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掐住士绅和地主的命脉(1 / 2)
“都免礼吧。”
朱由检面露笑意,伸手示意道,“来人啊,给徐卿、李卿赐座。”
“李卿,近来病情如何了?
这些时日朕忙于朝政,没注意到李卿的病情。
韩赞周,等稍候你去太医院一趟,派人给李卿诊治一二。”
李之藻,那可是明末的科学大牛,与利玛窦关系很近,主张西法,精通天文学、数学等领域。
与徐光启、宋应星、孙元化等并列,都是享誉盛名的存在。
其实真要论起来的话,在火器方面的研究,大明并没有落后于世界。
但是受大明吏治腐败的影响,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锻造出的火铳。
没打两枪,就他娘的炸膛了,那谁能受得了啊。
让朱由检觉得可惜的是,这些精通火器领域研究对西洋的文明不排斥的大明本土人才,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重用。
倘若他们能聚集在一起,不必被研究经费所苦恼。
多与西洋各领域科学家进行碰撞,那科学的火种,必将在大明熊熊燃烧!
专业的事情,交给徐光启他们来办!
其他的事情,他这个大明天子来解决,朱由检就不相信了,武备院会没有突破性进展。
患病的李之藻要保护好,不能让他在崇祯三年就去世……
像这样的人才,能多活一年,对大明都是有好处的。
“想来你们再来之前,关于武备院的事情,徐卿都讲给你们了。”
朱由检面露微笑,看着李之藻他们说道,“朕创设武备院,想精进我大明在火器领域的研究。”
“与此同时,在别的领域的研究,也是大力支持的。”
“先前因建虏进犯一事,被迫停下的编撰新历一事,朕觉得可以重启了。”
“对武备院日后的发展,不知诸卿心里可有什么想法?”
既然要重视科学研究,那同徐光启他们的交流就不能独断乾纲。
科学的事情,要多听科学家的意见。
“陛下,我大明对火器、天文、地理等领域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
李之藻脸色有些苍白,站起身来,拱手道,“若是陛下真想让武备院变得更好。”
“还请陛下能多招收些传教士,同时允许他们在京城传教。”
“与此同时,可招收一些无心于仕途的学子,将他们集中在武备院。”
“分属到陛下划分的各個学科组,进修相应领域的知识。”
听到这话,徐光启面露忧色的看向李之藻,他没有想到李之藻会提传教一事。
这对大明来讲,很难办……
毕竟在万历四十四年,发生的南京教案一事。
那对天主教的打压和破坏,不可谓是不大的啊!
而当今圣上对西洋传教士,究竟是怎样的态度,徐光启心里是没底的。
同样没底的还有邓玉函、汤若望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