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作分殷之器物(2 / 2)
这也就是陈文哲的记忆力超强,还对考古方面的知识十分感兴趣,要不然,别人看到这些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
就更不要说找出相同点、不同点了。
不过,总归照片上还是铜器多,所以要分析年代、墓主身份,还是要看铜器。
从铜器来看,出土的铜器年代特征十分明显。
而且陈文哲还知道,这一批铜器与安阳殷墟出土的铜器高度重合。
所以,其年代大致为殷墟四期晚段。
这批铜器很可能是武王灭商后,周人从安阳带回的战利品。
他的依据有二:其一是文献。
《史记·周本纪》与利簋的铭文上,都有武王于甲子日灭商的记载。
《周本纪》还记载武王灭商后“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
可见武王灭商,这一历史事件是真实存在的。
其灭商后,还以商的器物作为“宗彝”用以分封诸侯。
此外,通过历史文献可以看出,“封建”这一行为,还包括人口的再分配。
大量的殷商移民进入到周王朝,其必然也会将许多商文化因素一并带入;
其二是安阳孝民屯,铸铜作坊遗址的发现。
这个作坊中出土了一批陶范,包括垂珥簋、直棱乳丁纹簋、多齿冠凤鸟纹卣、直棱夔龙纹器座范等。
但是用这批陶范制作的铜器,在安阳却从未发现,反而在关中地区广有分布。
其中就包括石鼓山墓地,过去此类陶范制作的铜器,年代常被定作西周早期。
发掘者则根据这批陶范的出土,提出其年代或许应当提前到商末。
这意味着这批铜器的铸造,可能正好碰上了牧野之战。
导致其尚未使用,就被周人当作战利品带走了。
此外,此类带有单个族徽和日铭的铜器,在各地的西周早期遗存中均有发现。
这反映出西周初年商晚期的铜器,曾在短时间内遍及周王朝的版图。
这不可能是偶然现象,而是这批铜器为周人所掠的另一条证据。
所以,陈文哲看到的这批铜器当中,有一部分,或者是一大部分是来自安阳的可能性最大。
具体年代,或可收窄至武王灭商不久。
在确定了墓地的年代后,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
其一,这片西周墓葬或可作为西周考古的年代标尺中,用以判定西周初年的刻度。
这对重新探讨西周初年的聚落分布与政治格局的变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二,这片墓地和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的发现,为解决安阳殷墟商代铜器作坊的年代下限问题,及商、周铜器的分界问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
其三,通过梳理全国各地的考古材料发现,关中地区乃至整个西周文化分布区,在西周初年出现了大量商代青铜器。
其分布范围比安阳时期还大,这证明这片墓地和石鼓山墓地出土的铜器,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普遍中的典型。
这一现象是周人通过分封对商人财富再分配的结果,可以看做是商周政体更替之表现。
这样一来,这片墓地墓主人的族属与身份,也就可以稍作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