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藩王领军(1 / 2)
第112章藩王领军
宁王要重回大宁领兵?这怎么可以!
奉天殿内的文武百官虽说大部分都不是朱棣靖难起兵的老班底,但能够在永乐朝混上奉天殿赐宴席位的,都不是什么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更不是连这么一点形式都看不明白的蠢货。
藩王重新领兵,这无异于是给了藩王们效仿朱棣靖难的机会。
之前朱棣削减各家藩王的兵权,朝臣们可是非常赞同和支持的,都没人拿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出来说事,现在想要再变回去?怎么可能!
藩王对于国家来说就是个祸害,是潜在的威胁,这一点早已成为永乐朝文武百官之间的共识。
毕竟藩王再怎么说都是朱家人,天生就有资格坐那个位置的,他们就算是起兵造反那也不能叫造反,只能叫靖难。
如果任由藩王掌兵,那将来大明的皇位传承就会变成五代十国那种“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场面,每次皇位更迭都要来一次靖难,把整个大明打的十室九空,民不聊生。
朱棣开了个坏头他们没有办法,但是现在必须断绝一切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可能。
于是有人赶忙站了出来,对着朱棣谏言道:“陛下!宁王千金之躯,怎可置于边疆?万一和蒙古人作战有什么闪失,是会动摇国本的啊!
陛下忘了淇国公乎?万一宁王也和淇国公一样战死沙场,难道还要陛下再次披甲,御驾亲征吗?”
因为是临时遇到这种情况,站出来的这位大臣说的话多少有些不够完善,但他的意思还算表达的清楚,同时也没有直说藩王不能领兵。
他只是找准了宁王是藩王身份尊贵这一点,着重强调若是宁王兵败被俘或者战死,对于朝廷会带来多么恶劣的影响。
但这个话对于朱棣来说,却毫无意义。
“这是什么话!当年皇考命朕同众兄弟镇守边疆,说的就是藩王享受国家供奉,自然也要为国出力!我大明就该君王死社稷,藩王守边疆!”朱棣大声驳斥着这种观点,同时也在拿他自己说事:“朕乃洪武高皇帝与孝慈高皇后亲子,朕之兄弟亦是洪武高皇帝的苗裔,哪一个不是尊贵非凡?
当年朕镇守边关,也曾亲自带兵远逐漠北,朕的兄弟又有哪一个不曾领兵亲冒矢石上阵杀敌?
宁王,你来说,你当年镇守大宁,和蒙古人打过多少仗?还有辽王、韩王,哪一个没有在战场上受过伤?”
朱棣如此质问着,而坐在堂下的一众藩王脸上都露出了追忆往昔的怀念。
虽说作为藩王,他们确实享受了极大的优待,但同样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他们是真的在边疆真刀真枪的和蒙古人拼杀过的。
即便是宁王,当年也是靠着手上的朵颜三卫,狠狠的压制过蒙古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