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前尘 救灾(1 / 2)
十年九旱的河内,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秋汛。河东多地连日暴雨,五十里的防汛堤早就年久失修,形同虚设。官报抵达圣都之时,肖琰已快马加鞭赶往河内。肖崇也已上了折子,言明各中突发详情,说事急从权,已命他的大儿子携他亲笔手书前去调兵抢救灾民,还因未能及时上报向殿下请了罪。
大灾大难,关乎百姓生死,等到朝廷分派好人手,远水难解近火,不知有多少人已死于灾祸,自然是当地的守军用起来最顺手。大是大非面前,百官们自是拎得清,况且,肖侯爷三军在外,独留圣都,足见忠诚。所以,虽于礼不合,众人也无可厚非。
百官无异议,那殿下自是毫无异议。来不及惩治那些渎职的官员,小殿下便陪着太后和议政大臣们,先连夜拟了户部拨银拨粮的一应文书。
事出紧急,肖琰到达河内时,汛情正是焦灼,已有二十一县,十万人受灾。雁门关守将楚孝宽见到肖崇的亲笔调令后,便立即带兵协助河内的都水监郑继年,紧急转移安置了灾民三万余人。情况危急,肖琰亦是亲自带兵紧急加固堤防,疏散受灾百姓。可农作物受损严重,许多房屋倒塌,还引发了山体滑坡,受灾百姓看到自己的家宅田地没入汪洋,皆是痛哭不已,一时间满目哀鸿。
因河内多旱,谁也不会想到会突发汛情,平日里都水监便是一个闲职,可再是闲职,也是食君之禄的官员,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防汛堤年久失修一事,便是逃不过的渎职大罪。不想竟天降神兵,助他抢修防汛堤,助他抢救灾民,给了他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不然朝廷怪罪下来,他必定死罪一条。所以,那都水监郑继年,此刻看着马背上天人之姿的肖将军,简直就如看天神下凡一般,满目的感激与庆幸。
“肖将军,灾情紧急,灾民众多,下官已上了请罪的折子,请求朝廷赈济灾民。可如今……”灾情如此严重,他边说边替自己捏了把汗,声音亦发着颤,“如今这情况,是不能只等赈灾的钱粮了,请问肖将军,灾民们现下该……该如何安顿啊?”
“郑大人,我自圣都来河内的路上,便已发现有许多失了田宅的百姓,在往东逃难。”
肖琰看都没看他一眼,语气里也无任何情绪,可那郑继年就是听得浑身一哆嗦,“往东?”
“此处受灾最重,东南八百里便可到达紫荆关,紫荆关再南下便是中州,到了中州便是离圣都不远了。”
年过四十的郑大人,领了个闲职,一生未经过什么大风浪,此刻被一个二十一岁的少年将军,廖廖几句,吓得直接跪在了地上,“求将军救我!下官渎职,死不足惜,可我一家老小实在无辜,若遭连累,下官死不瞑目啊肖将军!”
肖琰还是没看他,只是语气加快了两分,似有不耐,“郑大人不必跪我,我救不了你,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如今,受灾百姓流离失所,急需钱粮,你可书信各州府官员,请他们就地开仓放粮赈灾,收容灾民,以防灾民暴乱。同时,书信与河北牧,借粮。”
“是是是,下官即刻就去办!可……可河北牧恐不会轻易借粮吧?”
“灾民兹众,不久后他定会收到灾民涌入紫荆关的消息,他若不借,就得收养流民,你觉得他会如何选择?”
“是是是……可万一,万一他执意不借呢?”
“郑大人可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若他还是不借,便提醒他,若紫荆关不留民,那灾民必定会一路逃难,沿着河北路南下,若是到了圣都,那灾后问罪时,河内恐怕就要多个伴儿了。”
“事态紧急,郑大人不可再耽搁。”
那郑继年听罢,感激涕零,直直地冲着肖琰磕了个头,“下官立刻去办,立刻去办!”
大灾过后常有大疫,肖琰除了带着将士们和救出的百姓们一起修建防汛堤,拓宽引流河道,疏通塞水,挽救田地之外,还要分发各州府运来的防疫草药,以防灾后引发疫症,整日马不停蹄,一忙就是二十余天。
而此时朝廷赈灾的钱粮也终于到了,与赈灾钱粮一起到的,还有霍逸。
霍逸听说肖琰改道河内救灾一事,根本无心练兵,与顾嶠好一通商量,被允许出关后,便星夜启程,千里奔赴而来。
霍逸和救灾钱粮凑了个好事成双。自入河内,满眼灾情满目疮痍,直到看到霍逸的那一刻,肖琰才终于舒了口气。
“怎么?看到小爷眼睛都亮了,这么想我啊?”霍逸一看平日里即使练兵也要穿得一尘不染的肖大公子,此刻立马汛堤旁,一身戎装布满了斑斑点点的泥浆,靴子上的泥浆更是干了一层又一层,就知他定吃了不少辛苦,勒马与他并肩而立后,解了腰间一皮质酒壶扔给他,一如既往地冲他眨眼,“出关后买的,小爷可没犯禁奥肖将军~”
肖琰一手接了酒壶,饮水似的饮了小半壶,方才开口,“你怎么才来?”
“吆~果真想我了啊?真是受宠若惊啊肖葫芦,”霍逸笑得一脸得意,“啧啧,不枉小爷千里送酒的辛苦啊~”
“凉州还好?”肖琰难得露出一丝笑意,随手把那半壶酒递回给他。
霍逸一手接了酒壶挂回腰间,另一手握成拳亲昵地对着他肩膀捶了两下,“肖爷放心,好得很,固若金汤。”
“我担心圣都的钱粮……”
“诶?你的狮子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