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 第四百五十三章红楼潜龙在渊67 漠北……(2 / 2)
戚十一眯起眼,看向西方,“唔,还是要尽快打下来啊!”他已经迫不及待去到她身边了。
在他因为苏叶几句话,热血沸腾的时候,苏合见到了成为普通农妇的阿茹娜。
当初瓦剌人跑来偷袭了太湖盆地,趁着他们没防备,直接一个个吞并,势力大一点的首领杀了,牛羊马匹都抢过来。
苏德的女人们,索布德凭借士兵的包围,带着儿女几人逃了出来,乌日达从未放松对士兵的训练,自然也没问题,两人合兵到一处,共同逃了出去。
经过阿茹娜所在的小部落时,带上一起跑了。
可她们运气不好,部落出现了小人,见个女人做主,竟偷偷联系瓦剌人,里应外合,直接把她们吞并了,男人全被凶狠的瓦剌人杀了,女人孩子留下,财产也全没了,沦为奴隶。
阿茹娜年纪大了,要不是乌日达善心,把辛苦获得的食物分给她一半,活不到现在。
见到苏合,阿茹娜满眼复杂,“你做到了。”
是的,苏德做到了,哈丹巴一脉,除了琪琪格生的小儿子,其余死的死,伤的伤,即便没事的,钱财也被抢走,成了最低等的奴隶。
苏合微微一笑,“你的仇人都解决了,除了我。但我的仇人还差一个,你有什么遗言吗?”
对于哈丹巴这个罪魁祸首,他是恨的,但阿茹娜这个疯女人,才是逼死他父亲和一众叔伯的人,他怎么可能轻轻放过?
阿茹娜垂下眼,手里的佛珠转的飞快,“那些......跟着你去打仗的人,怎么样了?”
从见到苏合身边没有一个熟悉人,她心下就有数了,可临到头来,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那毕竟是追随她几十年的老部下,要都牺牲了,她如何对得起老伙计们!
“放心吧,我和他们无冤无仇的,自然好好待在色楞格草原,”苏合一哂,他是那种是非不分的人吗?
阿茹娜一愣,眼中迸发出惊喜,“真的?”
苏合颔首,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没必要骗这个即将步入长生天怀抱的疯女人。
“那就好,”阿茹娜喃喃,“太好了。”
说着,她竟流出了眼泪,浑浊的双眼不再是偏执和疯狂,渐渐清明起来。
“好了,你还有什么遗言要交待,看在你赠我一万人的份上,可以满足你,”苏合道。
阿茹娜闭上眼,嘴角露出一抹微笑,“既如此,安顿好乌日达,她是个善良又有能力的人,作为报答,我在车车格的山腹中,藏了一批宝藏,地址在乌日达那里。”
说完她嘴角流出黑血,竟是服毒自尽了。
苏合嘴角一抽,这个女人,死都死了,还要给他下套,果然最毒妇人心!
他掀开帘子,见乌日达就站在外面,直接伸手,“拿来吧。”
乌日达看了帐篷里打坐死去的老妇人一眼,眼中不忍,最终还是从怀里掏出一卷羊皮纸,递到他手上。
苏合接过,转身就走。
“这是个陷阱,”乌日达出声提醒,虽然对不起阿茹娜,可她也想让自己的儿子和部族活着。
她们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男人,只剩下女人和孩子,她这个首领得护着她们,因此不能按照阿茹娜的心意去算计苏合了。
苏合转头,盯着乌日达的眼睛,继而笑了,“我知道。”
乌日达愕然,“我说的陷阱意思是......”
“财宝是真的,但不该我拿,只要我私吞了,就会有人捅到漠王面前去,而我最终的结果,也不过一死,对吗?”苏合挑眉,面上极为平静,心里却掀起了巨浪。
他从未想过,主子仅见过阿茹娜一面,就把这人看的这么透,不仅算到她会答应合作报仇,更算到阿茹娜不会放过他。
临走前,苏叶留给他一句话:警防阿茹娜的财宝陷阱!
他当时不明白,现在全懂了。
阿茹娜是觉得他野心勃勃,一定不甘心臣服大漠王,那就需要金钱来招兵买马,于是拿这个当诱饵,好暴露他的野心。
她的心思果然毒辣,可惜,依然不是主子的对手!
这一刻,苏合也放下了心里的忧虑,之前见到戚十一和戚家的勇猛,他心底就打鼓,他们如此厉害,主子真的能降服住吗?
现在终于放心了,主子有这等深谋远虑,谋算人心的本事,何尝降服不了一个戚十一?
