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出山回乡(1 / 2)
想到这里,宁礼忍不住了,立刻行动,收集了一些悬崖上的藤条,做了一跟足够长的绳索,将一端系在一块巨石上,攀着另一端往崖下而去。
刚下到崖底,宁礼就看到崖壁边的草丛中躺着一副白骨,旁边散落着一把粗制的木弓和几支箭。宁礼走到近前,发现那白骨浑身有多处断裂,又捡起那把弓,见上面刻着歪歪扭扭的两个字:李三。宁礼顿时想到了刚才那个猎人鬼魂,看来这便是他的尸骨了,想来应该是在此处失足坠崖而死,死后却不知为何变为了厉鬼在此害人。
不过宁礼也不关心这件事,丢下那木弓,来到河边,宁礼看着河中自己那脏兮兮的倒影,不由得皱了皱眉,索性便打算先去河中清洗一下。来到河里,宁礼才发现这河虽然不宽,却是极深,思考了一阵,顿时眼前一亮,快速洗了洗,便上岸去砍了一些粗细适宜的木头,然后又找了一些藤条,用它们编了一张木排,不得不说,用法力砍树做船,宁礼怕是古往今来的独一份了!好在,宁礼的忙活没有白费,那木排下水后成功浮在了水面,宁礼大喜过望,撑着木排,一路漂走了。
很快,两天时间过去了,在第三天清晨,宁礼正在木排上打坐修炼,突然感觉木排一阵震动,然后很快又平稳了下来。宁礼连忙从入定的状态中清醒了过来,睁眼一看,眼前一片开阔,自己正处在一片宽阔的河面上,河两岸则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平原,其上长满了野花野草,一片绚烂多彩。宁礼一愣,忙向后望去,只见两座高耸的山峰静静地伫立在身后,离宁礼越来越远,一条河流从两山之间奔涌而出,正是浮玉山脉。
“我出来了,我出来了。”宁礼兴奋地大叫,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尽情扑打着水花。尽兴地玩了一通,顺便洗了个澡,宁礼才爬上木排,躺在上面一动不动,任由木排带着他随波逐流,享受这一份难得的安逸。
临近中午,躺在木排上的宁礼突然隐约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声音,忙爬起来望远处望去,顿时一个熟悉的小镇映入眼帘,正是他的家乡五里镇。
此时五里镇似乎正举办什么活动,在那条主干道上各种小摊贩都在街边摆摊,都蔓延到了镇外,人们三三两两地结伴在这些小摊之间闲逛,热闹非凡,喧声震天,走过了这条街后大都进了镇外的一座庙宇之中。
宁礼大喜,一掐指诀,使出控水术,河面上便凭空起了一层波浪,推动着木排快速向前走去,木排很快就靠近了小镇。就在这时,宁礼突然想到若直接以这身装扮进镇,恐怕会引起不小的骚动,况且,因为一些考量,他并不想让人知道他回来了,所以,想了一会儿,宁礼施了个隐身术隐去了身形,这才上岸,向镇中走去。
来到镇外,宁礼立刻便注意到了那座庙,在他的记忆里,这里原本似乎没有这座庙,想来是他不在时新盖的。此时庙中香客如云,好不热闹,且大多人都身穿儒衫,一幅读书人的打扮,顿时便吸引了宁礼的兴趣。走到寺庙大门前,抬头看去,一块牌匾高悬在大门之上,上书“仙官庙”三个大字。进得大门,是一个不大的院落,只有一间正堂与大门相对。院子正中央,有一座青石雕成的巨大香炉,其中装了香灰,上面还插着很多长短不一的燃烧着的香烛。
宁礼绕过香炉,直向正堂走去。进了正堂,宁礼的目光便被神台上的神像吸引。与平素所见寺庙道观中的神像的老者形象不同,这尊神像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身着一袭青衣儒衫,一手拿着一卷书举在胸前,一手握着一支笔负于背后,头稍微扬起,作一幅背诵的样子。宁礼诧异地挑了挑眉,这是哪位神仙?他怎么没有听说过,不过这神像的样子怎么那么熟悉?
宁礼正自疑惑间,从门外进来两个香客,那一幅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对旁边的老者抱怨道:“爹,科考靠的是真才实学,不是拜什么所谓的神仙就有用的。”
那老者道:“吾儿还是太年轻,真才实学是要有,但祈求神仙保佑也是必要的,尤其这一位可不是普通神仙。”
那书生道:“哦?如何不是普通神仙?”
老者道:“你常年在外游学,不知道也很正常,且听为父与你慢慢道来。”顿了一下,老者接着道:“我们镇子的宁家…………自那宁公子失踪后不久,有一得道高人说宁公子得仙人指点,已然得道成仙了,由于他在凡间时便是探花,玉皇大帝便让他在文曲星收下当了司文仙官,协助文曲星掌管凡间文运。这庙便是为他盖的”
那书生惊了,忍不住道:“这上面供奉的竟然是宁探花?这……这……”书生这了一阵,也不知说什么,良久才道:“既然宁探花是一个佐官,何不如直接拜文曲星君呢?那不是更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