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科举(2 / 2)
见几位纷纷点头后,范纯仁接着说起来:“官家带我去看过,里面是交子,新交子不同以往的交子,无比精美的交子。我问官家为何不替代现有的交子?
官家说自从他亲政后就没有发放交子了,并且发放新交子的时候还要将旧交子全部回收回来。而且怎么运用新交子官家还只是初步的想法,需要将所有的条件完善后,然后等时机成熟。就可以将新交子放到整个大宋。
官家说那是大宋朝的未来,只要能够掌握这个利器,在大宋军事力量足够强大的时候,那就能够为我大宋源源不断的带来财富。
至于如何做,我就不知道了,很多事情官家就是当面同我讲我都不解其意,只有沈存中才能跟得上官家的思绪。”
苏澈看神情有些不满,他在问国家根本之治的问题,你范尧夫跟我扯什么交子。就在他张嘴欲言的时候。
枢密使刘奉世插嘴道:“官家行事如有天授,诸多新奇事物,对我大宋百利而无一害,我自年前回来,便逐渐了解官家所出之物,越是了解心中震撼越是深刻。今日听尧夫一说官家英明还不止于此。如此官家真如圣明在朝!”
刘奉世这话一说,气氛为之一凝。就连苏澈都不讲话了。御史中丞郑雍更是咳嗽几声站了起来,看向楼外。
几位宰执这里气氛凝固,下方尚书那里倒是热闹!
首先是刑部尚书邓温伯首先说道:“此次科举的策问应当讲述神宗陛下之英明,所制定的一切法度都是对的。都是对百姓有利的。如此才能显示官家之决心,而不是如现在的模棱两可。”
苏轼默然不语,工部尚书李之纯倒是开口道:“官家亲政至今从未说过要行变法之举,熙宁之策。李邦直(李清臣字的奏折更是直接被驳回。还在这里夸夸其谈,岂不让人笑话。”
吏部尚书王存介入其中:“人臣朋比为党,确实不可助长。诸位同僚,我等位于朝堂,又岂能眼中都是党争?我们做臣子的应当恪守本分,坚持职守。”
苏轼开口道:“正仲(王存字言之有理。皇仪殿内官家所在诸位可去亲自问问官家。别说还有上面诸位宰执,外面那么多同僚,远处还有正在考核的士子,二位莫不是要在整个大宋朝的官员下丢掉脸面?”
李之纯跟邓温伯对视之后相互一哼,却也不再争执。
苏轼见状,就跟王存讨论起诗词,同时惋惜官家作诗太少,似乎不愿展示这方面才气。不时有尚书或者九卿的人加入。气氛总算是在度热闹起来。
终于殿试考核时间到,赵煦领着重臣重新回到集英殿,看着李清臣选出来的名单:
状元,毕渐。榜眼,赵谂。探花,岑穰共取士513人。
首先看到的就是毕渐的文章,毕渐主张恢复“熙丰法”但是却不是全盘恢复,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变法中的一些弊端指出。并且详细讲述如今百姓的艰苦,生存之艰难,如果不思变那么长此以往下去大宋必有危患。
李清臣将这样一篇文章定位榜首,其目的不言而喻,但是好歹没有将那些满是赞誉“熙丰法”要求全面恢复的人定位榜首,看来李清臣也察觉到自己的态度了。
接着往下看去一个熟悉的名字引入眼帘吕颐浩,至于赵煦为啥能记住吕颐浩,主要是这位大佬跟秦桧同朝为相,千年出一个的秦长脚,赵煦了解秦桧的同时自然而然就看到了跟他共同执政的吕颐浩。
他记得吕颐浩在赵构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陈述燕山、河北危急,希望朝廷广纳贤言,征求解决之策。结果被赵构免职,后来又灰溜溜把吕颐浩官职恢复。
大盗张遇聚兵数万驻扎在金山,纵兵烧掠。吕颐浩单身与韩世忠到他们的兵营,劝说他分清顺逆,张遇的部队放下兵器投降。
然后发生苗刘之乱与张浚、刘光世、韩世忠等将领率军勤王,平苗刘之乱。迎高宗复位。说来可笑,一个兵变就将当时的赵构撵下皇帝的位置。
默默地将名字记住,既然看到了就不能放过,赵煦打算先放在身边修史,至于怎么用一时还没想好。将剩下的大略看过之后,就宣布,按照这样的名次贴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