乌日达不想他竟如此聪明通透,低下头去,“是我多事了。”
苏合看她一眼,“你跟我走吧。”
“去哪儿?”乌日达一愣。
“自然是去禀明漠王,然后去车车格山把财宝取出来。”车车格在阿尔泰山脉腹地,是最高的山峰之一,即便在夏天,山顶也是长年积雪。
阿茹娜把财宝藏在那地方,确实是个隐蔽的好去处。
但有地图在,其实也用不上乌日达,带着她不过是为了让她立下一份带路的功劳,也方便之后戚十一开恩,放了她和她的族人。
两人求见了戚十一,他得知还有另外的财宝,并不惊讶,只道,“有多少?”
“当年草原上发生动乱,原本统一的突厥王庭被推翻,并一分为二,就是现在的鞑靼和瓦剌。原王庭成员尽皆被诛杀,只余小王子一人逃脱,随着他不见的,还是王室所有财宝的消息。小王子隐姓埋名多年,后来悄悄入赘阿茹娜部落那一支,安稳的过日子。”
所以那财宝,就是突厥王庭传说中的宝藏?
那可真是......一笔庞大到不可想象的数字。
在几百年前,草原上诞生了一个强大的民族,名突厥。
突厥人能征善战,且相当不安分,统一草原后,向西打到西域,乌孙,康居,大宛,贵霜,以及天竺。
但突厥可不是为了管理他们,而是劫掠。
他们几乎抢走了所有的财富,带回大漠草原,本想凭借这笔财富,南下攻打当时的朝廷。
可惜,那会儿中原武德充沛,直接压着突厥人打,当时中原先进的兵器,完全克制他们。
失败后,突厥实力被削弱,对西域那些国家失去了掌控力,原本的王室血脉纷纷复国,把突厥人赶了回来。
可失去的财富再也回不去了,那是一笔能堆成巨山的财富,其中一大半充入突厥王的私库,剩下的都分给了功臣们。
可能是太有钱了,他们渐渐失去了雄心,安享富贵窝,直到突厥灭亡,那笔财富也不过花了不到四分之一,剩下的去哪儿了,始终是个谜。
草原上一直流传着宝藏的传说,却无人知道在哪儿。
鞑靼和瓦剌都觊觎这些宝藏,可惜压根找不到小王子的下落。
而阿茹娜是小王子唯一的血脉后人,一直珍藏着那张羊皮纸。
临死前她知道对苏合无计可施,干脆把这个当成诱饵,诱苏合堕入财富的深渊。
财宝一旦面世,必将引起腥风血雨,不是苏合想隐瞒就能隐瞒下的,总会透露出一星半点。
而以戚十一的行事手段,杀伐果断,苏合敢吞,他就敢杀。
可惜,她的心思都被苏叶看透了,提前警醒了。
苏叶知道,人心是经不住考验的,再虔诚的人,面对足够夸张的利益诱惑,都会忍不住心动。
因此她只会把事情掐灭在摇篮里,而不是等野心和欲望增长,再想着怎么处理。
毕竟是花了时间培养的打工人,怎好轻易舍弃呢?
当然得杜绝一切可能,把人留下来996啊!
