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京都侃爷(1 / 2)
易老师在《读城记》里对京都人的描写只是走马观花,虽然很生动,但不够深刻!终其原因,他并没有跟真正的老京都人深入地接触过。
京都人三大爱好:象棋、足球、侃大山!精通一门便可以与地道的京都人切磋一番,打成一片。京都人说话口气很大,语不惊人死不休,从来都不怕闪了舌头!
海东第一次来京都,是跟随老乡在京都做水果批发的行当。那时的京城四合院随处可见,为了方便起见,海东在临近水果批发市场的地方租了一间四合院的厢房,房东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味,不用问就是地地道道的京都人。家里有三个儿子已定居国外,两个女儿早已出嫁,老伴也不在人世。海东经常会把家乡的水果带回来给老太太品尝一番,但又不想和她多聊。人老话多只是一方面,关键是京都人说话太啰嗦,嗓门又大,不见其人只闻其声还以为是三十多的大姐。
海东每次碰到她总会喊她大妈,直到有一次,另一位大妈告诉他:“在京城甭管多大的都喊大姐”他才改口喊房东大姐,而那时的他才二十一岁。
京都人特别爱套辞,如果有一天哪个年长的京都人喊你“儿子”千万别惊讶,那证明她把你当熟人,但也不要受宠若惊,因为那仅仅是京都人的套辞而已。
批发市场一般只忙早上的几个小时,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玩耍。海东经常看到当地人在切磋象棋,看得心痒,忍不住支上两招。这时就会有人想试试你水深浅了,“你来。”
海东年轻气盛,毫不客气。上来就招招杀气,杀得对手招架不住。不出几日,便有一京都高手,慕名而来。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走了十几回合,海东明显感觉到有点吃力,对方也小心翼翼,每一步都深思熟虑。此时房东老太太正好遛弯到此处,看到海东便走了过来。
“祥子儿!”老太太喊了一句。
祥子抬头一看,正想回话,老太太又看了海东一眼,“这是我弟弟祥子。”
“大爷好!”海东以为是房东亲弟弟连忙问好。
“这是我儿子,海子。”老太太又向祥子介绍。祥子伸出手和海东握了下。
此刻海东才明白,弟弟,儿子不过是京都人的套辞而已,但这就是京都文化,你必须适应。老太太又和祥子白活了几句,遛之大吉。
几轮切磋,互有胜负,祥子不禁感叹:“年纪轻轻,竞能有如此造诣!这朋友我交定了,有什么需要,可以联系我。”留下一张名片,告辞而去。海东看了看名片,xx公司总经理,下面是传呼台及呼机号码,以及座机号码。
连日的楚河撕杀,倒也让海东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不乏达官显贵,也不乏底层百姓,海东都无差别对待,或许正是这份真情,使得京都人对他敞开心扉。
真正让海东领略到京都人侃大山本领的是一位宣武爷们:武大三粗,光一大膀子;脖子上挂一长串粗粗的大金链子,闪闪发光,但海东感觉这八成是假的,虽不至于像段子里说的在澡堂里能飘起来,但充其量也就是铝合金外面渡了一层二十四k金,海东的家乡的某个县盛产黄金,含量高居榜首。他经常看到高品质的黄金,金光闪闪,但发出的光比较柔和。而这爷们的大金链子发出的光太耀眼,像渡金,保不齐是一种号称泰国金的假金,最多也就是个十八k金,不值钱!满脸的络腮胡,幽黑的皮肤,不开口还以为是个东北大汉。左手拿着一个带把的大号玻璃杯,杯子里悬浮着针叶状的茶叶,不知道冲了几道水了,右手提着一个老式软木塞开水壶,腋下还夹着一马扎儿。一瞅这架式,就是侃大山的节奏!
四下瞅了瞅,径直走到海东面前“嘿,爷们,吃了没哪?”
海东一听此人腔调,知道不是冒牌儿的,甭管你学得多像,有些尾音是学不来的。地道的京城人,东、西城、崇文、宣武说话都会有细微的差别,他们都分得清,若不是在京都居住多年的京都通,是万万分不清的。
“嘿!爷们,今儿个没事了?”海东用京都话回着,却学不来那股京腔儿。
这爷们把大茶杯放在一水果箱上,开水壶找了一不易被碰到的地方一撂,摆下马扎儿坐了下来。海东不得不佩服京都人,不管干什么都讲究,侃大山都要摆好架式,一看这架式不跟你侃个三天三夜绝不罢休!如果你碰到一个不摆架式就跟你胡吹乱侃的京都人多半不是地道的老京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