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好学少年(1 / 1)
与少儿时代繁重的体力劳动、清贫的物质生活、严苛的家教环境似乎形成一种呼应——少年向文允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自觉性。其内在的动力,在这个时候肯定还不能说是向文允为了改变命运——尽管与改变命运有着直接关系,而只能说是他那种与生俱来的热情与愿望,由此使他打小就有勤奋学习的习惯和争取更好的心态。
幸福渠坝下东侧是大队小学所在地,三大排土坯瓦房,南面有一个篮球场,东面有三张由水泥和砖砌成的乒乓球台,北面有一个大操场。教室里的课桌由长短不一、厚薄不均、放不稳当的木板支成,板凳由学生自带。虽然学校条件简陋,但这并不妨碍向文允成为学校乃至大队的风云人物,他一直当班长,学习成绩拔尖,作文写得好,这会儿已经是一个“小笔杆子”了,文体活动、勤工俭学和其他公益劳动也表现突出。
每天上午下午放学时,全体学生要在操场集合,由校长或当值老师训话十五分钟左右。在训话之前,老师安排向文允负责集合列队喊口令。他从三年级开始就做这事,有点类似“值日官”或“主持人”的角色。
那时候,大队经常在学校召开忆苦思甜会、学习批判会,社员和学生一起参加大会,接受教育。其中有一项议程是,社员代表、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向文允有很多次被选为学生代表发言。在他上台时,就听见身后有人议论:“人家这娃子行哪,才这么一点大,就敢上台说话。”“你知道他是哪个的娃子吗?是向书记的老大,听说学习好,还会写文章。”“哎,怪不得了,龙生龙凤生凤嘛,我看这娃子将来准能吃上公家饭。”
学校经常开展系列文体活动,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成立诗歌、唱歌、跳舞、器乐、打球、武术等小组,向文允报名参加了诗歌、器乐、武术、乒乓球小组。没有钱买二胡、笛子、大刀、长箭,就自己动手做。在祖父的指导帮助下,向文允做了几支竹笛,还做了木制的大刀和长箭,甚至还学会了做二胡。
做二胡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主要原材料有竹子、蛇皮、琴弦、拉弓等,有的材料可以自己弄,如琴筒、琴杆,有的材料必须买,如蛇皮、弓毛。有了材料,制作更是费心费力。向文允先后做过三把二胡,第一把二胡算是个试验品,音质有问题;第二把二胡能拉乐曲了,但造型不美观;第三把二胡可以说已是一把造型、音质比较好的“土二胡”了,这把二胡伴随向文允四年之久。正是用这把自制二胡,向文允学会了受益终生的二胡技艺,参加过公社中小学文艺汇演独奏和伴奏。多年以后,向文允买了优质名牌二胡,仍舍不得丢掉它。
上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时,中小学已经开始抓文化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了。向文允的学习除了数学和物理课较差外,其他各课成绩均名列班级前茅,语文课成绩更是一如既往地突出,成为语文课李老师经常表扬的得意门生。此时,向文允也已经认识到自己文化课学习的短板,心中十分焦急。胡老师是班主任,教数学,他了解情况后开导并鼓励向文允:“我看班上大部分同学数学课基础都比较差,也不是你一个人,现在要从基础学起,我是有信心的,你也要增强信心,你是班长,更要带头把数学课学习搞上去,以后进入高中,即便是学文科,数学也要学好。学数学,关键是的要悟要通,悟了通了,自然就能学好。”
胡老师堪称向文允的恩师,数学水平高,教得好,向文允谨记胡老师的谆谆教诲,经过一学期努力,他的数学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化学课董老师讲课风趣幽默,深入浅出,向文允学化学课的兴趣很浓,成绩很好。遗憾的是,物理课基础没有打好,学习成绩没有跟上来,除了自身原因外,也有教物理课老师的问题。英语课的情况特殊,一直处于学学停停的状态,老师和学生都不怎么重视。
向文允的文化课学习状况,具体地说也就是强科和弱科,从初中一直持续到高中阶段。所以,高中二年级文理分科,向文允果断选择了学文科,并被分在了重点班。在三个文科班一百八十多名同学中,向文允的各科综合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的位置。
向文允酷爱看书,堪称废寝忘食。上小学低年级那会儿,看得最多的课外读物是连环画,俗称“戏本”、“小人书”。连环画的来源大多是传借,少数是自己买的。小学三年级以后,在学习之余,向文允开始阅读小说、报纸和学习材料,如饥似渴地吸取各种知识。
向文允十三岁时看的第一部小说是汉水著的《勇往直前》,是从五堂哥那里借阅的。这部长篇小说写的是华南大学一群大学生学习、生活及其感情纠葛的故事,以至多年以后向文允仍然对书中人物、情节记忆犹新,甚至若干年后指导女儿报考大学也与这个“《勇往直前》中的华南大学情结”有关。
