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浮雕(1 / 2)
“你知道现在洪国有多少老百姓的生活跟大大家一样吗?”看张问森不说话,张父继续问道。
“整个村子的老百姓生活都跟大大家差不多,都挺苦的。我一路走来经过的很多地方,那些地方的人衣服都破破烂烂的,当时没太留意,但想来应该跟这里的人生活差不多。”张问森仔细思考了一阵回答道。
“去年的人口统计,我国约有人口12亿,其中农村人口约有8亿,去掉南方及沿海等经济较好的省份,最少有4亿的农民生活跟你大大家差不多。在一些更偏远,条件更差的地方,那里的老百姓至今还过着饿肚子的生活。”父亲平静的说出来一组数字。
“这么多?”张问森很是惊讶!
没理会张问森的吃惊,张父继续说道:“这是现在,但我们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家。由于统计方法及历史局限,我们现在很难得到准确的历史人口数据,但可以笼统的说个大概。”
“从洪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开始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个秦朝的人口估计在3万左右,还不到我们现在一个省的平均人口;两汉的人口差不多,6多万,赶上了我们现在一个省的平均人口。但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人口最低的时候又只剩下了不到3万。尤其是东汉末年到西晋的这一段三国历史时期,人口一下子消失了一半!‘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那是令很多洪国人醉心的一段历史,那时名将辈出,谋士如林,但也是对普通老百姓异常残酷的一段历史。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死去,咱爷俩要活在那个时代,现在就只剩一个了。“
“隋唐时人口最多达到了8万,那是洪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但人口总数也就相当于现在一个大省。后边的五代十国,人口一下子又落回到了3万。那完全是洪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期,超过六成的老百姓在战乱中死于非命。”
“然后是两宋,因为打不过北边的强敌,宋朝朝廷用了很大的力气开发江南,再加上引进占城稻,两宋时宋、辽或者金的人口加起来突破了一亿,我们这片土地上,首次有了万万黎民,上亿百姓。“
“元朝的时候人口不增反减,只有9万左右,蒙古人不拿汉人当人,百姓生活困苦。等明朝建立,人口最多冲着两亿去了。之后的清朝人口更是在明朝的基础上翻了一番,最高时达到了4个多亿!“
“民国时候军阀混战,人口也一直在4亿至5亿之间徘徊。到建国后人口一路增长到了现在的差不多12亿!“
张父一口气把这些数字说完,语气却十分的平静,而张问森却早已听得胆战心惊。
“你知道为社么历朝历代的人口会波动这么大么?土地就是这片土地,从古到今,虽朝代更迭,张王李赵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朝各代的疆域也有增减,但我们脚下这1万平方的土地,却没怎么变化过!“
张父现在彷佛进入了一个完全自我的世界,继续自言自语道:
“古代的百姓就像是杂草,遇到太平年月,风调雨顺,他们便拼命的滋生。一个个的新生命来到这片土地上,像一棵棵的小草在充足的粮食喂养下长大成人,将这一片土地都铺成一片绿油油的草原;但一旦有个水涝灾害,兵荒马乱,他们又会被杀死、饿死、病死……像那野草一样大片大片的枯萎、死去,草原变成了荒原,只有那些最顽强或者最幸运的才能在这些灾难中挺过来,苟延残喘的等待着下一个盛世,下一个轮回。“
“其实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的绝大部分人,都是饿着肚子走完一生的,有相当一部分人终其一生连一顿饱饭都没吃过。‘春风熏得游人醉’‘踏花归来马蹄香’只是极小一部分历史幸运儿的感叹,只有他们有那个时间和心思去踏花游览。但对占历史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说,这春风只是一个播种的信号,一个提醒他们开始一年辛苦劳做的通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何时可果腹。’才是这绝大多数人一生的真实写照。“
张父滔滔不绝的讲了这么许多,张问森听得沉默了。他对父亲口中的历史真相感到惊诧,他更不明白为什么已经恢复“常态“的父亲今天会给他讲这么多。
“但是人口也不只是简单的轮回,总体是一直在增加的,尤其是到了近代。“一阵沉默后,张问森指出了他父亲话中的一个”小破绽“。
“是啊,但是为什么呢?“父亲没有回答,继续启发道。
“我能想到一些,但总觉得不够全面。“张问森思索良久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