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帝国教育(2 / 2)
王秉林带着内阁和六部尚书走入会堂。
众人这才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稷下宫大殿足够大,经过两次扩建能同时容纳2万人。
能来稷下宫的大学校长都是能人,不是哪个大学都能进入稷下宫。
德康时期,皇帝就已经让教育司每年根据各大学的实际情况作出评分,并列出一个榜单,分稷下榜和普通榜。
能上稷下榜的大学才能进入稷下宫。
“咳...诸位同僚大家好啊。”
“此次会议主要是看看各大学目前为止的发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
“还请各位按礼制依次发言。”
王秉林称呼一声同僚没错,帝国各大学校长,本身就是有品级的官员,相互之间又有高地之分,与大学地位和实力有关。
排在第一位的帝都大学校长首先起立发言。
......
会议持续了半个月,各大学校长各自介绍了学校情况,又提出了现阶段遇到的问题。
总的来说发展迅猛、前景远大、问题不多。
只有一个问题需要朝堂诸公讨论决定,就是留学生问题!
帝国教育本来就不错,加上帝国一跃成为顶尖大流氓。
很多国家的人都希望来帝国深造。
甚至牛牛、高卢鸡、二德子等一众大流氓都向帝国派遣了留学生。
一些人还有国家公派背景。
几大流氓中,二德子最多,主要集中在帝国陆大等军事学院。
为此,各大军事院校专门为留学生开办了单独的教育体系。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帝国可不会干,特别是军事院校。
很多先进的军事理念是不向留学生开放的,包括主打格物教育的各大院校也同样如此。
只有文学系才全面对留学生开放。
除了各大流氓,另一部分留学生群体就是各种二代了。
南美洲、中东、西亚甚至非洲,当地的权贵阶层花了大笔钱把孩子送入大夏。
对于这些人,帝国本着赚钱的想法全收了,不过该教育还得教育。
二代的臭脾气给老子收着!还有,你来混日子可以,要是打架泡妞,那不好意思,依据帝国法律处罚后直接遣送回国。
这个时期的帝国女性,那是相当看不起外国人的,反之,在那些二代的眼里又全是香饽饽。
帝国法律也明文规定了,一旦帝国女子嫁给外国男性,自动失去帝国国籍,极少数除外。
比如归化帝国的外国科研人员在帝国安家,这种情况帝国不反对,反而还有政策支持。
随着欧洲火药味越来越浓,大批权贵都把自家的孩子送入大夏。
这也是家族延续的一种手段。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让帝国各大学有些应接不暇。
最后经过内阁讨论,帝国从明年开始实行《留学生法案》限制名额!
想要来到帝国读书必须经过严厉的审核。
而对于有钱的二代们,不想放弃这批冤大头的帝国,专门设立了针对此类人群的留学生学校。
把他们集中在一起,钱照收,至于你能学到多少?呵呵......
虽然真正的知识教的不多,但帝国教育的名声还是打了出去。
这些二代别的没学到,在帝国这几年充分理解了收敛和讲规矩的道理。
等他们回国后,那些权贵父母惊喜的发现,孩子懂事了!这也是帝国教育的结果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