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灵根有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2 / 2)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
只有经历了人间种种最后还能勘破的,才有成仙的可能。
有诗为证: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作者写下这一段,应该是想要劝诫修炼之人。
不要只修命魂,还要修自身的心性。
要性命双全。
不过就算做到了,具备了这些条件,也未必有机会去修仙。
因为还需要一个引路人,也就是一个契机。
孙悟空的引路人,便是樵夫。
樵夫给他指了菩提老祖的所在之处。
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
而后,孙悟空便开始修仙了。
看到这里,李长生理解了观主的良苦用心。
关于樵夫的故事,便借鉴于他老人家准备的两本佛经。
禅宗里边,最出名的便是六祖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出自他口。
六祖刚开始便是砍柴为生,家里有老母亲所以没法去修行。
这个身世和西游记里引路的樵夫是如出一辙。
后面悟空对菩提老祖说自己‘无性’,混淆了本性之‘性’和姓名之‘姓’。
这个化用了《传法正宗记》和《坛经》里的故事。
五祖弘忍7岁的时候说‘没有常姓,其性空故’。
而菩提祖师在孙悟空头上打三下,让他半夜三更来,这个故事《坛经》也有。
是五祖弘忍在碓上打了三下,也是暗示六祖慧能可以在三更半夜来。
当然,这不是抄。
读书人嘛,把各种故事混在一起讲出自己的特色,那叫本事。
所以根据这几点能够看得出来,樵夫和菩提的原型,应该是六祖慧能。
菩提这个词,出自佛经,翻译翻译,那就是‘觉悟’。
须菩提据佛教记载,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排第四。
因为他‘善解空义,志在空寂’,被称为‘解空第一’。
《金刚经释义》有云:须菩提人人有之,若人顿悟空寂之性,故名解空。
全空之性,是真菩提,故名:须菩提。
所以解空,也有顿悟之意。
孙悟空名为悟空,为解空第一。
而之所以叫悟空,得从菩提老祖和孙悟空第一次见面说起。
两人的对话很有意思。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
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
只是赔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
猴王道:“我也无父母。”
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
猴王道:“我虽不是树生,却是石里长的。
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
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
这便是道心修炼三大问。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