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隐户之策 谋算李严(2 / 2)
不过当时正值大战,为了蜀中地区的稳定,丞相撤了宕渠郡,又罚没了谯瑜家产,事情才算了结下去。
后续姜阳也与丞相讨论过两次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可当时没有想出太好的办法,荆州地区连番大战,这事就这么拖了下来。
丞相抬头看着姜阳:“仲贤,如今你可有好的办法?”
姜阳点点头:“王士和谯瑜能够借徭役之名鱼肉百姓,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能够决定谁去外地服徭役。老百姓都惧怕,这才愿意多给钱财。
先生可下一道政令,从今往后,所有百姓就在本乡服徭役。
确实有需要的,可以在本县其他乡服徭役,不过,县令需要提前向郡守申请,并且要提供名册,五年内不得重复征召。
如此一来,百姓徭役之苦,可少大半。”
姜阳原本是想过摊丁入亩之策的,此策若能实施,对于缓解日益严峻的土地兼并问题,释放隐匿于世的隐户,乃至促进人口增长与国力恢复,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姜阳深知,任何良策的推行,皆需考量其现实土壤。
对于如今大汉而言,摊丁入亩虽利国利民,却也暗藏诸多荆棘。
首先,那些盘踞一方的豪强地主,非但非等闲之辈,更是狡黠多智。
此策一出,无异于直捣黄龙,触动其根本利益。
他们定将群起而攻之,利用手中权势与财富,编织重重阻碍,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引发叛乱,使大汉陷入更为动荡的漩涡之中。
再者,再好的政策,都必须要有人去执行。
而执行之难,往往超乎想象。
在三国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口稀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生产力水平却并未与之相匹配。
地方官员,为求政绩,往往急功近利,不顾民生疾苦。
若摊丁入亩得以实施,难保他们不会借此之机,盲目扩大农户税基,将超出其耕种能力的土地强加于民,迫使百姓按虚高的土地面积纳税。
比如农户只能种一百亩,却给他定两百亩的土地,并按两百亩交税。
如此一来,非但不能减轻百姓负担,反而会加重其经济压力,导致大量农户因不堪重负而弃田逃亡,形成新的危机。
姜阳心中权衡利弊,反复思量。
他深知,一策之兴,需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全。
而当前的大汉,虽渴望变革,却尚未具备全面推行摊丁入亩的条件。
只能将这一良策暂时搁置,转而寻求更为稳妥、更适合当前国情的治理之道。
丞相听完,点了点头:“这样一来,确实有效。不过,往汉中运军粮之事如何解决?”
姜阳微微一笑:“先生,如今汉水在我大汉掌控之下,荆州之粮经水路运往汉中,耗费更少。
如果一定要把蜀中的粮食运往汉中,可以逐县分别负责,只需派粮官沿途监督交接即可,耗费更少,百姓的压力也更小。”
丞相仔细想了想,觉得确实可行,便点了点头:“就依仲贤之策。“
顿了顿,丞相又笑道:“为师有些期待第二策了。”
“这第二策嘛,便是请先生重视御史府,重新议定御史中丞人选。”
“哦?”
姜阳拱一拱手:“御史府行监察百官之责,可察举百官行为,纠举和弹劾违法犯罪,维护朝纲,整饬吏治,确保官员廉洁奉公。
也可及时发现企图谋反的官员,防止其坐大。
这查探隐户之事,可以列为官员的一项重要职能,请御史重点巡察。
如此一来,百官再不敢懈怠,那些以后的丁户,便可重新纳入户籍。”
他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如今的大汉朝廷,御史中丞一职成了虚设,根本就没有监察官吏的机构,所以王士等人才那么猖狂。
姜阳相信,整个大汉,绝不只有一个王士。
而姜阳这么急切的提出这件事,是丞相打算让孟获来任御史中丞。
孟获远在南中,又根本就不懂如何约束官员,如何干得好这事儿?
丞相想了想,觉得姜阳说得有道理:“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仲贤你觉得,谁做御史中丞比较合适?”
姜阳拱手道:“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丞相先是惊愕的看了姜阳一眼:“你?”
随即,丞相自己摇摇头:“你重任在肩,并不适合坐这个位置。”
顿了顿,丞相突然抬头:“你是说李严?”
姜阳笑着点点头:“先生明察。兴业将军乃是一名能吏,让他来监督百官,正合适不过。”
李严性情孤傲,难以与人相处,让他做御史中丞,以后与百官的关系一定更加紧张,就休想掀起什么风浪来。
不仅如此,姜阳还计划,以后军权牢牢掌握在荆州派手里,让东州派的官员做御史,地方官员主要由益州本土派来做。
如此一来,东州派和益州本土派一定水火不容,别给统一大计添乱子。
可能在丞相的心里,没什么派系之争,毕竟他确实做到了一碗水端平,无论是东州派和益州本土派,只要有能力的人,都给予了重用。
但姜阳知道大汉的历史,知道这三党之争,在丞相死后,对大汉的伤害。
他不得不未雨绸缪。
丞相想了想,缓缓道:“兴业将军待人严格,确实适合监督百官,待我回去禀明陛下,再作定夺。”
这件事定了,姜阳今天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半。
这时丞相再度开口:“这两策,对于豪强大族的约束不大。对他们已有的隐户,似乎也不能清查出来。想必,仲贤还有万全之策。”
姜阳点点头:“一切都瞒不住先生。确实如此,豪强大族,彼此联姻,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处理不当,可能给大汉带来动荡,适得其反。”
顿了顿,姜阳缓缓道:“所以,不仅要润物细无声,还必须让他们内部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