终于帝制成沙。那个世界分了又合,合了又分,分分合合无数次,却从未消失过,那个世界的人将此成为凝聚力。
在那个世界,农耕文明造就整体性造物文化模式,不管哪一种造物形式与风格,不管其宗教背景如何,都会在它的整合中活得新生发展。这不是简单的造型与纹饰的组合重组,而是消化吸收和融合统一,他们将之称为兼容性。
我相信凝聚与兼容的表征绝不是巧合,一切的秘诀还在那个世界的人身上。他们是龙的传人,有言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也正是这样的情怀和风骨成就了感动的力量,酿造了无数文化精粹。有人志在大同,明仁礼教化;有人兼爱非攻,并士将任侠;有人动合无形,参自然道法;有人推演五德,将阴阳深察……
那个以仁和礼为先的人叫孔夫子,是儒家文化的始祖。他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他说:礼之用,和为贵。
……
……”
那日课堂上,诸葛南风出了一波光彩,把教书先生吓傻了眼。
教书先生终究也是个读书人,对文化保持着应有的敬重,他给诸葛南风深深鞠了一躬。南风觉得,这一鞠躬,更多的还是出于对知识的虔诚。
太学的老先生怕是觉得自己力不如学生,从那之后辞了工作,再也没来教过书,听人说教书先生已经离开金陵归隐了。
先生一离开,脱离作业苦难的学生们快活了,可家长们个个急得头疼。这钱不能就这样打水漂了呀!这件事情就这样闹得满城风雨,最后宰相不得不出面平息争执,重新请来一个新的教书老师。
新老师早就听说诸葛南风这小子的厉害,丝毫不敢留他在课堂上待着,早早的就把他打发走了。就因为这件事情,再也没有人敢当南风小少爷的国学老师。朝廷内外,大大小小官员个个佩服地五体投地。水云国有个孩子年仅八岁就学富五车,未来不封个文官太对不住天下人了;但是听说人家的武功也渐入佳境,是不是也要考虑考虑武官呢?
诸葛南风不知道水云国的历史有多长,陛下篡位夺权唯恐天下人诟病,索性把过去的文献和典籍都烧了,经年的事情任何人不许提,很多年后自然就不会有人记得了。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着实在政治上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可惜中华的文学精粹就这样流失了一半。陛下如今此举,影响与嬴政无异,以至于现在的孩子们根本没读过多少书。
这到底是他一人的幸运还是其他人的不幸,诸葛南风说不上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