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丞相北伐出师表 孙权被逼战合肥(1 / 2)
第二天一早,丞相就与姜阳、赵云一起,来到皇宫,秘密上《出师表》一道。
表曰: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罢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姜阳亲耳听着丞相念《出师表》,总有不真实之感。
他悄悄捏了捏腿上之肉,很疼,看来确实是真的。
他正在感慨,丞相已经念完了《出师表》。
刘禅看了奏表,满脸担忧道:“相父刚刚南征归来,历经艰难险阻。
这才刚回到都城,连坐都还没有坐安稳。
现在又要打算北征,恐怕这样会太过劳累您的身心啊。”
丞相回道:“臣受先帝托孤的重任,日夜不敢有丝毫懈怠。
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我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了。
如果不趁此时机讨伐敌人,恢复中原,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刘禅无奈,只得点头。
三日的时光匆匆而过,成都城北,晨曦微露,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离愁。
丞相身着一袭素雅长袍,立于城门外。
他将亲率黄权、关兴等将领,先行前往汉中。
刘禅紧紧拉着丞相的手,眼中泪光闪烁,声音哽咽:“相父此去,路途遥远,定要保重身体,早日归来。国之大计,皆系于相父一身。”
丞相轻轻拍了拍刘禅的手背,语重心长:“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所能,辅佐陛下,稳固社稷。”
言罢,他转身望向赵云。
“子龙将军,你我并肩作战多年。今我北上汉中,你与姜阳、傅肜前往荆州,亦是要务在肩。望将军千万保重。”
赵云拱手一揖,声音沉稳有力:“丞相放心,云必不负所托,定当护得荆州周全,待时机成熟,再与丞相会师中原。”
随着一声响亮的号角,丞相一行人策马北上,渐渐消失在晨曦的尽头。
在丞相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成都北门外后,姜阳先是迅速召集了马岱与王平两位勇将,布置了一项至关重要的秘密任务。
马岱与王平对视一眼,双双领命而去。
随后,姜阳向刘禅辞行,与赵云、傅肜等将领并肩踏上了前往荆州的征途。
一行人快马加鞭,沿途每到驿站便更换精壮马匹,以保持最快行进速度。
七天后,他们便抵达了荆州。
江陵城内,气氛明显紧张。
他们之所以来荆州,是为了实施声东击西之计。
通过襄阳的佯攻,吸引曹魏的注意力,使其将主要兵力部署在南阳一线,从而忽略大汉进攻陇右之地的真正意图。
并且,把荆州的兵马和粮草经汉水调去汉中。
这一计策的实施并非易事。
荆州兵马与粮草的调动本就引人注目,更何况是如此大规模的行动。
汉水之上,船只穿梭,装载着沉重的物资与士兵,想要完全保密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襄阳的佯攻便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要制造足够的声势,让曹魏深信不疑,更要掩盖住荆州的真实意图。
赵云初闻此计,心中颇感不忿。
作为当世名将,他渴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与敌人正面交锋,而非在此处虚张声势,做这等“无用功”。
然而,丞相的一句话,让他瞬间醒悟:“子龙将军,此声东击西之计,关键在于让曹贼信以为真。若非当世名将领军,何以取信于人?除你之外,无人能担此重任。”
赵云闻言,虽心有不甘,却也深知丞相所言非虚。
他长叹一声,最终点头同意,但眉宇间仍难掩郁郁之色。
姜阳想到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与丞相商议后,主动请缨,陪赵云去襄阳,这才让赵云好受点。
走之前,姜阳提前飞鸽传书,让镇守江陵的赵融,约潘璋在武昌城见面。
潘璋接信后,不敢怠慢,遂整装待发,快马加鞭赶往武昌城。
见到姜阳后,潘璋主动行礼,不断吹捧着姜阳,说姜阳如何如何料事如神。
姜阳见状,让潘璋停止拍马屁,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要求:“大都督,本将此次邀你前来,实则是有一事相求。
希望你能发挥在东吴的影响力,说服孙权对合肥发起攻势。”
潘璋闻言,面露难色:“左将军,此事非同小可,合肥乃曹魏重镇,守卫森严,贸然进攻,恐怕难度极大。再说了,至尊数次伐合肥,皆铩羽而归,这次,只怕不会同意。”
姜阳淡然一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大都督无需多虑,本将自然会有所安排。这两封信,便是我为你准备的助力。”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两封密封好的信件,轻轻放在桌上。
“这第一封信,你需当着东吴众大臣的面交给孙权,以示诚意与公开。而第二封信,则必须私下交予孙权,万不可让其他大臣知晓。”
姜阳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
潘璋好奇心起,欲问信中所言何事,却只见姜阳轻轻摇头,神色凝重:“公开的信件,你自会知晓其内容。而那封私下的信件,乃是机密中的机密,我劝潘将军还是不要好奇为妙,对你,对东吴,皆无益处。”
潘璋闻言,神色变得异常郑重,遂不再多问,双手接过信件,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
随后,他向姜阳行了一礼,表示定不负所托。
当晚,潘璋便乘坐一艘快船,直奔东吴都城建业而去。
建业城中,孙权的书房内,陆逊、诸葛瑾、顾雍、张温等人都在。
潘璋踏入书房,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陆逊身上,心中暗自诧异:这陆逊之前领兵失利,何以还能安然立于此间?
然而,陆逊似乎并未察觉到潘璋的异样目光,他神情淡然,仿佛外界的纷扰都无法触动其内心。
潘璋心中暗自发问,却也未再多言,转而将手中的信件恭敬地呈给了孙权。
信中,姜阳以刘禅的名义,首先对孙权进行了一番高度的赞誉,言辞间充满了对孙权的敬仰与钦佩。
随后,他深情地回顾了汉吴两国之间悠久的情谊,那些共同抵御外侮、携手共进的岁月。
最后,话锋一转,邀请东吴发兵合肥,与襄阳的汉军形成钳形攻势,共同夹击曹魏。
孙权接过信件,仔细阅读之后,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怒不可遏地拍案而起,斥道:“刘禅小儿,真是欺人太甚!
我东吴岂是他随意呼来喝去之辈?
要我出兵合肥,竟连一位正式使臣都不派,只凭潘璋带回的一纸书信,这分明是在藐视我东吴的威严!”
书房内的群臣,虽未亲眼目睹信中内容,但见孙权如此震怒,皆知其中必有蹊跷。
他们面面相觑,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孙权冷静下来后,将信件传阅给几位重臣。
陆逊、诸葛瑾、顾雍、张温等人依次接过信件,仔细研读。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们的愤怒之情也逐渐累积,最终爆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