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第三百五十七章豪奢的巨轮23 迈克走……(1 / 2)
迈克走后, 苏叶翻看托马斯寄过来的消息,除了基础的有关于伦敦社交界的各种八卦和小道消息,还有莱特律师的结局。
在全部身家被套牢, 变成一堆废纸后,莱特律师深深地后悔。
不仅后悔自己没有及时抽手,也后悔帮助罗斯先生坑了史密斯先生。
他甚至怀疑, 史密斯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做的手脚, 还是知道了却装作不知道?
从史密斯先生把两条铁路线卖掉的做法看, 他完全没必要把那造假的第三条留在手上。
介于布瑞克行长在购买铁路线上给出的不错价格,或许史密斯先生已经看到了这个陷阱, 只不过包裹陷阱的蜜糖过于诱人。
于是他将计就计, 把蜜糖吞下去, 陷阱反手扔了回来。
那么问题来了, 那个提出监管铁路的议员, 真的不是史密斯先生在报复吗?
可他凭什么报复?
他从中赚到了常人想都不敢想的利益!
莱特律师保守估计, 布朗先生的铁路公司,庄园, 土地, 房产,以及一些珍贵的收藏,全部卖给史密斯,顶多不超过100万英镑。
可后来, 他从中获得了超过400万的支票, 这样惊人的利润,他还有什么好不满的?
好吧,莱特内心深处清楚是什么原因,史密斯那个家伙, 看似大方,实则小心眼极了。
或许正是那份带着小陷阱的合同,让他记恨上了自己,反手把他和罗斯先生,布瑞克行长一起坑了。
莱特律师心痛到无以复加,内心充满了愤恨,却不是恨史密斯,而是罗斯先生。
还是以狡诈凶狠出名的罗斯家族成员呢,枉费之前那么出名,原来都是浪得虚名,竟然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坑了,至今爬不起来。
强者无论做了什么,都能得到崇拜的目光,而弱者,弱就是原罪,哪怕他是受害的一方。
在莱特律师心里,原本定位的强者已经换了一个人。
行事能屈能伸的他,很快调整好心态,打算继续巴结史密斯先生,至于可能面临的屈辱,他不在乎,一点面子算什么,只要能继续帮这位大方又有能力的雇主做事,顺便跟着他发财,再多的折辱都可以接受。
反正这是一时的,他认为,自己的本事值得史密斯先生继续进行投资。
之前的合作不就很顺利吗?他能完美执行史密斯先生任何要求,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用的工具人了。
于是莱特律师变卖了事务所,和在伦敦置办的房子,买了一张船票直接去了美国。
小分队成员亲自看着他登上轮船,落魄到只能购买三等舱的船票。
苏叶合上信,对于这个结果意料之中。
介于莱特律师确实为她尽心尽力过,她没有下死手,至少莱特律师还能安然离开伦敦,而不是被恼羞成怒的罗斯先生和布瑞克行长坑死,就有她的一份功劳在。
这位有能力,却因为过于贪心导致倾家荡产的律师先生已经受到了教训。
接下来就看巴克利银行那边了,之前因为布瑞克行长调拨了一大笔钱,用于购买铁路线和收购股票,损失了一大笔,资金出现断链。
为了维持两人难得的‘友谊’,罗斯先生把剩余的资金投入巴克利银行,一来安抚这位被他拉进局里,被坑得不轻的战友,以免银行破产,对方恼羞成怒,直接公布他私下的手段,让英国政府有机会把他驱逐出境,并找理由扣下那还剩下一半的巨款。
一也是巴克利的银行有发展前途,五百万英镑投进去,直接稳定住了局面,如果再有更多的资金注入,有望发展成为和皇家银行那样的一流银行,可以去欧洲和北美开分行了。
这种扩张速度,对于喜欢玩弄金融手段的罗斯先生来说,是相当感兴趣的。
这就是他的老本行啊!
在法国和意大利,瑞士,罗斯家族就拥有银行,原本英国也该有的,即便不是独立银行,也该是法国银行的分行。
可该死的英国政府,似乎一早就预料到了他想要做什么,以一家银行作为切入点,大肆吞并其他中小银行,然后和英国其他大银行做利益交换,争取把英国境内所有银行统合到一起,形成垄断的局面。
到时候他们甚至可以撇开英国的中央银行,让其失去辖制其他银行的能力,掌握英镑发行的话语权。
就像美国一样,美元的发行不在于美国政府,而是美联储。
英国也该有一个这样的机构才对,多完美的主意啊,多美丽的设想啊!
