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西城之战(2 / 2)
看到曹操扔下曹仁跑了,满心遗憾的陶应对着其背影不甘地大喊一声,叫过两名玄甲军士兵将曹仁捆绑。
“原来你跑的快,不是自己腿长,而是沾了马的光!”
陶应很快放下曹操,开始四处寻找袁术的身影。
“狗贼,比曹操跑的还快!”
四处寻找了半天,早已不见袁术的身影。
“狗贼,就让你多活几日!”
满腔怒火需要发泄的陶应,一挺手中的长枪,再次杀入被典韦、许耽两路伏兵杀散的联军之中。
“噗!”
“呃啊!”
……
西城头,随着陶应杀出城,已站满了观战的人,其中最醒目的一伙人,是一群美艳如云的女人。
有丁氏、卞氏、尹氏、冯方女及四个东莞丫鬟,姹紫嫣红,神色各异。
在众女身侧,站着眼睛瞪圆的何晏与蠢蠢欲动的曹昂。
若非丁氏不时投来警告的眼神,曹昂都要冲出城去父子相残了。
“刚刚陶老二弹的是何曲?”
人群另一侧,望着城外兵败如山倒的官军与大杀四方的陶应,蔡邕心情很复杂,他感觉自己是大汉的罪人。
“前一曲名《十面埋伏》,后一曲名《笑傲江湖》。”
蔡邕心情复杂,蔡琰的心情也不平静。
从陶应一杀出城外,蔡琰的目光就从未偏离过,始终追随着陶应的身影移动。
望着挺枪催马,威风凛凛,驰骋于千军万马之中的陶应,蔡琰发觉陶应太过完美了,完美地有些不真实,不像是这个时代应有的人。
“会写诗、能赋曲,马上能征战,马下会治理,对待敌人凶狠如恶狼,对待百姓亲如子女,对女人温润如玉……”
蔡琰很难想象,这个世间还有什么是陶应办不到的。
“他哪来的曲谱?”
蔡邕绝不信像陶应这样的人,能谱出《十面埋伏》这般大气磅礴的琴曲来。
在积极修汉史的蔡邕耳朵里,他听出的不仅仅是一首乐曲,而是一段历史,若非对这段历史领悟极深之人,根本谱不出《十面埋伏》。
“许是他谱写的!”
蔡琰也不太信陶应能谱写出《十面埋伏》这样震铄古今的曲子,但这首曲确实她没听过。
“哼,陶老二不是个好人,不要被他的外表骗了,离他远点!”
瞥了一眼目光始终未离战场的蔡琰,蔡邕不满地发出一声冷哼。
“卫老二虽然似乎一无是处,但至少老夫感到踏实啊!”
蔡邕又在自我怀疑将蔡琰推给陶应,是不是送羊入虎口。
“我们是回南城,还是回鲁县?”
蔡琰终于将目光从战场移开,落在了有些不爽的父亲蔡邕身上。
“若阿爹决定要走,琰儿这便去收拾行装。”
“呃……”
望着蔡琰似笑非笑,且带着一缕若有若无的谐谑,蔡邕知道他的口是心非被女儿看穿了,一时尴尬地嗫嚅难言。
“哼,走之前,先将曲谱拿回来!”
有些待不下去了,羞恼的蔡邕一甩衣袖,转身下了城楼。
“噗嗤……”
望着气冲冲而走的父亲身影,蔡琰掩口轻笑。
“今生怕是离不开了!”
直到蔡邕的身影消失不见,蔡琰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目光再次转向城外战场,脸颊涌上一抹淡淡的愁绪。
……
“呜……”
经过一个时辰的混战,南武阳城外战场响起了沉闷的号角。
“郝帅,负责防御官兵卷土重来!”
“许耽,立即让城内百姓帮忙打扫战场、救治伤兵!”
“邓展,严查城内官兵细作,防止趁机作乱!”
“祢衡,负责收拢玄甲军战死士兵的遗体,待战事结束统一安葬!”
收兵的号角一落,许耽、郝帅先后率兵退回,留在城内的邓展、祢衡也出城来帮忙,陶应趁机安排善后。
“恶来,将曹仁带回城,挂在城头,警示曹贼!”
虽然这一仗陶应胜了,但吃了敌情不明亏的曹操联军损失也不大,下次再战,陶应就没这么轻松了,将曹仁挂城头,至少可以让曹操投鼠忌器。
“诺!”
得到任务,众人齐齐朝陶应一拱手,转身而去。
……
“踢踏……踢踏……”
众将散去,陶应独自驱马缓缓在已沉寂的战场上穿行。
惨红一片的大地,鲜血淋漓,遍布残肢断臂,五脏六腑。
“啊……”
尚未死去的伤兵,不断的吐血哀嚎,无力挣扎。
“救救我……”
看到陶应过来,一名倒地的联军士兵拉扯着外流的肠子,惊恐无助地发出乞求。
“噗!”
努力抵挡着从残肢碎体扑面而来的腥臭,面色冷漠的陶应,出枪刺穿伤兵的心脏。
“这便是战争!”
陶应驻马,右手提枪,左手执缰,抖了一个枪花,回头顾视十里外的曹操联军,;冷厉的眸子变得愈加坚毅,战意澎湃。
“唯有战,方能止战!”