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失踪(一)(1 / 2)
玉川庄被赐名长春别院后不久,父皇就带着文武百官与左武卫军前往东都洛邑。这次出巡明为宣扬国朝盛世,实则是为了震慑北方犯边的匈哒人。因此,銮驾规模浩大,百官与众皇子、后宫嫔妃等皆随行。我的岳丈孙友恒则带领十余万左武卫军担任扈从。出京前,岳丈曾将我叫到府中再三叮嘱,留守京城期间要深居简出,不要进宫,更不要与太子争执。我知道岳丈是为我担心,长春别院的事情会招致太子一党的报复,我都一一应承了下来。
但这个时候,太子恐怕是顾不上我的。幽云节度使李成道兵败身亡的消息,在父皇离京后不久就正式在朝野公布。天下皆知太子在军中最大的依仗已经垮台,我的大哥虽然顶着监国的名号,可一连十几日意志消沉,躲在府中不肯外出视事,京中的大小事务都交由施永哲处理。留守京城的文武官员也察觉出了风向的转变,一个个寒蝉若禁,不敢亦不愿与太子过多接触,太子府一时竟成了官员们的畏途所在。
与太子府“门前冷落车马稀”不同的是,接连十余日,睦王府都热闹非凡。京城内留守的勋贵官员的夫人们纷纷携礼品登门,说是祝贺睦王新婚大喜。天可怜见,我与燕娘成婚已经数月有余。她们不在两三个月前登门,反倒挑现在这个日子。原因显而易见,都是奔着“长春别院”背后的深意而来的。
长春别院,无非是父皇在暗示燕娘有成为长春宫主人的可能。换言之,父皇已经不再顾及太子的脸面,试图将对太子的不满公诸于世。再加上太子的外公去世,太子地位岌岌可危,我这个被“暗示”的储君,已经成为京城勋贵心中的香饽饽,正如我出生时那样。
我与燕娘不胜烦扰,却又无可奈何。好在父皇离京前下旨命我负责赈济灾民,我与燕娘便找了个由头,躲到太白岭与何鄄商议赈灾,府中大小事情都交由总管魏运德操持。临行前,燕娘叮嘱魏运德,勋贵人家来府一律推脱挡驾,就说王爷王妃不在府中,奉旨外出赈灾。这样一来,京中的诸多烦扰,我和燕娘也就一概躲开了。
在太白岭的日子充实而忙碌,灾民数额庞大,六月以来已经有十余万灾民聚集在太白岭周边。我多次行文户部和万年县县令孔四维,让他们调常平仓赈济灾民。因为有父皇的旨意,户部的官员和孔四维这次倒是十分积极配合。尤其是孔四维,这次竟活脱像变了一个人,从常平仓调粮之快超出我的想象,并且还把万年县的衙役全都派到太白岭,安抚和维持灾民秩序。我与燕娘站在山梁上,看到孔四维忙上忙下,便感慨道:“孔四维这般,倒还说明他良心不坏。”
燕娘见我这么感慨,也对我轻笑道:“冼郎你瞧,孔令君这几日瘦了许多,再干下去怕是真的要累倒了。”
我仔细一瞅,孔四维已经把官服脱了,竟赤膊上阵搬运粮食。我心下有些不忍,对燕娘道:“还是找人唤他下来休息一会儿吧,毕竟还有一堆事等着他调度,也不在这一时的功夫上。”
燕娘对我会心一笑,便唤了侍女去传孔四维歇歇。
“唤他做什么!”说话间,何鄄也满头大汗地走了过来,朝我们笑道:“孔四维这人聪明得很,殿下之前去求他放粮,他抵死不从,生怕丢了自己的乌纱帽。现在殿下协助太子监国,又奉旨主持这赈灾事宜,他正后悔当初没有第一时间放粮,害怕殿下记恨于他。现在他不在殿下面前做做样子,怕是心中难安呢!”
自从我与燕娘求得陛下在太白岭赈灾后,何鄄对我的态度陡然转变。原先他只当我是个纨绔的王爷,不会顾及百姓死活。现如今则将我看作一位“贤王”,与我相谈甚欢。
何鄄虽然是商人之子,但能力卓越。一个月来,我施行的赈灾事务大半都由他经手,处理地十分周详仔细。尤其是十数万灾民聚集此处,虽然每日施粥不断,但毕竟不是长远之计。何鄄向我提议将灾民中的精壮劳力编为屯田兵卒,平时可以在京外屯田自给自足,战时则可编为一支生力军。
圣驾离京前,我便将此策禀明父皇。父皇深以为然,便令我操持编练。我哪里懂得军旅之事?我只好让吴子明充任屯田员外郎,帮我支应此事。可子明家中事多,妻子即将临盆,每每向我抱怨。我也不能不近人情,只好让他担着员外郎的虚名,却不用每日来太白岭点卯任事。燕娘见此,便举荐何鄄暂且代行屯田事务。
我初时有些不信,何鄄商贾出身,还能懂得编练兵卒?不过,我转念一想,何鄄虽然不曾行军作战,但燕娘却是行伍世家出身,燕娘又深知这位师弟的才能,那便权且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