到十七岁高中毕业时,向文允已经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和其他读物。书中的世界,滋养了向文允的心灵,也为向文允打开了通向外界与未来的窗口。
在那个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年代,向文允能够获得较多的课外阅读资源,有两个优势条件:一个是,大队订阅的报纸和学习资料。向文允的父亲经常带回这些报纸和资料,后来邮递员知道向文允喜欢看报,遇到天气不好到大队部不便时干脆就把报刊送到向文允家里,再由父亲带到大队。一个是,通过暂借住过家里的工厂缝纫师傅大崔和小崔,认识了工厂图书室的管理员,可以到那里借阅图书,少年向文允读过的许多书籍包括文学名著大多出自这里。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少年向文允读了许多书,这应该是他会写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如此,向文允还写得一手好字,到初中毕业那会儿,一手独具神韵的漂亮行楷钢笔字毛笔字已经练成了,定型了。文章写得好,字也写得好,是向文允的特长,也是他的本事。这除了后天努力外,可能有基因遗传的因素,因为他父亲就写得一手好字好文章。这两块“金字招牌”,让向文允日后受益匪浅,成为他事业起步乃至腾飞的“敲门砖”与“助推器”。
让向文允后来一直念念不忘且津津乐道的就是,家乡附近工厂对他和父老乡亲的深远影响。仅就文化生活来说,工厂打开了家乡父老乡亲接触外面世界的窗口,从而有机会接受现代先进文化的熏染,长了见识,开了眼界,尤其是使这里少儿的心智得到了较早的开启。向文允有时在想:如果没有这家工厂,自己能否走出来?
从工厂兴建到迁址的十六年时间里,那个大型露天广场每周都要举办两三场(开始五年几乎每晚都有文艺体育活动,多数时候是放电影,也有国家级、省级文工团来慰问演出,还有篮球赛等。因为是开放式的露天广场,不需要买票,附近农民可以同工人一样观看,若去得早一点,还能占据好一些的位置,而不必担心会受到干涉。
向文允到工厂露天广场看电影,总是满心欢喜,乐此不疲,即使是有时会受到父母的暴力干涉。从家里到广场,要步行半个小时。小孩子个头有限,不带凳子,只能站着看,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为了不影响别人和自己的视线,向文允有时就爬到树上或装铁丝网的水泥柱上或站在银幕的反面看。遇到中途下雨,只好淋着雨将就了,若是带了雨具如塑料布、斗笠、草帽之类,就可免受淋雨之苦了。返回时,如果跟大人走掉队了,深更半夜的,不免有些害怕。
有一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向文允听大人说,工厂晚上要放映一部内部片,不是在广场而是在一个车间里,这个车间离家刚好比较近。向文允没吃晚饭,就一溜小跑来到那个车间,一看,大门紧闭,守门人说人已满,不让进。他从窗口望去,里面已在放映了。周围的几个大窗户上爬满了人,有大人也有小孩,这边的窗户已不可能再容纳人了,向文允转到临山的那一边,几个窗户上也趴满了人。顾不得许多了,他瞄准一个稍空些的窗子爬了上去。就这样,向文允一只手拉着窗子上的钢筋,一只脚勉强踩在窗沿上,趴在那里(也可以说是半悬着看了起来。后来,手和脚都麻木了,待看完电影蹦下窗户时,不慎把脚踝给摔了,只得一跛一跛走回了家,脚伤三个月才好利索。这次看的电影以后才得知,是记录唐山大地震的,名字叫《蓝光闪过之后》。
向文允上高中一年级时,一个周六中午学校包场看印度电影《流浪者》,这是一部有名的爱情大片。向文允看得入迷了,一遍看完,意犹未尽,还想看。下午,他独自买票看了第二遍。二遍看完,还想再看。向文允判断晚上家乡工厂露天广场会放映这部电影,立马步行两个小时赶到那里。这时已到傍晚八点,广场上已有很多人在候场了。一直等到九点,才开始放映,看完已是午夜十二点多了,总共站了四个多小时。
一天之间,在相距二十里地的两个不同地方,一个十六岁少年对同一部电影连看了三遍,向文允可能无意间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剧中拉兹与丽达荡气回肠而令人神往的爱情故事,富于异国情调又尽显万种风情的歌舞场面,印度电影鲜明而特有的表现手法,让向文允感到非常新奇,同时也震撼了向文允的心灵,拨动着懵懂少年的心弦。
我们不必描叙那个时刻向文允有何感想,我们可以知道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对爱情已经开始了憧憬。不过,书中代言,此时的向文允不会想到他的初恋会来得那么早而快,不会想到未来他的情感生活自有一种曲折与丰富,不会想到他的人生与前程因此而发生重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