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游学(一)(1 / 2)
刘巧玲虽然兰心慧质,聪明绝顶,但才将近十一岁,虽然掌握了肥皂和香皂的核心技术,但还不适合单独管理作坊。
何况作为赵重阳名义上的女友,赵公子希望她多抽时间学习各种知识,把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都提高。
所以,赵重阳将香皂和肥皂作坊的管理交给两个得力女奴朱秀儿和汤琳琳,由她俩全权负责,并争取带出一部分助手,以便为今后在其他地方建立新的生产线培养储备人才。
四月二十二日,万事俱备。赵重阳、王达平等八位举子将随着商团外出游学。
商团这次派出的人员主要由总部和赵家、刘家为主,明面上目的是为了打通苏杭二州的商路,全面抢占天下最富裕的江南市场。
其时,赵重阳心里还有一个暗中的目的,与江南大豪方腊建立关系,当然最好是将他拉上万通商会这条商业航母,今后就算他想要在江南起事,也有可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商团这次带出来的货物,全部是江南一带的紧俏货和新奇货,全部是有钱都不易买到的东西。
如万通商行的白纸,铁器(特别是一些炊具、刀具和木工用的工具等)、宝刀、宝剑、肥皂、香肥、神仙醉系列酒、酱油、豆瓣酱、活字印刷书籍等多种商品。
活字印刷的事情,赵重阳没有超什么心?赵重阳只是让铁器房将活字印刷术作了改良。
这时的活字印刷术虽然已经开始应用于书籍印刷中了,但因为活字是用木头制成的,多用几次后,字体就容易变形损坏,所以许多印书籍的作坊仍然喜欢用雕版来印刷。
赵重阳给父亲赵无忌提了个建议,让他去找瓷器坊制做一部分铸字的模具,然后用铅来制作活体字,这样字体就不会搞坏。
将活字印刷的活字改成铅字的,印出来的书籍成本将大为降低,这样印出的书籍就可以降低一成的批发价卖给经销商,那江南巨大的书籍市场就必定有他们的一度之地了。
此外,万通商行印刷作坊印书的纸是加了棉麻和苦楝树皮的纸,一是书籍不易破损,二是书籍不会长蛀虫。这些,都为万通印刷作坊的兴旺奠定了基础。
商团这次苏杭之行,除了带了大批商品外,主要还带着几百个各行各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有开店铺的掌柜,有开酒楼的经理和领班、厨师,有开神仙醉白酒作坊的管理者和技术员,有搞活字印刷的技术负责人等……
本次商团的总负责人是刘二爷的儿子刘玉波,负责率领保镖队保护商团的是钱先生的大儿子钱小波,他是保镖总队水军营的营长,这次又兼任商团副团长,率领水军营两个连400人,30艘小型轻便快艇,保护着80艘货船兼战船前行。
第一站是镇江,然后依次是常州、无锡等地。
一年前,商会就已按赵重阳的要求,提前就在这些重镇的江边,买了一块较大的地修建码头、酒楼和店铺,为万通商会的人往来住缩提供方面,更可以为州县的商家前来进货提供方面。
过年前,赵无忌派出得力家奴刘文杰带着几个人来到镇江。
当刘文杰在城外江边用100贯钱卖下那一片五十多亩的荒滩时,不知有多少人骂他是二傻子。
谁知比这傻的事还在后头,他居然在这里大兴土木,招人修起了码头,简易街道,店铺和酒楼,还修了一批库房,两三个月的开销就不下于一万贯。
“真是败家子!不知是谁家的二世祖,跑到这拉屎都找不着野狗吃的地方来修房造屋,建街道,筑码头,真是钱多了找不到地方花了呀!”
“谁说不是。你们看这里离其它码头有两三里,离镇江闹市区有五六里路,有谁的船会停到这里来?”……
可是,半年过后,再也没有人说刘文杰傻的人了。
当万通商会的产品在这里畅销之时,陆路、水路到这里进货的人络绎不绝,不久这里的店铺就被小商贩租赁一空,酒楼的食客不断,住缩的客人常常爆满。
具有心人留意,生意好时,这个码头上的营业额可以达到三万贯。
由此可见江南的富人们对万通商会的产品的需求量有多大,商人们对万通商会的商品喜爱到何种程度。
南京离镇江只有近一百八十里的水路,一行人早上七点出发,顺风顺水,下午三点过后就到达镇江商会自己修的码头了。
船靠岸后,众人将部分商品卸到码头的仓库里,留下部分人看守船只,其余的人上岸吃饭休息。
赵重阳等人下了船,用过饭后,也不休息,让码头的负责人派两辆马车给他们,并找两个在码头打工的本地人给他们当向导和驾车,一行八人便准备出去游玩去了。
他们打听了,这镇江附近,让骚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地方有着名的金山寺,还有距此五十多里的道教香火兴盛的茅山。
年龄较大的这名本地伙计叫谢子才,三十多岁,在家里排行老大,谢正元认他为本家,叫他大哥。
众人上了马车后,谢正元便问道:“这个大哥,你看我们几个人这下半天到哪里游玩合适?”
谢子才道:“今天下午只能到金山寺游一下,或者是到闹市区去看一下镇江的人文风貌。如果要去茅山,需要专门用三天时间,来回各一天,在山上玩一天。”
于是,一行两辆马车直接转道金山寺。金山寺位于镇江城西北的金山上,离镇江五六华里。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
金山是江南佛教圣地,当年梁武帝萧衍曾在金山设立了庄严隆重的水陆道场,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
从此金山名气大振,香火不断……
大宋虽然尊崇道教,但对佛教也没有进行过分的打压。
所以,赵重阳他们一下了马车,一踏上金山寺的石阶,就感受到了浓浓的佛教氛围。
此时虽然已是下午三点左右,来来往往的善男信女还是很多,有的虔诚的信徒,从第一级就开始叩头,三步一跪,一直叩到山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