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1 / 2)
老王用一只竹篓装了十几只虫子,大大小小,红黄紫绿反正要什么样的都有。
“反正我看到的都抓来了,你要什么自己选。还有,里面有两种虫子吃得很多,在车上,我稍微没留神就有几只虫子被吃掉了。”
“谢谢,我就按照每一只虫子十块钱算,这里一百七十块。”
“用不着,等我那天要到城里办事,你能帮忙就可以了。”
“行”
李四方直接带着竹篓去了研究所,虽然也遇到一些异样目光,但没人过问,李四方觉得同事们最近都有些急躁。他在网上寻找这种急躁的原因,但找到的多数理由都是每个时期都会出现的,他觉得没有针对性。他注意到自己现在的所在的圈子还不够大,多数现象都不具备代表性,也不能用通用逻辑参考。
“这些就是你要观察的虫子?”
“小型生物圈准备好了吗?”
“你不知道我把这个东西抱进来的时候旁边的人是什么眼神。有几个家伙还问我是不是打算转行了。”赵穹把办公室一角从墙面上延伸下来的桌子上面,一个跟婴儿澡盆大小相近的圆盘上的厚涤纶布揭开一块。内部的暖光与办公室的冷色调光芒有明显的区别。
“从自然研究基地的朋友那借的,内部覆盖十几万个摄像单元,还有市面上看不到的集合图像程序,所有变化都逃不过摄影机的捕捉。模型就在电脑上,你把眼角膜投影打开,就可以在上班的过程中偷偷观察了。”
李四方从赵穹揭开的一角观察,生物圈内有模拟自然光的暖光线,但还需要外部提供养分,无法长时间维持。光线主要为了调节内部温度,除微生物外,多数生物都存在生物钟的系统,通过本仪器附带的多种生物模板,可以调节生物圈内温湿度,光照时间、强度,气压等各项参数。
“你要把这些虫子放在一起,肯定不行,我还准备了肉虫。打开仪器的气墙分割,这几个区域是分开的,也可以增加新的单元格。这样才能观察它们每一种生物的情况。”
“考虑得很周到。”
“当然。”
“把生物圈内的情形共享给基因研究所,中午我会过去送新的材料。那边提醒过我,他们把我当时因为外表检查已经确定种族而遗弃的部分材料也进行了基因分析,原因是类锹形虫的未知生物多项功能与锹形虫差距很大。它并非因为趋同进化而演变出了与锹形虫一样的外表,而是在模仿锹形虫,其他几个样本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申请名王道的蠕虫则是一种此前从未发现的生物类型,它也与外表形象有极大不同。研究所认为它与类锹形虫存在近亲关系,但在关键表达的几种基因上差别很大。中间还有其他过渡物种的可能性很大。”
“我想想,你是想说城边村附近有一块特别的区域,这里面的很多生物都有异常的行为或者物种关系?我现在很想去看看!”
“不是我说的,是数据显示,我也有实地探察的想法,上一次去没有留意到的细节很多。我打算在基因研究所给出方向之后再去一次。”
就如老王的提醒,他带来的虫子中有两种食量很大,它们的外形分别类似天牛和锹甲(都是科属,两者同为肉食昆虫。赵穹带来的肉虫是一种小型蠕虫,比王道小接近一个数量级,李四方很注意控制食料量,为了观察方便还把这些虫子放在每一个单元格的一角。于是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这两类昆虫的食料一角消耗速度明显快过其他肉食虫类。
通过视频回放能够看到,它们在被放入生物圈内就一直没有停下进食的动作。在肉虫消耗殆尽后,两种一共三只虫子不约而同静止不动。
“撑死了?”赵穹停下手上的工作,到生物圈前,伸手进去,内部的空气是流动的,在他指尖经过。他很轻地把两只虫子翻面,很快得到它们的反应。
两只虫子都把身体翻转回来,并且开始移动。似乎之前只是休息,而现在又是在寻找合适的位置。
“又不动了,再给它一些食物看看。”
赵穹从饲料袋里拈出一些活蠕虫丢进三只虫子的单元格。它们对于食物的感知能力相当敏锐,甚至能够排除视野障碍,找到被环境隐藏的食物,在将所有食物消耗干净后便再度开始它们的休息。
“这几只确定只是普通昆虫,外表、行为都没有异常,基因研究所让我尽快把这三只虫子都送到他们那边,他们认为,这两种虫子的行为十分怪异。当前的行为可能是蜕壳期的前期,但与寻常外骨骼昆虫的表现不同,它们的蜕壳行为并不是成长到了外壳无法容纳的体积而必须的发育步骤,而是一种目前没有记录的行为。研究所的人留言告诉我,他们需要用精度更高的装备检测它们的生命状况。”
“你把它们送去了,我们研究什么?”
“让专业人士来研究不是更好吗?”
赵穹戏谑地看着李四方,后者随之点头,“我能理解你的想法…”
“主动去研究光子结构和寻找王道的可不止是我。”
李四方皱着眉头,他发现忽然之间就对面前的事提不起兴致了,这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在昨天他还熬夜做张满盈研究的搜查和分析。他花了很长时间整理出很厚的一本说明,内容十分详细,并且为了自己能够理解有很多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标记。
但现在他想到这些记录便感受到沉重的压力,这些压力会随着他的思考而累加,直到他的脑海之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