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8 章 风雨欲来(二)(1 / 2)
人算不如天算,考验总会以始料未及的方式忽然到来。
天元四十四年,北方诸国大旱,而包括大禄两广在内的若干南方省份又逢大雨,所幸河道稳固,提前抢收稻子后,不曾造成太大的损失。
另有交趾等国暴雨如注,河道泛滥,连续数月不见天日。
十一月,交趾国传来消息,陈芸与曾经的光王陈暄交战数次,恰逢暴雨,双方死伤惨重。因气候湿热,道路泥泞,许多尸体来不及处理而腐败,引发小规模瘟疫,并向我云南和西部邻国吴哥王朝蔓延。
天元帝立刻命云南当地建立防线,严禁疫情扩散至我国。
另外,原南下交趾协助陈芸的大禄将士也不得冒进,以自保为第一要务。
陈芸非等闲女流,论及狠辣,较原来的光王陈暄和交趾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还真有可能做出疫情当头,让大禄将士冲锋陷阵,借机摆脱桎梏的举动来。
但交趾境内雨水不停,百姓多生病,原本的小规模瘟疫迅速蔓延。
西部吴哥国境内也发现数起,遂正式关闭国境线,严禁跨越,又把控本国药材交易,十分拖延。
麾下士卒接连病倒,陈芸和对手陈暄都有些撑不住,无奈之下,只好暂时休战,各自将养。
而吴哥也暗中向陈暄去书,言明可命军队携带大批药材入交趾相助。
“陈芸不过一介女流,谋逆篡位,颠倒乾坤,天理不容,你我友邦,正该拨乱反正……”
当下吴哥正盛,本就对交趾虎视眈眈,意图趁其内乱吞并,奈何有大禄从中作梗,一直无从下手。
如今眼见交趾人祸之上又逢天灾,正是不二良机,不落井下石也就罢了,又岂会施以援手?
陈暄对内再坏,也知道吴哥没安好心。明面上说是护送药材,可请神容易送神难,谁知道你们送的是救命药,还是催命符?
万一吴哥趁虚而入,届时自己又要应付大禄,又要提防陈芸,再加上一个吴哥……腹背受敌都不足以形容惊险之万一!
故而只好忍痛回绝,私下里却安排心腹北上,意图从北方诸邻国照价采买。
与此同时,陈芸派大禄使者回国求援,希望大禄能适当给予医疗援助。
“我兄弟友邦,危在旦夕,恳请上国天子施以援手,南下悬壶,不胜感激……”
去岁她和大禄援军南北呼应,截断陈暄南部尾军,也彻底断了对方此刻南下入海,从南部诸岛国购买药材的路子。
但值此风雨飘摇之际,任何国家都会趁机抬价,且不说陈芸买得起买不起,大禄财大气粗,何不施舍一二?
别人白给的,总比自己掏银子买的香。
大禄百姓往往骨子里都有一种名为“仁”的东西,哪怕曾经有过摩擦,也见不得旁人遭罪,于是陈芸的亲笔求援信一到,就有不少朝臣提议援助。
“交趾曾为我国疆土,如今也是友邦,若任由其灭亡,于情不
合,于理不容。”
“陈昭野心勃勃,暗中与吴哥勾连不清,却对我大禄不甚恭敬,若叫他得势,则西南永无宁日。”
几年历练下来,太子早非吴下阿蒙,听了这话便皱眉,“瘟疫乃灭国之害,纵以倾国之力,也非三五日内可成,如何救?又当遣何人去救?况且如今我大禄也深受旱涝之害,北方蛮族犹如恶狼猛虎,正伺机而动,正是内忧外患之际,若贸然助交趾,南北两线并举,恐左支右绌,疲于应对。”
众朝臣纷纷点头赞同,方才提议救援的几个臣子就有些干巴巴的。
救人施恩,说得轻巧,可也得看看这笔帐划算不划算!
真当咱们家的银子也是大风刮来的不成?
当年打高丽牺牲的那些将士,坟头草还没死绝呢!
但凡救援,首当其冲的便是太医署。
这不单单是能否立功的问题,一个闹不好,是会死人的!
医者仁心不假,悬壶济世也不假,可医者也是人呐,也有父母妻儿,为国捐躯倒也罢了,虽死而无悔,可为了个什么劳什子交趾而死?
冤不冤呐!
故而太医署的最高长官太医令适时出列,铿锵有力道:“太子所言甚是,如今我国各处都有灾民,太医署已有三成人手奔赴各地,救治病患,预防瘟疫。再者还要预备北方几省驻军的军医和预制丸药、膏药、炮制生熟药材,连国子监下辖的医科学生都调拨来不少,依然忙得不可开交。故而南下交趾救援一事,只怕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药材也好,大夫也罢,一概都是有数的,短时间内地里长不出来!眼下正值多事之秋,保不齐什么时候前线就打起来了,自然要先留足自家用的。
事急从权,内阁几人也顾不上列队,董春、胡靖、杜宇威三人凑在一处,合计了兵部和工部今年以及未来两年的预算开销,最终由董春拍板:“启奏陛下,南北并举,恐不是上策。”
一句话,这个体面要不起。
常言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今交趾国内疫情泛滥,正是最危险的时候,邻国又不欠他们的,不落井下石也就罢了,何必再往上凑?
不如略等等,等那边风头过去,该死的人死得差不多了,再行济世救人那一套。
“准奏。”天元帝从来就务实,当场定了,“援助交趾一事,正月之前不必再提。命交趾境内我朝禁军北撤,退至我国与交趾边境线外待命。”
边境线外,自然还在交趾国内,时间久了,也就成了朕的了。
“是。”交趾那边过来的使者应了,“只是陈芸颇有心计,此番大有共沉沦之相,若想让她放人……再者微臣离开交趾已二月有余,如今那边疫情蔓延如何,尚不得而知。”
说白了,这两个月之内,交趾又死了多少人?大禄之前派过去的援军染病情况如何?
若贸然撤军,陈芸是否会狗急跳墙,鱼死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