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万物皆有光(1 / 2)
草庙村,原本唤作双庙村。因为村里有两座庙,东边河畔的山丘上立着龙王庙;西边的莽山余脉山脚是山神庙,至于为什么山神庙不在山上而在山脚,这谁也不知道。
况且这里现在也已经不能说是庙了。残破坍圮的院墙,被拆得连地基石都没有了的左右两个小偏殿。
如果不是当年卸房梁的时候,差点儿砸死人,怕是连主殿都保不住。即便如此,庙里的神像也不知道被人们砸碎之后,让谁挪到哪个地方去了,说不定就在村里某家的地基下面埋着呢。
转过山神庙,顺着山脚蜿蜒,行个五六里路,就是另一个村子。
确切的说,应该是一个村子的遗址,这个村子名叫红泥村。
尽管坊间一直说,红泥村是被山匪洗劫屠戮之后又被一把大火焚尽。但离它最近的草庙村的人,却一点也不相信。因为如果是山匪进山,草庙村不可能一点响动都听不着。
那天夜里一直到大火烧透半边天,草庙村的人才察觉到异状,这本身就很是诡异,不过尽管这事儿透着诡异,也没人敢吱声,毕竟吱过声的那个人,离奇的失踪了。
实际上,当初死去的人,除了红泥村,还有山神庙里的庙祝一家三口。据说当时的小女婴愣是被烧成灰灰,连块骨头都没捡出来。
所有人,都可怜那个女婴已经被烧成灰灰,唯有一个人确信她没被烧死,而是被带走了。
山神庙的庙祝姓余,早年从雷州逃荒而来。上任庙祝是个野道人,俗家也姓余,便收留了他。后来又在红泥村给他说了门亲事,有了三个孩子。
大女儿起名唤作余小草,给人做了童养媳,就在红泥村。
第二个是个男孩,就是有点傻傻的,那道人给他起了个名叫作余小安。余小安长到五岁,道人辞世而去。
又一年,夫妇两生了第二个女儿,乳名叫作云儿。还不满周岁,便随夫妇两葬身火海。
余小安也是命大,不知怎的掉进院中的水井里喝了一肚子水,也幸好是掉井里了,否则也已是一捧白灰。
……
余长安借着火折子的微光,掏出钥匙开了门,但没有立刻开门。
他蹲下身,看了看下面门缝处夹着的树叶,确认没有变化之后,才推开门走了进去。
进门正对着是一堵墙,靠墙处是一座黄泥混着竹篾编成的供台,供台有两层。上面一层只有一个牌位,上面写着“余万年之灵位”。
下面那一层有三个牌位,左边的是“石荻花之灵位”,中间的是“余长福之灵位”,右边那个牌位上却只写着三个字——余小安。
余长安,看着那个牌位,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随后,他回身栓了门,然后用折子点燃门边的油灯。
随着灯火亮起,昏暗的屋子变得明亮起来。尽管不点灯,余长安也能看清楚屋里屋外。可若有灯光的话,终归要多出一丝烟火人气儿来。
余长安将油灯从墙上取下来,随后将它放到堂屋右边的小桌上。自己则转身进了厨房,从瓦罐里打了两碗凉水灌下。
随后回到堂屋中,就在小桌旁的凳子上坐了下来,定定地看着那几道牌位,看了好一阵。
随后他吹灭了灯火,就这样靠在桌边,两眼无神,静静地发着呆。
想着刚刚在姐姐家,看见姐姐的伤疤,让他不由自主响起那个冬天。
那个冬天很冷,他在水里泡了一夜。
那个冬天很热,冲天的大火烧了一夜。
那一晚,他呆呆地看着那个名为石荻花的女人,流着泪将他装进小木盆中,然后丢进井里。她嘴里一直重复着:“不要哭!不要哭!不要哭……”
没过多久,他就听见有人闯进院里,随后就看见外面燃起了大火。
那时他一直以为那女人,过一会儿就会笑着来接他出去。只是等来的并不是那个女人,而是一个蒙着面的人,他还清楚的记得那一句话:“这……这儿还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