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布庄(1 / 2)
《安棠》
近些时日以来,朝中风气悄然生变,陛下对云游子道长的宠信日益加深,就连太医院的太医也比不上那云游子,引得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可也无人敢置喙,也幸而如今陛下制衡众皇子,各皇子分掌六部,那云游子倒也掀不出什么大的波澜。
与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相比,京城中倒与往日一般,未有什么太大的波动。
京城福安巷中的风华布庄已是开张多日。
沈洛仪甫一踏入布庄,掌柜的就连忙迎了上来:“夫人,您来了。”
沈洛仪笑着颔首,目光不由自主地环视了一圈。布庄内,各式各样的布匹错落有致地陈列着。
绸缎以其丝滑的触感和璀璨的光泽吸引着视线,色彩斑斓而不失和谐,细腻的纹理中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
而那些棉布、麻布等天然材质的布料,则以其质朴的色泽和温暖的触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宁静与舒适。
然而,尽管这些布匹如此精美,布庄内的生意却显得异常清冷。偌大的空间里,除了沈洛仪与随行的侍女及布庄内的掌柜小厮外,几乎看不到其他顾客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落寞感。
生意如此清冷,沈洛仪也不由轻轻蹙眉,目光中流露出一丝忧虑,“二娘可在?”她轻声问道。
掌柜闻言,他微微欠身,恭敬地回答道:“东家外出办事,想必不出一炷香就回来了,夫人不妨先在店内稍作歇息,品品茶,看看这些新到的布料,待东家归来,再与您详谈。”
沈洛仪颔首应下,不出一炷香,江篱便踏进了布庄。
“阿棠!”江篱一眼便看见了沈洛仪,笑着迎上去“你来了。”
沈洛仪唇角上扬:“上次回去之后我想了又想,二娘何不试试制作成衣呢?”
江篱一怔:“成衣?”
沈洛仪唇角上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继续说道:“对,如今布庄初设于京城,这里不仅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的聚集地,也是文人墨客、商贾富豪的汇聚之所。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布料的质地,更多的是做成成衣后的样子。我们若能将布匹直接转化为成衣,不仅能吸引更多客人,还能提升布庄的档次与竞争力。”
江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大悟的神情,她轻轻点头,显然被沈洛仪的提议所打动。“阿棠,你这一提,倒真是让我豁然开朗。成衣的确是个不错的方向。”
“不过,”江篱话锋一转,眉头微蹙,“又去哪儿寻绣娘和画师呢。”
“绣娘,我倒是有些头绪。京城之中,有许多深巷老街,那里藏着不少世代传承的绣坊。这些绣坊里,往往有技艺精湛的绣娘,她们不仅针法细腻,更懂得如何将图案与布料完美融合。我们可以亲自前往这些绣坊,与绣娘们交流,看是否有愿意加入布庄的。”
说到这里,沈洛仪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画师,我想我们可以考虑与京城的画院或者文人雅士们建立联系。他们之中,不乏擅长丹青之道的大家,他们的画作往往富有意境,能够给成衣增添无限的风采。”
江篱犹豫片刻终于道:“文人大多高雅之士,风华布庄虽享誉江陵,可在京城不过一普通商户,那些人怎愿与布庄合作呢?”
江篱的顾虑不无道理,京城乃是繁华之地,文人雅士众多,他们大多自视甚高,对于合作的商户也会有所挑剔。风华布庄虽在江陵享有盛誉,但在京城确实还只是初来乍到,名气尚未打响。
沈洛仪闻言,沉思片刻后,轻轻一笑,说道:“二娘言之有理,然则古有‘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说。布庄也可借古风雅韵,引文人墨客驻足。布庄之内,可设文房四宝,悬挂名家字画,营造书香氛围,使之一入其间,便觉心旷神怡,忘却尘嚣。”
“又或可举办‘雅集’,邀京城内外文人雅士共聚一堂,吟诗作画,品茗论道。于其间,巧妙展示布庄之锦绣华服,使之与诗词歌赋相得益彰,令文人墨客心生欢喜,自然愿与我等共谋佳话。”
“再者,吾等亦可寻觅京城中素有文名的才子佳人,以笔墨为媒,赠予布庄特制之华服,并附上诗词一首,以表敬意。如此,既能彰显布庄之文化底蕴,又能借才子佳人之名,扬名京城。”
江篱闻言,心中豁然开朗,面露赞赏之色,道:“阿棠此法,甚合吾意。古风雅韵,定能引来文人墨客之青睐。我即刻着手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