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商议(1 / 2)
第136章 商议
即便知道有那么一个物品,想要摸索着做出来,也没有那么容易。
即便用青铜做零件,也容易变形,考虑到这个是宋朝出现的东西,零件用精铁的显然更合适,毕竟青铜的硬度比起精铁要差一些。
弓臂可以用青铜加红木,硬度和任性都有了,不过其它配件,还得慢慢试验。
通过王绩解读,所有秦弩的配件,大小都要求一样,这样一来,即便坏了,也很容易找到替换的。
想想当年秦皇书同文,车同轨,真是英明无比,没有他这个政令,天下都不算统一。
器械统一大小,零件也统一大小,简直就是流水线组装的批量货,修理起来,难度就低多了,坏了的都能够利用,不需要修理每一个坏掉的,可以拆卸下来,维修另外一件。
文林决定,以后要是做出床弩,也可以借用用这个办法。
青铜剑的配方也解读出来了,主要是加了铅和锡,文林也是现在才知道,原来古人早已经发现了这两种金属,还用于锻造之中。
不生锈的地方腐烂了,竹简上看不到,不过无所谓。
文林想要的是钢材,他记得铁和钢的区别,主要是碳含量不同,而合金钢才是最好的东西,这需要寻找一些特殊矿石来锻造。
很多矿物以如今的条件是找不到的,而且他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只能慢慢的试验。
文林记得有一种很出名的合金钢,叫做高锰钢,而锰矿似乎不少,以后可以试一试。
锻造试验只是一方面,村里主要精力还是种植和养殖。
农民的生活,几乎就没有休假的日子,种地,除草,浇灌,施肥,收割,然后下一轮种植。
好在文林统筹安排,所有人都在干活,没有说谁累坏了,谁又没做事。
村里依旧没有分地,不过每次收获之后,都会按照人口和工作分配粮食,所以大家都没有意见。
关键一点,村里最大收入,并不是种地,这才是主要原因,所有人都期待生意上来带来更多收入,家里新衣服,可全靠买卖。
除了文林,谁也没有注意到,其实种植,已经在村里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收入已经不算少了。
收了水稻,村里的工作要轻松不少,主要是补种一季豆子。然后就去准备过冬。
秋天不愧是多事之秋,突厥人又宼边了,李世民领兵前去退敌。
这种消息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屡见不鲜,毕竟突厥每年都会宼边数次。百姓只是关心,这次是哪里府兵出征。
作为公主府的亲卫,只要公主不出动,他们是不需要担心的,所以文林知道消息,也只是叮嘱,不要在公主府谈论。
…………
“真是贪得无厌的家伙,总有一天,某要灭了他们。”
看着撤离的突厥人,李世民的脸色相当不好。
虽然从起兵的时候,李家就给突厥送礼,换取了后方的安稳,但是每年都来,这就显得太反复无常了。
关键一点,每次明明都是自己一方赢了,还要送大批礼物出去,无论如何,心情都不可能美妙起来。
“突厥势大,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尤其是颉利这人,贪得无厌,又爱面子,没有好处,他不会撤兵。”左翊卫大将军柴绍说道。
“小人一个,如果不是多年征战,消耗了中原的元气,就颉利这人,想要灭他,又有何难。”李世民捏着拳头说道。
“是的,不过我们的人手太少了,自保有余,进取不足,出了关,想要对付突厥人,就太困难了。”
“走吧,我们可以回长安了。”李世民转身说道,看向远方的目光,带着一丝忧虑,又带着一丝不甘和怒火。
“殿下,我想求你一事。”柴绍追上李世民说道。
“三姐脾气很拧,你是知道的,我说的话,她未必会听。”李世民苦恼的说道。
“我知道,但是只有殿下与她最亲近,除了你,我想不到还有谁能帮我。”柴绍皱着眉头说道。
“唉,其实我劝过她好几次,以我的看法,还是慢慢来吧。”李世民说道。
“我知道,要她原谅很困难,不过请她多看一下孩子。”柴绍说道。
“我记得三姐只要回长安,就把孩子接过去了吧?”李世民不解的问道。
“陛下给她修建别院以后,她就很少回长安,这次过去一住就是半年。”柴绍苦着脸说道,在他看来,李秀宁这是眼不见为净,看都不想看自己。
“半年没有回长安了吗?”李世民惊讶的问道。
柴绍并不觉得奇怪,虽然李世民和李秀宁亲近,不过李世民的事情很多,尤其是最近这半年,差一点就当了太子。
“是的。”
“伱也不用多想,据我所知,三姐带人在清理封地,秦岭不但全是山民,而且还有不少的山匪。”李世民宽慰道。
“嗯。”柴绍点点头。
看着愁眉苦脸的柴绍,李世民不由暗自摇摇头,在他看来,当年的事情,也不全怪柴绍,不过是自己的三姐,从感情上来说,当然要帮自己亲人。
虽然不全怪柴绍,不过他还是有些鄙视的,当年柴绍离开长安,可以说是一种理智的选择,但是未尝不是一种胆小无能的表现。
李世民在想,如果换成自己,一定选择迎难而上,寻找机会。
“快要入冬了,说不定我们到长安,三姐已经回去了。”
“希望吧。”柴绍点点头,他很苦恼,李秀宁是公主,所以他是没有办法的,不敢出轨,也不敢去青楼,心里窝火,也只能忍着。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心里有些烦李渊,当年通知他们离开长安的,就是李渊,自己只是遵照命令,偏偏李秀宁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