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君之砺剑(1 / 2)
从刘欣的暴毙,到最终稳下一切,扶刘衎正式登基,这一忙就又是半年过去。
忙完一切后,他又忽然想起被废为庶民的皇后傅黛君与太后赵飞燕依旧还在冷宫之中。
‘赵飞燕,刘骜在世时你那么喜欢争宠,他死了,你就好好地陪他。叫你费尽心思只想富贵,我偏要你终是一场空,更是失尽自由,孤独落魄而终。’
一个报复的念头伴着嘴角冷冷一笑,他便下了一道诏,找王政君把玉玺一盖,分别打发二人去守刘欣与刘骜的陵墓去了。
又是一阵善后,查缺补漏了个把月。
终于可以缓一口气,不过也就只是稍缓一口气。
夜幕不过初临,但关紧了门窗的书房已然幽幽暗暗。这熟悉亲切的幽幽黑暗,正是最能叫王莽感觉到宁静的环境。
这几年的折腾,朝堂的混乱更导致了汉朝的急剧衰滑,想达成她心中所愿,除了继续彻底地将所有权利尽掌在手,做到如皇帝般可一言决断之外,也要想法缓一缓整个国家的恶化,让底层的穷苦能饱食暖衣。
穿着那件红衣静坐于黑暗之中,捧着锦囊,王莽的思绪纷飞繁乱。
前几日王立闹的那一出托孤戏码,虽然没人信,但却也是个不稳定因素。
首先,王立这家伙从年轻到现在就没干过几件靠谱的事,将他自己折腾到无缘大司马之位就算了,也正是他为刘骜送上了当初压死淳于长的最后一根稻草。
放在前世,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猪队友,专坑队友的猪!
而这家伙居然至今还有颗不安分的心,居然敢跟自己玩一手托孤夺权。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队友,同为王家之人,再放任他在长安中胡思乱谋,搞不好哪天真就被他坑了。
王立这老不死的必须处理了!
何况若不处理,接下来还指不定会不会有其它人也敢动心思学他来个什么皇子流落民间。毕竟刘骜确实是没少在外风流。
可作为仅存的叔叔辈,王政君目前唯一一个活着的兄弟,想王立死很难,搞不好会毁了自己在王政君心中的地位。
实在不行也得再次将这家伙赶回封地,然后盼着他活不了几年!
除去王立,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那便是新皇帝刘衎的娘家人,翘首企盼着、等着来长安一沾荣光的卫氏一族。
刘欣上位,丁、傅两族清除王家势力的前车之鉴,叫王莽心有余悸。
一个傅仙音能对着刘欣指手划脚,而现在的刘衎才不过九岁啊,若那卫氏一族再出一个像傅仙音这般的人...
不行!绝对不能允许卫氏一族有进长安的机会!
去掉这些个隐患之后,在稳住大汉局势的情况下,才是怎么让自己成为真正的无冕之王,再若有机会干脆做了真皇帝,才好真正放开了手干。
而再接下来要做的事,光靠王政君的亲近与信任是行不通的了,得自己谋划。
王政君从年轻到现在,就是封建时期标准的贤良淑德,三从四德。
这种妇人是很看重名声的,她可以让自己娘家跟着沾光,但绝不会想放任夫家江山他姓。这种事会让她背负臭名骂债,无颜面对九泉之下的刘家人。
王政君对自己的信任,在篡夺江山的红线之外,运作得当,一切都可得。
捧着锦囊,黑暗中的王莽忍不住扯动嘴角,眯着眼笑了。
再说孔光,这日回了府,同样也在思虑那日王立的闹剧。
久读圣贤书的孔光已年近七十,满腔书生抱负在官场朝堂的沉浮涛浪中被卷了个七七八八,好不容易遇到了成帝时王莽成了大司马。
那一年多,朝政渐清,朝堂明朗,很是难得。位列三公之一的他以为自己终于能跟着王莽这个儒家清秀一展抱负。
可转眼,王莽丢了大司马之职,自己也在几经挣扎后被清出三公之列,朝堂忽就前所未有的混浊难清,百姓水深火热。
经过刘欣在位近六年的压制与更不得已,他被迫不得不圆滑处事以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