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远行(1 / 2)
荼安位在北境,但却终年少雪,唯有隆冬之际,才可能碰上一场小雪。
冬月初,余长安带着石杵臼的骨灰,回到了红泥村。少年犹豫再三,最终选择将事情,告知给余小草、刘春生,以及码头的石冲。
作为红泥村仅存的三人,少年认为他们应有知道真相的权利。
就像石不平说的,余长安并不是红泥村的人。尽管幼年时,石荻花常常抱着他回红泥村,但少年确实不属于红泥村。所以当年的红泥村卷宗上,并没有他们一家四口的名字。
余小草的名字倒是在红泥村的档案上,因为八岁之后,她就被抱养在红泥村了。
所以当年的卷宗上,才会写着红泥村仅三人存活。
听余长安说完当年的事情真相,三人沉默了良久。
石冲对着石不平的人头,狠狠的啐了一口。他抽出腰间那把铁刀,数次想一刀劈了它,却没能下得去手。
余小草看着地上的骨灰坛,怔怔出神,双手无力,勉强牵着刘春生的胳膊。
而刘春生这个惯常傻笑的男人,只是默默流泪。
那一刻,少年无比厌恶这个世道,厌恶这善良的人只能流血受伤掉眼泪的世道。
最后石冲长叹一声,开口说道:“安哥儿,谢谢你!谢谢你将这个败类的人头带回来,为乡亲们讨回了一个公道。至于杵臼,我们自小一起长大,我相信他,他不会是坏人。我不能替铁牛跟乡亲们原谅他,就让他自己到地下去跟大家赔罪吧。”
石冲擦了擦眼泪,劝慰道:“安哥儿,你这孩子心思重,切莫将事情扛在自己身上。你能告诉我们真相,我老碓石由衷感激。当年的事情,不是你们的错。可恨那丧天良的骆家,活该被天收,遭了报应也算是老天有眼。”
尽管余长安觉得事情还有迷雾,但骆家参与了当年的事情,这一点却是确定的。
这些天,少年就在想,骆家的灭门是否与当年的事情有关。可一时之间毫无头绪,少年只能作罢。
最终石冲带走了石不平的头颅,说这个败类不配留在红泥村的土地上,他要丢的远远的。
那以后的半个月,余长安一直在红泥村呆着,还把鱼生也叫了回来。
少年每日陪着姐姐余小草,在田间地里忙活个没完。
有一天,在余长安跟春生从莽山采药回来的路上,春生问少年:“长安,你是不是要走了?”
少年沉默了,没有立即回答。
春生看着少年,对他说:“其实我们都能感觉到,你心里藏着事。可你不说,我们也就不问了。”
少年确实瞒了一些事情,比如云儿当年其实没有死,只是被带走了。那天跟三人说的‘真相’,少年刻意隐去了小妹的那一部分。
余长安也不知道云儿是否还活着,更不想让余小草徒生牵挂。
少年张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春生却挥挥手,说道:“你要走了这事,我其实不知道,你知道的,我脑子笨。只是这两天,我发现小草在偷偷做干粮。而且昨天晚上,我才发现,她半夜里还偷偷爬起来做布鞋,那两双鞋已经做完了。”
“今天你又带我去了小药园,所以我想你可能真的要走了。其实小草早就知道你有小药园,她心细着呢。”
说到这里,春生停了下来,转过身看着少年。那红红的眼眶里,藏满了心疼不舍与担忧。
春生抓着余长安的胳臂,说道:“小安,你能……你出门在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多给家里写信……”
春生其实想说:你能不能不走?
可话到嘴边,这个一向木讷的青年鬼使神差地改了口。
余长安知道春生想说的话是什么,可他有不得不离开的理由。尽管这个理由,还不能诉之于口。
少年没有说话,给了春生一个拥抱。
第二天,余长安与春生没有进山,鱼生没有下地翻土。
而余小草,做了很多好吃的,还罕见的开了一坛石蒌酒。只因这日是冬月十三,是余长安的生日,十三岁生辰。
席间余小草不停地给余长安夹菜,似是生怕他吃不饱一般。
余长安来者不拒,统统吃尽。反倒是小草最后怕他吃坏了肚子,又从他碗里分出一些给春生与鱼生二人。
傍晚时,余长安抱着一个木匣回来,交给了余小草。
余小草早有所料,但心里依然难受。但她没有开口挽留,尽管她知道,如果自己开口,弟弟必然会留下。
待她打开木匣之后,震惊得口吃了起来:“这……这是……哪里……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