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伐蜀 第二十节 师父,你要北上?(1 / 1)
“我以为,将军当以白帝城为重。听闻萧纪自立后,以萧润玉为皇太子镇守巴东,东面而行可援军江陵,西面可速至成都,如果将军有白帝城为天堑,可阻隔萧绎萧纪之流。”杨胤如是说道,想从江陵回援成都,路实难行进,唯有凭江水日行百里。白帝城正是江陵与川蜀要紧处,只需派人扼守,再加上二杨作为内应。取蜀地真如囊中之物,只是不知这一场征伐耗费的时间有多少了。
“好,就依先生之言,此番如若伐蜀成功,先生大功一件。我必禀明太师,少不得加官封爵。”
“多谢将军!”杨胤顿了一顿,颇为犹豫,想了一想,又说道:“费先生已北行数日,想必已至怀朔。这几日时间,柔然必然已经知晓我大军南下。料不出十日,就会举兵犯境,西突厥与柔然常年相峙,胜少败多。虽有我西魏将士,然而战争时局从来瞬息万变,杨某正可借北上时机行事。如若北方战事大定,则数十年内陇右之局安矣。如若将军此次伐蜀大业势如破竹,则百年内天下大统。”
“怎么?杨兄近日就要离开了吗?”苏恪听清画外音问道。
“是啊,时不我待,待我到了怀朔,或许费先生一应虚实已经打探清楚了。”杨胤笑着答道,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办得轻松的,小到百姓,大到当朝皇帝,能力、职责越大,要做的事、承担的责任越多。
“师父真的要离我而去吗?”诸将还未开口,帐后便有一人急急的开口询问,细听来如夜莺吟唱,让人赏心。说话人正是那晚安郡公府中的尉迟小姐,只是那夜自己离开之时,小姐口口声声说要取求父亲同意自己北上,瞧着今天的样,多半是尉迟将军没有答应。
这天籁之声在杨胤看来,如同恶魔低语。不知怎的,尉迟静对帐下诸人皆礼遇有加,温婉的是大家闺秀的样,可总是喜欢在自己的身上来些小恶作剧。两人本来年龄相差就不大,又讲究男女之妨,弄得杨胤每一次都灰头土脸的却没有丝毫的办法。现如今能有好机会摆脱这个小恶魔,做梦都会笑醒。
可是他还要装的很悲伤的样子,悲戚戚的说道:“费先生武力有余而不善谋划,此番谋划柔然必还须做好准备。不然今年过后,柔然有喘息时机,必然会秋后算账的。”
“如此虽好,可现如今伐蜀大业近在眼前,如若师父北去怀朔,战事生变,师父就不怕会耽误些时日吗?”尉迟静心中千万个不舍,明眸一转,笑嘻嘻的对着尉迟迥撒娇道,“莫若让师父留下来,让苏大哥北上如何?”
尉迟静口中的苏大哥,自然就是与杨胤共同效力于尉迟迥帐下的苏恪了。
“静妹好生偏心啊,这建功立业的时机只知往杨兄身上揽。愚兄自觉从小打到对静妹也多有照顾,静妹怎么这般厚此薄彼呢?”苏恪笑道,他倒不是热衷于功名,尤其是对方还是自己的知己,说出此话,也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苏伯父在世时乃是朝中尚书,与太师制定朝中礼仪,声名远播,人皆言苏尚书二子皆是年轻俊彦、才智超绝的人。如今苏大哥做了军中将军,苏二哥子承父业,也是朝中尚书,平步青云只是时间问题。可怜我那师父,势单力薄,有经天纬地之才,正遇上我父亲英明决断,或建一大功之后,可与苏大哥同朝为官,难道苏大哥不开心吗?”尉迟静继续辩护道,即使是心中那点小心思被点破,也还是一幅为着大家着想的样子。
“静妹要是这么说,那我就无话可说了。我当然希望早日与杨兄同朝为官了,只要杨兄愿意留下,那我即日收拾北上,如何?”苏恪笑道。
“真的?”尉迟静窃喜道。
“你苏大哥什么时候骗过你?”苏恪假作正色的道。
“哼!骗我的好少?总以为我是个小丫头,好骗得很。不像我师父,信守承诺,从来不骗我。”尉迟静白了一眼,并不赞同苏恪的说法,也不理会一旁苦笑的苏恪,又转而向着杨胤笑语盈盈的道,“怎么样,师父?我对你好吧?你看看是不是应该留下来?一方面不辜负我这份赤诚之心,另一方面我还可以再继续跟随师父学习。”
“这?”杨胤有些哭笑不得,尉迟静虽然常常会捉弄自己,但是在对外方面,常常会维护自己。自己也确实真心感动,自己家族虽大,但是族内斗争异常残酷。母亲因生下自己难产死掉,自己连父亲的面都没有见过,全仗着爷爷震慑着,家庭还算是和睦。可前几年,爷爷也去世了,家中最亲的人要不不在了,要么不在身边,何曾体会过这种感受?所以有那么一瞬间,杨胤确实动了留下来的念头。可是此行的目的之一正是要寻回父亲,因此,杨胤坚决地摇了摇头,“小姐一片好心心领了,只是有些事情,是别人代替不了的,必须自己去完成。”
“师父——!”尉迟静故意拖着长音妄图撒娇道。
“静儿,休要再无理取闹了!君臣父子、忠孝节义,诸方面都要顾全,你师父在我帐中已经出谋划策许久,功劳卓著,只待此次伐蜀事毕,即可入朝为官。此番去北境亦不止是寻回父亲、仅尽孝道而已!怎么?你就对你师父怎么没有信心?还是怕你师父不要你了?”尉迟迥当然明白自己女儿的想法,自己虽然颇为同意女儿选择,然而此事关系国家大事,怎可胡闹?
“父亲,我可是为了你好啊!”尉迟静还有些不死心地说道。
“乖,别闹,你师父北境事了就会回来了。”尉迟迥最终盖棺定论的说道。
尉迟静闻言,虽然心中满是不舍,但也知师父北上是有大事,也不胡闹,收起了往常那种狡黠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