嗯,她可真是个好老板,提前就帮员工把风险规避掉了。
戚十一得知这批财宝的来历,非常高兴,这些可不是那些战利品,既要留一半当军饷,又要分给底下立功的人,可以全部留给苏叶。
他当即让苏合带人去探查,如果是真的,那就......就地掩埋,重设机关,等苏叶来取。
苏叶不知道,北边还有这么大一个惊喜等着她,堆成山的珠宝兑换给系统,价值仅仅比太虚幻境少一点点。
她是有点财运在身上的,可惜,这会儿她已经进入秦岭,接收不到外界消息。
秦岭险峻而陡峭,海拔高的吓人,可这对苏叶和春景春来而言,其实也还好。
他们沿褒水到达汉中盆地,在南郑坐船,顺汉水往东,之后翻过武当山,横穿上庸盆地,进入大别山,抵达神农架区域。
这一路上翻山越岭,经过人烟的地方极少,更多的是那种山林中连人都没有的。
他们几乎是靠着轻功攀上树木和山石,才能走直线。
到了神农架,没有急着上山,而是找到当地土著。
在这里住着汉人,回族和土家族,毫无疑问,最好沟通的肯定是汉人,但他们大多居住在山脚,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农田,过着自给自足的小日子。
说实话,经过这十来年的发展,外面的世界不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已经大变样了。
许多官道变成了水泥路,河道经过疏浚和水泥修建堤坝,水路更加发达,说一句四通八达有点夸赞,至少府与府之间,县与县之间的联系紧密了许多。
路好走了,加上这些年草原上运来的牛羊增多,牛变成了普通百姓咬咬牙也能消费的起的商品,有点奢侈,但绝对值得。
牛不仅能耕地,也能拉车,路好走之后,出门的时间至少节省上一半。
这样让原本足不出户的乡下人,有需要的时候,也愿意坐个牛车去县城,或者把自家的菜蔬瓜果拉出去卖也方便。
随着商业越来越发达,尤其是海商的利益巨大,朝廷对商业进一步放开了限制,虽没有明文规定百姓可以行商,但也没规定那么死了。
至少普通百姓拉着自家做的东西去街上摆个摊,不属于商人的范畴,都用不上交税。
这样一来,在种田之余,老百姓总会上山寻摸个能卖的东西,比如野菜野果子,野味和药草等等。
甚至有一些比较好的木材,也会被他们想法子从深山里运出来,拉到县城去卖。
加上各地的工坊越来越多,码头车行招人也越发频繁,只要肯干,就总能找到一份或长工或短工的活。
日子肉眼可见好起来,收入增长的同时,粮食,盐,布料这些生活必需品竟然在降价,却价格一年比一年低。
等水泥出来后,建房子也变得简单了,用简单烧制的红砖加水泥,就能建得非常牢固,节省了一半成本。
可以说吃穿住都省钱了,这几年更了不得,到处都出现了大型养猪场,猪肉的价格越来越低。
百姓从一年到头吃不上一回肉,到半年一次,几个月一次,直接跨度到现在半月就能吃一次了。
有工作赚钱,精神饱满,穿着体面,吃喝有油水,那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百姓再不像之前瘦得骨头分明,脸上有肉了,眼中有神采,头发都油亮了些许,身上也干干净净,再不是之前那个见了就让人退避舍,害怕被传染虱子的贫民了。
这也多亏了香皂,经过几年努力,贾琏和王熙凤直接把价格打下来了,现在一块洗衣服的肥皂,不过十文,香皂贵一点,十六文,两个月买一次,每月也才十文。
相比他们一个月能赚几百文工钱,真的很少很少了。
当然这只是普通的肥皂和香皂,那种加了牛奶和精油的,以及有特殊功能,比如美白护肤等,价格就相当贵了,是作为奢侈品出售的。
总之,外面百姓的生活,十年间变化非常明显,从生理到心理都产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这改变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山里的居民。
看着山下那裹着树皮,头发枯燥如干草,面黄肌瘦,拿着落后锄具艰难锄地的零星百姓,和野人也差不多了。
索性这样的只有男人,女人还有一点点布料遮羞,小孩子就纯粹是光着屁股跑了。
神农架这地方,完全和外界脱节,因为地势险峻,外面的人进不来,他们也不会出去,因此布和食盐都是稀缺品。
食盐还好点,有巴地的盐贩子愿意翻山越岭过来售卖,可布就少了。
毕竟盐方便携带,背个十斤八斤,就可以换到许多许多值钱的东西,布料就廉价多了。
这里的山民大概冬天穿动物毛皮,夏天实在热得受不了,用树皮挡一挡就罢了。
可这都不是重点,关键在于,他们离群索居太久,语言和外界大大不同。
果然,当看到苏叶人出现,他们立刻冲上来一阵叽里呱啦,和苏叶从南到北,听过的全然不一样。
叽叽喳喳的声音吵得人头疼,揉了揉眉心,她让系统开启翻译功能,花了一笔小钱,才让自己完全听懂。
这群人以为他们是盐贩子,兴奋的跑来买盐,索性苏叶进山前,做了一点准备,让春景和春来背来一些物资。
她让春景把背篓取下,打开盖子,里面是包好的一斤斤盐。
山民们激动的冲回家,拿来毛皮,药材,以及猎物,苏叶让春来检查药材品质,其余就不要了。
还要上山呢,背不了那么重的东西,顺便回答着他们的问题,“我们只收药材,这些品质还可以,能换。”
换出去二十几斤盐,剩下的人着急,急切的把毛皮递到他们面前,这是没有药材的人家。
苏叶为难的摇摇头,“我还要上山去寻访神迹,这些实在带不走。”
“神迹?”那些人一愣,互相对视一眼,戒备的看向她。
苏叶了然,看来这些人知道些什么,唔,果然比自己盲目上山要来的容易多。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