用资本控制政府,操纵世界,从来都是罗斯家族的终极追求。
而他们也做得很好,正一步步蚕食欧洲那些国家。
可身为资本主义巨头的英国,却成为了阻碍,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那个男人的出现,布鲁斯!
一个隐藏在政府当中,狡诈无比的家伙。
他就像一头黑暗里的雄狮,虎视眈眈盯着所有外来人,不允许他们越雷池一步。
明明他们英国本土那些人,做的事更奇葩更过分,糟糕透了,他却可以视而不见。
像巴克利银行,就是一个搅屎棍般的存在,给出那么多的利息,让所有银行的业务都不得不内卷起来,为了抢夺生意,甚至有人疯狂到给出20%的利息。
这简直是没脑子,谁能为这些利息买单,那些商人吗?
别搞笑了,他们赚的那点微薄利润,还不知道有没有20%呢,压根贷不起这么恐怖的款项,比高利贷还疯狂。
毫无疑问,这些银行或早或晚都会破产,而这个时间并不会很长。
到时候大批的银行倒闭,真的不会对英国的经济造成冲击?
可如此凶险的情况下,却不见这位大英帝国的‘守护神’出手干预,难道是真觉得,英国人自己玩坏英国没关系,反正就是不允许外人插手?
好吧,这也符合英国人那自傲的脾气。
自己怎么乱搞,那都是内部的事,越乱反倒越能浑水摸鱼。
可外人想要分一杯羹,就像是捅了马蜂窝,一定要给个狠狠的教训。
罗斯先生很怀疑,之前那个冒出来坑了他一大笔的史密斯,就是这位布鲁斯的人。
随后莱特律师拿着名片出现,证实了他的想法。
这让他不由感到恼火,他还什么都没干呢,那人就率先出手了。
这都不是简单的下马威了,而是重重一击。
可谁让他技不如人呢,罗斯从不惧失败,也不惧挑战,更有从头再来的勇气。
此路不通,那他就换个方式,既然那家伙对英国自己人如此纵容,那他也可以扶持一个英国人上位,从内部瓦解,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不是吗?
正好,布瑞克就是一个现成的人手,于是罗斯先生毫不犹豫向巴克利银行注资了,得到一大笔股份,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巴克利银行的飞速发展。
为了进一步蚕食市场,巴克利银行推出了一项更具有刺激性的业务。
那就是贷款可免前两个月的利息,但后面月份的利息会累加。
以半年为例,如果你贷款一万英镑,每个月的利息是1%,也就是每月需要付出100英镑的利息,等到满半年支付贷款时,还要额外多付出600英镑的利息。
而如果前两月免息的话,还是半年期贷款,在第一个月结束前还贷,一分利息都不用付。
第三个月要付出100英镑利息,第四个月变成150英镑,第五个月150英镑,第六个月就是200英镑。
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600英镑,当然了,要是超过半年还没有还款,那有补充条例来执行,和这个暂时无关。
表面看,这个贷款业务和之前的没什么区别,最终结果都差不多,但实际差得可太多了。
首先前两个月的免息,就让一大部分人看到了投机的可能性,更不用说第三个月和第四个月还款,也会比之前那一种少一些。
第三个月少还200英镑,第四个月也要少150英镑,到第五个月才持平。
也就意味着,用第一种方法贷款,只要你能保证在五个月内还钱,多多少少都会比第一种节省一些钱。
而这还只是一万英镑的贷款,数额更巨大呢?
要是一百万,节省下来的就是好几千甚至上万了。
这样优惠的条件,立刻引来一大批想要贷款的人。
而这正是苏叶的机会,她以史密斯的名义,给布鲁斯写了一封信,分析清楚这种操作模式的利弊后,最后询问:您老人家真的不管吗?
布鲁斯当然要管,他从未放开对罗斯的监控,也知道他投钱进入巴克利银行,必定有自己的打算。
对于目前伦敦乃至全英国各大银行的乱象,他也清清楚楚,之所以没有出手,是打算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所谓欲其灭亡,必先让人疯狂!
