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二字之师(2 / 2)
“长绪为客,请先投之。汝需尽力以赴,否则袁某胜之不武也。”
“凯自当谨记中郎将之言!”
一场看似实力悬殊的对决终于上演。
对投壶技术已有数成把握的文凯小心谨慎,稳稳地投进了首投。
袁术信心十足,将其首矢投出后竟然不入,只见竹矢不偏不倚,插中铜壶的左耳。
厅中众人均为袁术的“失误”报以雷动掌声。
其实,宋代的司马光曾作《投壶新格》一卷,其中投入壶而称为“贯耳”,亦能算得分。
但汉代却尚未有此例。
文凯立即明白。袁术此举志在礼让自己。
心中不禁来气的文凯遂打醒十二分精神,缓缓地掷出他的次投。
竹矢深谙其意,带着异体同心之意钻进了铜壶的右耳。以回敬袁术礼让之情。
众人见状,均为文凯的大度与投术报以更为热烈的掌声。
“好!”
袁术虽觉风头被抢,仍持其君子之度。
他见文凯居然能如此轻而易举就效其法投进右耳,心下也是一怔。自然不敢再大意,忙全神贯注投入战斗。
当袁术稳打稳扎的投进第四矢之时,双方打成三比三平手。
比赛已渐入佳境。
大家兴致勃勃地期待二人的下一轮较量。
虽然众多投壶老手均看出文凯在此玩意上乃是新手,最后定会是袁术此等高手的手下败将。
但文凯越投越稳的竞技状态及步步紧逼的姿态亦将他们的好奇心激起。
看席上众人均翘首以待的神情自可见一斑。
相反,孙坚的心情乃是所有人中最为复杂的一个。
他早视文凯为己出,当然希望文凯能旗开得胜,但又明知此奢望不能实现。
怀着此等矛盾的心情终于迎来了文凯与袁术的第二轮对决。
战况可以说是激情四射,也可以说是波澜不惊,虽然两人的每一投均系众人之心。
但结果却多多少少有点出乎意料。
双方竟然四投全中,再次打成平手。
这等神乎奇技的掷投将众人的情绪带至顶端。
之前仍沸沸扬扬的场面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之以代的是鸦默雀静,那气氛竟是如此沉重。
好些人均嗅出了事有不妥的气味,只为袁术赛前曾夸下海口。
如今战况竟是如此的胶着,是以众人均大气都不敢出,静观战况的延续。
亢心憍气的袁术,本来尚是自信满满的,想不到文凯这小子。竟是如斯深不可测。
难道此子之前乃是诈败佯输?
早知不该许下天大海口。如今自是有苦己知。
袁涣宣布第三局正式开始之际,文凯再次将竹矢投进铜壶之后。袁术不敢再胡思乱想,赶紧屏气慑息重新投入战斗。
天助于他,他所投的箭矢不负其望直插壶底。
文凯显然已掌握了投壶的其中奥窍,妙投频频。
毫无意外地,他已继续投入第二矢。
袁术心中有些乱,但天仍佑他。
他所掷出的第二投虽然不能直捣黄龙,而是直插碰到铜壶的上臂壁边沿弹了起来,所幸最后仍然在弹起之后重落入壶中。
此举害得厅中众人虚惊一场。惊声四起。
但文凯继续乘胜追击,不费吹灰之力完成了的第三投之后,他已经几乎目测了结果:双方打成平局,大喜收场。
他就不用替袁术训练其虎贲武士,袁术亦保存颜面,自己就能全身而退,大好结局收场。
然世事岂能如人所料?
而如上天不能永远眷顾同一人一样,已有些心神恍惚的袁术,此刻却是忧心如捣。
他直悔自己不该夸大己词,如今反将自己逼至颜面无存。
心事重重的袁术将第三矢投出之后,居然与其第一轮首投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此次幸运之神已离他而去。
不能全神贯注投入比赛,注定他此掷的结果。
只见箭矢一个异常漂亮的弧度直钻进铜壶的右耳之中。
“不算。”袁涣公正直私高声宣布道。
文凯见状,立忖改变此前策略:
只要自己最后一掷不进而袁术投入的话,仍能以平局收官。
场上众人见最害怕的结果即将发生,均替袁术担心。
只是大家都有一疑问,为何袁中郎将在此至关重要的一投会重施故技,将其投入壶耳之中。
如输之,其字可就要由此小子任意肆改。
此代价似有过大之嫌矣!
正当文凯准备将其最后一投射失,众人皆为袁术此举满腹孤疑之际,袁术再次出乎意料地说出一句令所有人群目瞪口呆的话,
“袁某输矣!”
自食其果的袁术有苦自己知,在心理压力下自己技术走样才致射失,所幸仍落入壶耳之中,好歹也为自己的“悬作”挽回一丝颜面。
如果继续比赛,文凯此子应该会顾全自己的颜面佯装射偏。
但以自己如今的心理与竞技状态,连他自己都不敢肯定,最后一投能否一矢中的。
就算自己真的能一击即中,倘若文凯射失之时太过刻意亦会为众人所知乃在礼让。
再坏点的情况。文凯这小子如果没有心思相让,以他如今的手感、状态……
未知因素及不利因素终让袁术痛下决心提前终结此赛。
他这样的举动令厅中所有人都百思不知其解。
谋士们皆认为袁术此举一定有着玄机,不然不会有此匪夷所思的行为。
武将们则不是这样想,他们都认为袁术不应如此快就推盘认输。
纪灵首当其冲提出异议,
“中郎将何故如此早便认输?鹿死何人之手尚自未知之数也。”
“休要多言!袁某自有分数。”
“言之有理!”一直甚少发言的袁术叔父袁隗心里有气。
他恨袁术这小子不识大体,胡乱许下诺言。如此鲁莽,将来如何能成大事?
不给他一点教训不足以令他痛改前非。所以袁隗在旁推波助澜:
“请长绪公子不吝赐其字!”
“凯不敢!”文凯实言相告。
“袁术四世三公。长绪需谨慎行事,务必三思而后行。”
孙坚一旁细声提醒。而始作俑者孙策见事已闹大。站于身后不敢再妄言。
欲知后事如何,请续阅下章《弼佐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