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浩渺霁月倚云端 1月 第三节 暖阳(2 / 2)
秦坷在锅里炒了几下,调小火,打开旁边的蒸锅,戴上棉手套取出一盘菜,张小桐伸手要接。
“小心……烫手!”秦坷绕过张小桐,将菜放到小餐桌上。一股香味飘过张小桐的鼻子。
“这是什么?”
秦坷继续在灶边起舞,除了炒青菜之外,还揭锅看鱼,将锅里的汤汁不停地淋在鱼身上。
“上次看你在食堂点了香辣蛤蜊,这东西食堂哪里洗得干净?洗不干净没做熟的话,小心有寄生虫。大冬天的,难得有这东西卖,我一大早去碰巧就有,赶紧买了,给你做了蛤蜊蒸蛋,你要喜欢的话以后经常……”
说到这里,秦坷突然刹住了,飞快地回头瞟了一眼张小桐,赶紧岔开话题:“蛤蜊买回来要在凉水中浸半个小时,它才能把沙子吐干净,不然你会吃着硌牙”。
秦坷盛出青菜,鱼也两面烧透了,她大火收汁,撒上葱花。
……
张小桐就要动筷子。
“洗手没?洗手吃饭!”
秦坷揭开案台边的一只砂锅煲,扑面的热气散去,里面小排骨扑噜噜欢跳不已。
“还有一个菜?”张小桐惊喜。
印象中这只小砂锅是刚进公司那年的元宵节发的,他拎回来不知往哪儿一塞,就忘到脑后了,这一晃两年过去,这砂锅煲竟重见天日了。
秦坷用小汤勺轻轻搅动砂锅:“已经炖了一个小时了,还差最后一道工序。”
“不用了,熟了就可以吃了……”张小桐的口水几乎就要飙出来。
秦坷忍着笑,故意慢条斯理拨下一盘嫩豆腐,白胖胖地豆腐跳进砂锅,顿时浑身裹上了红汁。
“你怎么知道我爱吃豆腐?”张小桐嬉皮笑脸。
“我管你爱吃什么!”秦坷一边用筷子轻轻搅动砂锅,一边说。
“我爱吃‘此豆腐’,不爱吃‘彼豆腐’……”
秦坷知道这是调笑,故意不理,一本正经说:“要豆腐不夺味,就不能和肉一起炖,不然肉里面有豆腐味,就串味儿了,但豆腐如果没有肉味,也不好吃,所以要在起锅的前两分钟下豆腐。”
张小桐一边咽口水,一边看着秦坷勾芡,收汁,洒葱花,洒芝麻。
豆腐在浓稠的汤汁中由白色变成了酱红色,排骨也晶莹剔透起来。
……
秦坷是老赵“捡”来的。这个过程张小桐很清楚。去年投行部滕总考察企业,发现有家企业的财务每张报销凭证都粘得非常规整,附在后面的单据一张张贴得严丝密缝,像艺术品。
滕总笑:“这人一定是个‘处女座’。”
再问这老板,说该企业做财务工作的就这一人,除了记账、票据审核、费用报销、资金支付等常规财务工作之外,还要做日常报表、财务预算、决算、固定资产管理、原辅材料入库登记领用出库、低值易耗品备品配件登记领用……
“不但财务要管,办公室采买接待招待,凡是跟钱有关的,都归她管。”企业主说。
“你这是在培养老板娘吧。”滕总开玩笑。
“那不,有些事我老婆都不知道,就这人我放心。”
滕总认为不可能一个人能够做这么多工作,调出日记账,这人对票证发生的原因、始末、经手人对答如流。
“是个人才呀!,看不出来,你这里还藏龙卧虎呢!舍得借我们用用吗?”
企业主笑:“你们大城市什么人没有,非得在我这里挖人?小秦是个实心眼、木头人,倔驴拉磨,闷头干活。不过呢,能有出去的机会,那当然好,我不拦着。年轻人,出去闯闯好,放我这里也是屈才。你们只要不把人家当牛作马,到老了不中用了,又退回来……”
滕总其实也就是随口一说,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回到城里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财务部赵总再一次在会上向人力资源部抱怨:要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活,特别能忍受寂寞的人”,他才举荐了秦坷。
经考核及面试后,秦坷被赵总纳入麾下,不过因为学历不达标,只能当临时工。
“虽然是临时工,但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转正。你愿意吗?”赵总急于“骗”来一个人,把人人都不愿意干的“财务档案电子化”推进下去。
“我愿意。”
秦坷一来,果然陷入了繁杂事物的汪洋大海,作了任劳任怨的工具人。
在朴棫公司,女孩们个个靓丽扎眼。秦坷是万花丛中最素净的一朵。她每天穿着公司的深蓝色工作服,在工位上从上班坐到下班,从不扎堆,从不串岗。真正实现了赵总的“三特人员”——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活,特别甘于寂寞。”
她常常一整天都不说话,即使说话,也是细声细气。她的日常工作只是扫锚、复印和清理旧档案。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同事请她“帮忙”,将不愿干的活儿扔给她。
她的桌上经常堆得满满的,可奇怪的是,第二天上班时,她的工区又清清爽爽,也不知道是怎么“消化”的。
张小桐跟秦坷虽同属财务部,但工作没有交集,也没怎么说过话。直到临近年终,上级监管机构来公司查账,看到“仪仗队”般的会计档案以及整齐划一的各类标签,刷刷拍照:
“你们这挺规范,值得推广。”
赵总陪同监管领导们坐在档案室的客桌边,只要他们指向电脑里的某一数据,秦坷就能通过电子目录在几分钟内找到原始凭据。张小桐看到自己平时写的报告也被收集到一个电子文档里,这个文档也有相应的电子目录,还备注了报告的主要内容:
“原来她读过我写的每一篇报告?”
看得出来赵总对这个“平平无奇”的“宝藏女孩”很满意,他没有点名表扬,只是在财务部的全员会上说:
“你们谁干得多谁干得少,谁在用脑子干,谁在用苦力干,我都不关心,我也犯不着为你们操心。年轻人各有各的活法,有的人闯出来了就上一个新台阶,也许从此一骑绝尘,你们只能望其项背,也有可能闯不出来卷铺盖回老家,当然这也不是坏事,这都是你们自己的造化……”
就她?一骑绝尘?不可能吧,985的边都没摸上,211也排不上名头,特招进来的临时工,还能怎么闯?天花板就是档案室“室长”了。
有人在背后议论:
“‘望其项背’?切——望其‘驼背’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