现在的罗斯和布瑞克还太理智了,胜利还没有冲昏他们的头脑,再加上之前的股票事件,造成罗斯稍微谨慎了一点,至少还在忌惮布鲁斯带来的威胁。
等到他们扩张的脚步即将结束,要成功的那一刻,再一击毙命,才是真的对罗斯家族造成重创。
目前这五百万英镑,只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
布鲁斯给苏叶写了一封回信,表示布局已经开始,不需要过多担心。
苏叶立刻翻看各大报纸,从某个被广告包围的角落,找到一则小到只有五六句的消息。
那就是斯特利银行易主,新老板是弗兰克子爵的小儿子,一位刚刚从剑桥毕业的青年。
斯特利银行是一家位于剑桥郡本地的小银行,资本不够雄厚,但承办的业务比较稳定,就是学生贷款。
这个时代已经有人因为资金不足,而上不起大学,为了有更光明的未来,就有人想到贷款上学。
而斯特利银行第一位行长是剑桥一位经济学教授,因为不缺钱,资助了不少学生,后来干脆成立了一家校内贷款机构。
等到他过世,这个稳定的业务已经发展出规模,不仅剑桥的学生,英国其他大学,乃至学费昂贵的公学,都有人从其中贷款。
另外大学里有不少研究需要钱,这家银行也提供贷款服务。
但这些都是靠着老教师的人脉和能力支撑起来的,而他的儿子明显缺乏这份眼光和本事。
首先研究经费贷款,他就分不清那些是值得投资的研究,那些注定失败。
虽然贷款不同于投资,即便失败了,也还是要还钱的。
那么问题来了,人家都失败了,又能怎么还你钱呢?
索性这些人要么是大学里的教授学者,要么是大学生,都有光明的前途,贷款人家能慢慢还,可这周期就长了。
这种延迟还款的贷款一多,银行本就不富裕的资金立刻入不敷出了,生生要拖垮这家小到没走出剑桥郡的小银行。
逼不得已之下,新行长只能把银行变卖,而弗兰克子爵就是那个接手的人。
子爵先生前后娶过三任妻子,第一位是门当户对,贵族的女儿,为他生下了长子。
毫无疑问,这会是子爵继承人。
而第一位妻子是一名富商的女儿,带着大笔嫁妆嫁过来,当初的协议是,如果妻子生下孩子,无论男女,嫁妆的一半都属于这位夫人的子女,剩下的一半才由子爵支配。
而如果她没有子女,那么这笔钱也将成为子爵先生的。
幸运的是,第一位妻子有一位女儿,她会得到母亲嫁妆的一半。
弗兰克子爵的第三位妻子,是他人到中年后,一见钟情的真爱。
他和这位真爱生下了第三个孩子,名伊西多,从名字的含义就可以看出,他有多疼爱这个孩子,女神的礼物。
伊西多从小就是个优秀的孩子,学业出众,进入剑桥后,学了金融,毕业本打算找相关的工作。
弗兰克子爵自然不愿意心爱的儿子受这份罪,于是买下了斯特利银行,送给儿子当毕业礼物,并注资十万英镑,作为挽救这家小银行的初始资金。
接下来就要看伊西多·弗兰克的手段和本事了,毕竟子爵先生把能拿出来的钱全部拿出来了,剩下的属于继承人的产业,和女儿的遗产不能动。
这样一家面临危机,又没什么金钱支持的银行,变更行长,属实不是什么大新闻。
而苏叶之所以这么重视它,是因为这位伊西多·弗兰克先生,是苏叶调查过的人之一。
那晚从布鲁斯的房子离开后,她不是什么都没做的,至少把当初围着那条街的人都记住了。
之后她深入调查那些人的家世和人际交往关系,通过排查的手段,把布鲁斯手下一部分人员构成调查清楚。
而这位小弗兰克先生,虽然算不上核心成员,却也是剑桥大学内部的小负责人之一。
这很容易理解,做情报这行的,要的不仅是经验,还得有灵活的大脑,丰富的知识储备,足够冷静理智的心态,以及健壮的身手。
而想要符合这些条件,从大学里找合适的对象培养,比其他途径来源要靠谱得多。
因此可以想见,不仅剑桥牛津这样的名校,就是某些公学,都被布鲁斯暗搓搓安排了人。
她当初从包围的其中一人身上,发现了他出自剑桥大学,顺藤摸瓜,查到了大学里这个隐蔽的组织。
毕竟还是大学生,哪怕受过训练,对于隐秘自身,做的还不够到位。
不过半天时间,就被她找出了所有参与人员,不多,也只有六人而已,分属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
这位小弗兰克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他在这个节骨眼入驻一家银行,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