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处置 干坏事之前先找个背黑锅的……(1 / 2)
大秦厉害的女子确实很多, 经过小半年的学习,居然就已经有人把秦律记了个七七八八了。倒是韩国的语言和文字,她们学的要慢一些。
韩国文字的学习倒是不着急,反正以后也不怎么用了。主要是当地的方言, 这个必须得会。
秦王政预计将雅言作为官话推广。
雅言是贵族之间的通用交流语言, 底层黔首会说的很少。但至少,这是一种本身就在各国流通的语言, 很多有志之士都主动学习过。
倘若推行秦地方言作为官方语言的话, 很容易引起六国旧民的反抗。但是以“教授大家只有贵族才会说的雅言”做借口, 排斥的人就会少很多。
所有人都知道, 想要进学,不会雅言是基本行不通的。那些有才能的先生讲课一般都用雅言讲,但凡有上进心的年轻人都会抓住学习雅言的机会。
年轻人学会了,年长者不会也不要紧, 家里的小辈自然会为他们翻译。等过个三五代, 雅言就能彻底在民间门推广,成为人人都会说的官话了。
文字也可以用同样的套路。
如今六国黎庶基本都没学过文字,是一张白纸。没学过比学过要好, 这样就不会对新文字有意见了。
对平民来说, 能习字已经是天大的好事, 谁还有功夫挑剔这是韩文还是秦文?他们只知道自家孩子认字之后, 更有机会做到阶级的晋升。
韩国是最合适的试点区域。
它国土面积小,黎民的数量不多, 方便推行。关键是这里也形成不了什么有力的反抗, 即便新政策玩脱了,也能轻松补救。
可惜隶书还没改好,程邈最近才被抓壮丁。
扶苏有些遗憾, 早知道自己的伪装没什么用,他就不搞那些有的没的了。直接第一时间门把程邈弄来,现在说不定文字都改好了。
不过现在也不迟,毕竟他在父亲那边都已经过了明路。他可以多多给李斯和程邈提供建议,加快他们的简化速度。
扶苏翻看了一下这半年来大秦学堂里成绩优异的学生名单,发现这些成绩不错的女子大多是之前就学过字的。
因为有认字的基础,记忆起秦律来事半功倍。再加上他们本身就是秦人,从小接触秦律,很多律法内容早就烂熟于心了。
可惜此前大秦没有女官的岗位,这些女子学了认字也没什么用。除了自己在家琢磨学问之外,也只能和普通女子一样默默等待嫁人生子。
学堂的建立给了她们一个新的选择,于是好些个不甘心就这么埋没一身才华的女子毅然选择了入学。
扶苏在查看过她们的档案之后,决定先把人派往韩国。
隶书没改出来不要紧,她们反正也不用着急学认字。不如去韩地实地考察,学一学当地语言、了解一下韩地民风。
作为基层官吏,她们到时候是要和那边的韩人长期打交道的。所以光会说韩国方言并不够,还得对那一片的风土人情有足够的了解。
律法条文是死板的,但是执法过程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扶苏给出的是盛世大秦版本的律法,已经几乎消弭了六国之间门的差异。可其实刚一统的六国,应该因地制宜,不同地方的秦律需要有细微的差别。
然而扶苏对这些六国旧时的风俗了解得不算很多,让他针对性修改实在是难为他。倒不如在执法上做手脚,这样也不必反复调整秦律了。
律法条文毕竟不是儿戏,还是得少做更改为妙。
“等她们在韩地和庶民们混熟,新文字应该也造得差不多了。借着双方的交情,她们再提出教导韩人学习雅言和雅文,想必韩人的接受程度也会更高。”
扶苏张口就把书同文的隶书定位成“雅文”,捧到一个黔首仰望的高度,企图诱导黔首们心生学习文字的向往。
蒙毅表示学到了,但又提醒道:
“韩国故地的官署中有往年的旧档案,派去的秦吏若是不会韩国文字,只怕看不懂这些东西。”
虽然郡县是新设的,这也不代表当地原本的官府文件就不用看了。文件里还是有很多重要内容的,而且文件还比较多和杂,翻阅起来并不方便。
扶苏颔首:
“此事阴嫚已经解决了。”
自从上次小姑娘说了想给父兄帮忙之后,她就果真抽出了时间门去做了点正事,不再每天玩闹了。
之前说过,阴嫚学习能力很强,七国文字她都认得。正好扶苏需要一本对照的字典,就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妹妹。
小吏不能随身携带个文字翻译上任是吗?那就给他们提供可以查阅的字典,用来转换文字。
随着造纸术的不断改进,搭配印刷这一利器,想必很快每个小吏就能人手一本字典了。
扶苏拿了一本样品给蒙毅看。
翻开之后,每个秦国文字都有对应的六国文字对照。
这还只是赶工出来的出版,只有常用文字。等日后隶书出世之后,还得填上新的雅文,以及每个字的词意解释。
蒙毅一眼看出了字典的优越性:
“若是黎庶能有此物,识字将事半功倍。”
但蒙毅还有别的忧虑:
“让黔首庶民都能识字,会侵害贵族的利益。”
纵观历史,得罪贵族的人都没好下场。也就是秦国从一开始就给底层平民留下了晋升道路,且还有外敌六国贵族虎视眈眈,否则扶苏必然受到极大的阻力。
如今为着六国旧贵族这个劲敌,秦国境内的贵族世家或许不会公然捣乱。可这种阻碍迟早都会出现的,毕竟如今已经开始有世家的苗头了。
扶苏自然知道这一点,否则他何必着急在庶民里推广文字和官学呢。
不趁着世家大族还没成气候、六国旧贵族遭遇灭顶之灾的时候赶紧动手撅了他们垄断的根基,再过个几十年只怕就迟了。
当初扶苏继位时大秦世家已经初见端倪,这群人精还个个都很狡猾,趁着扶苏收拾大一统遗留下来的问题时猥琐发育。于是等扶苏开始着手打破门阀垄断时,难度几乎翻了好几倍。
吃过一次亏,这次扶苏可不能再栽进同一个坑里了。
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这会儿的大秦只有军功家族,没有文臣家族。文臣都还是创业的第一代,家中小辈尚未入朝。
最重要的,是如今正处在大一统的过程中。
值此新旧交替之时,有大量的新制度顶替旧制度。女官选拔、全民识字一类的变革,都可以乘着这个东风一起推广出去。
和废除分封制比起来,这两项不过是为了大秦的后续统治无奈做出的妥协罢了,非常不起眼,不是吗?
蒙毅发现长公子比自己考虑得周全,便不再忧虑。
事后,蒙毅与秦王政提起此事。
他感慨道:
“未曾想公子如此远见卓识,有王上当年的风范。”
秦王政嘴角微勾:
“不过雕虫小技罢了。”
蒙毅没法接这话。
王上的性子着实是别扭,明明心里高兴还不肯直接夸儿子。幸亏公子聪慧,否则父子之间门岂不是要生出误会来?
秦王政却是听完蒙毅夸儿子之后心情甚是愉悦,哪怕是看到了和韩王安有关的奏报,也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恰逢扶苏从外头看完孩子们回来,秦王政便把奏报递给扶苏。
扶苏接过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